损害

sǔn hài [ sun hai]
繁体 損害
注音 ㄙㄨㄣˇ ㄏㄞ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损害 sǔnhài

(1) 使受伤害

损害他的权威
injure;harm

(2) 使受损失

他看见麦苗没有受到霜冻的损害,高兴极了。——马烽《停止办公》
damage

词语解释

  1. 伤害;使蒙受损失。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缪》:“夫人情莫不趣名利,避损害。”《左传·昭公元年》“苟或知之,虽忧何害” 晋 杜预 注:“言先知为备,虽有忧难,无所损害。” 唐 吕岩 《敲爻歌》:“水火蛟龙无损害,拍手天宫笑一场。”《水浒传》第一一二回:“汝等助一匹夫谋反,损害生灵,人神共怒。” 巴金 《家》十一:“我觉得我很喜欢她。我想这于大哥是没有什么损害的。”

引证解释

⒈ 伤害;使蒙受损失。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七缪》:“夫人情莫不趣名利,避损害。”
《左传·昭公元年》“苟或知之,虽忧何害” 晋杜预注:“言先知为备,虽有忧难,无所损害。”
唐吕岩《敲爻歌》:“水火蛟龙无损害,拍手天宫笑一场。”
《水浒传》第一一二回:“汝等助一匹夫谋反,损害生灵,人神共怒。”
巴金《家》十一:“我觉得我很喜欢她。我想这于大哥是没有什么损害的。”

损害的国语词典

损坏、伤害。魏.刘劭《人物志.七缪》:「夫人情莫不趣名利,避损害。」《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师曾两回往西天取经,为佛法未全,常被深沙神作孽,损害性命。」也作「损伤」。

损害的网络释义

损害

  • 损害,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sǔn hài,是指人身权品质的贬低,或者说是指一定行为或事件使某人的人身遭受到不利、不良后果或不良状态。如:唐 吕岩 《敲爻歌》:“水火蛟龙无损害,拍手天宫笑一场。”
  • 损害造句

    在光线不好的地方看书容易损害视力。
    我们决不容许那些作威作福、损害人民利益的人肆意横行。
    夏天在日光下照射的时间太长会损害皮肤。
    他们会不择手段地去损害对手的名誉。
    我知道。我只是憧憬一下。也没什么损害。
    有些人为了个人私利,便不顾大局而做出损害公众利益的事情。
    酒可以喝,但要适可而止,以免损害健康。
    我由于违犯纪律而损害了班级的荣誉,心里感到非常惭愧。
    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必须给予严惩!
    他无意中向外国人泄露了军事机密,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害。
    利用公司名誉在外招摇撞骗,致公司名誊受损害者。
    吸烟容易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国家要严厉惩治那些损害人民利益的贪官污吏。
    看书姿势不当会损害视力,譬如说躺着、趴着看书对眼睛都不好。
    人民解放军从来不损害群众的利益。
    我们决不能做损害群众利益的事。
    无论怎样做都是画蛇添足,反而损害了她的艺术完美!
    他知道他们在千方百计地诈取他的财富,损害他的青春。
    他们这种做法会严重损害班集体的荣誉。
    劣书是损害我们精神思想的毒药。

    汉字详情

    sǔn [sun]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KMY
    五行:
    仓颉: QRBO
    四角: 560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员声。本义:减少)

    (2) 同本义,与“益”相对

    损,减也。——《说文》

    损偏去也。——《墨子经》

    损德之脩也。——《易·系辞》

    损益,盛衰之始也。——《易·杂卦》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请损之,月攘一鸡。——《孟子·滕文公下》

    (3) 又如:损年(短报年岁;寿命减少);损膳(减膳);损薄(降低标准,减损);损夺(削减);损减(节制;减少)

    (4) 损失;丧失

    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大军围城者二十四万,死者六万七千,巷战死乾又七千,凡损卒七万五千有奇。——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5) 又如:损折(损失);损败(损失;损坏);损阴(折损了阴德);损身(丧身);损书(对人书札的敬辞。是说对方不惜贬抑身分写信给自己);损挹(谦退)

    (6) 伤害或损害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论语·季氏》

    小人之誉人反为损。——《淮南子·说山训》

    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元曲选·陈州粜米》

    (7) 又如:损人肥己,损人害己;损友(有害的朋友);损生(损害身体)

    (8) 毁,坏,损坏 。又如:破损;损污(损坏玷污);损缺(损坏残缺)

    (9) 病情减轻

    而母杨夫人忽病,谒医久未损。—— 宋· 叶适《故大宗丞高公墓志铭》

    (10) 轻蔑地讥笑或愚弄 。如:你别损人了

    英文翻译

    diminish; impair; injure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2

    宋本广韵

    hài [hai]
    部首: 322
    笔画: 10
    五笔: PDHK
    五行:
    仓颉: JQJR
    四角: 30605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宀( mián),从口,丰( gài)声。从“宀”、从“口”,意思是言从家起,而“言”又往往是危害的根源。本义:伤害,损害)

    (2) 同本义

    害,伤也。——《说文》

    害所得而恶也。——《墨子·经上》

    斗怒害也。——《荀子·臣道》

    害者,利之反也。——《韩非子·六反》

    周知其利害。——《周礼·职方式》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邪曲之害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恐其害己。——《韩非子·五蠹》

    (3) 又如:害心(害人害物的心思。即杀心);害马(本指损伤马的自然本性。后凡足以损害同类或团体的人,都称为害马或害群之马);害虐(伤害虐待);害身(伤害身体)

    (4) 妨碍,妨害

    害,妨也。——《字汇》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他设置重重障碍,这可害了我

    (6) 谋杀,谋害

    复行扰害。——《广东军务记》

    医言无害。——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他在去上班的路上被害;他为仇人所害

    (8) 妒忌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9) 招致某种后果

    你这负心汉,害天灾的!——关汉卿《救风尘》

    (10) 加祸

    鬼神害盈而福谦。——《易·谦彖》

    (11) 怕羞 。如:害羞;害碜(感到牙碜。比喻怕羞、害臊或发怵)

    (12) 感觉 。如:害乏(感到疲乏);害饥(感到饥饿);害疼(感觉疼)

    (13) 患病,发生疾病 。如:害不好(生病);害夏(夏季长期发烧的病);害黄病(生黄疸病);害疯(得了疯病)

    (14) 怕 。如:害慌(害怕;发慌)

    (15) 因怀孕而恶心、呕吐、食欲异常 。如:害孩子;害喜

    名词

    (1) 灾害。祸害

    时多疾病毒伤之害。——《淮南子·脩务》

    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墨子·兼爱中》

    有公害。——清· 黄宗羲《原君》

    一己之害。

    天下释其害。

    (2) 又如:害咎(灾祸);害患(祸患);害灾(灾害)

    (3) 人身重要的部位 。如:要害(身体上的致命部分)

    (4) 险要的处所

    守位以仁,不恃隘害。——张衡《东京赋》

    (5) 恶人 。如:为民除害

    形容词

    (1) 有害的 。如:害虫;害兽

    英文翻译

    injure, harm; destroy, kill

    方言集汇

    ◎ 粤语:hoi6 hot3
    ◎ 客家话:[梅县腔] hoi3 [台湾四县腔] hoi5 hot7 [客语拼音字汇] hoi4 [东莞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5 | hot7 [海陆丰腔] hoi6 hot7 [沙头角腔] hoi5 [宝安腔] hoi3 [陆丰腔] hoi6
    ◎ 潮州话:ha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ɣɑighad/h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