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

huò dé [huo de]
繁体 獲得
注音 ㄏㄨㄛˋ ㄉㄜ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获得 huòdé

(1) 得到,取得;捕得

获得智慧
gain;obtain;acquire;attain;achieve

词语解释

  1. 得到;取得。

    汉 焦赣 《易林·既济之大有》:“蒙庆受福,有所获得,不利出域。” 邹韬奋 《我们的灯塔》:“民族未解放,个人何以获得自由?”《人民日报》1982.9.27:“有志者事竟成。 王凯华 在胃癌细胞研究中,终于获得重要成果。”

  2. 捕得;捉到。

    《诗·秦风·驷驖》“游於北园,四马既闲” 唐 孔颖达 疏:“狩於囿中,多所获得也。”《水浒传》第九八回:“一连过了二日,只见 郁保四 获得奸细一名,解进寨来。”

引证解释

⒈ 得到;取得。

汉焦赣《易林·既济之大有》:“蒙庆受福,有所获得,不利出域。”
邹韬奋《我们的灯塔》:“民族未解放,个人何以获得自由?”
《人民日报》1982.9.27:“有志者事竟成。 王凯华在胃癌细胞研究中,终于获得重要成果。”

⒉ 捕得;捉到。

《诗·秦风·驷驖》“游於北园,四马既闲” 唐孔颖达疏:“狩於囿中,多所获得也。”
《水浒传》第九八回:“一连过了二日,只见郁保四获得奸细一名,解进寨来。”

获得的国语词典

获取、得到。

获得的网络释义

获得 (汉语词语)

  • 获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huòdé,是一个动词,有得到,取得;捕得;捉到或可作为教育心理学名词等含义。出自汉·焦赣《易林·既济之大有》:“蒙庆受福,有所获得,不利出域。”;邹韬奋《我们的灯塔》:“民族未解放,个人何以获得自由?”。
  • 获得造句

    学习要常备不懈,才能获得更多知识。
    我国男、女乒乓球队双双获得世界冠军。
    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每个人都从中获得了好处。
    今年的农业生产又获得了全面丰收。
    小林真有能耐,获得跳高、跳远两项冠军。
    比赛中,我国男、女乒乓球队齐头并进,双双获得团体冠军。
    中国队获得了一个前场任意球。
    今年风调雨顺,庄稼又获得了好收成。
    爸爸获得全国“十佳青年”的光荣称号。
    我国女排曾连续五次获得世界冠军。
    李明口才出众,获得了演讲比赛第一名。
    小明再次获得数学竞赛一等奖。
    小明在作文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我国乒乓球运动员获得了男女混合双打冠军。
    小林竭尽全力,获得八百米赛跑的第一名。
    农民在田里精心耕耘,希望获得好收成。
    今年风调雨顺,农业获得大丰收。
    双方都获得了巨额利润,皆大欢喜。
    放飞笼中之鸟吧,让其获得自由。
    姐姐在大学获得了一等奖学金。

    汉字详情

    huò [huo]
    部首: 301
    笔画: 10
    五笔: AQT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KHK
    四角: 442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犬,蒦( huó)声。按甲骨文从隹从又,表示捕鸟在手。本义:猎得禽兽)

    (2) 同本义

    获,猎所获也。——《说文》

    田获三狐。——《易巽》

    舍拔则获。——《诗·秦风·驷賳》

    谋于野则获。——《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今日畋乐乎?获多乎?——司马相如《子虚赋》

    (3) 又如:获兽;获兔;获者(猎得禽兽者)

    (4) 俘获

    遇犬获之。——《诗·小雅·巧言》

    获者取左耳。——《周礼·大司马》

    不获二毛。——《礼记·檀弓》

    荻百里孟明视。——《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又如:获丑(俘获敌众);获夷(能俘获夷狄者);获解(拘捕押送);拿获

    (6) 得到;取得

    获,得也。——《小尔雅·广言》

    遭遇时变,以获爵位。——杨恽《报孙会宗书》

    初虽劳苦,卒获其庆。——《盐铁论·诛秦》

    获莒挐。——《左传·僖公元年》

    获宝玉大弓。——《左传·定公九年》

    获者坐而获。——《仪礼·乡射礼》

    凡得获货贿人民六畜者。——《周礼·朝士》

    获有所闻。——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幸获名成。——清· 周容《芋老人传》

    两人并获释。——《明史》

    获矢无算。——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获奖;获匹(获偶。得到配偶);获印(得到官印,意为得官);获成(得到和解,得到成功)

    (8) 得以,能够 。如:获隽(得以考中);获隽公车(会试得中之意。隽:同“俊”,才智过人。汉以公家车递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为入京应试主人的代称);获申(得以表达);获全(得以保全)

    (9) 遭受 。如:获尤(遭怨恨)

    名词

    (1) 打猎得到的禽兽

    狗良则数得兽矣; 田猎之获, 常过人矣。——《吕氏春秋》

    (2) 中国古代奴婢的贱称

    行曲则违于臧获, 行直则怒于诸侯。——《韩非子》

    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动词

    (1) (形声。从禾,蒦( huó)声。本义:收割庄稼)

    (2) 同本义

    获,刈谷也。——《说文》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豳风·七月》

    是获是亩。——《诗·大雅·生民》

    载获济济。——《诗·周颂·载芟》

    儒有不陨获于贫贱。——《礼记·儒行》

    以岁之不获也。——《国语·吴语》

    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

    不耕获。——《易·无妄》

    耕获菑畬,时时利赖其用。——徐光启《甘薯疏序》

    (3) 又如:秋获冬藏

    (4) 割取草木

    有冽氿泉,无浸获薪。——《诗·小雅·大东》

    名词

    (1) 收获;收成

    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之获,犹食之而不甘。——唐甄《潜书·大命》

    (2) 得到的成果或利益

    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管子》

    (3) 通“檴”。木名,榆属,叶如榆,皮坚韧,可作姮索甑带

    有冽氿泉,无浸穫薪。——《诗·小雅·大东》。郑玄笺云:檴、落,木名也。

    英文翻译

    obtain, get, receive; seize

    方言集汇

    ◎ 粤语:wok6
    ◎ 潮州话:uag8(uâk) [揭阳、潮阳]uêg8(uêk)

    宋本广韵

    dé,děi,de [de,dei]
    部首: 303
    笔画: 11
    五笔: TJ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OAMI
    四角: 262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2) 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得,行有所得也。——《说文》

    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论语》。释文:“本或作必有。”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

    佳婿难得。——《世说新语·假谲》

    卖炭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工之侨得良桐焉。—— 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3) 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闲儿(有空闲时间;得空);得胜回头(宋元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叫得胜回头);得职(获得官职);得情报;得钱;得奖

    (4) 找到

    知得而不知丧。——《易·文言》

    虑而后后能得。——《礼记·大学》。注:“谓得事之宜也。”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既而得其尸于井。——《聊斋志异·促织》

    (5) 得知

    故无术者得于不用。——《韩非子》

    礼得其报则乐。——《礼记·乐记》。注:“谓晓其义。”

    武王得之矣。——《吕氏春秋·义赏》。注:“犹知也。”

    (6) 捕获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亦指被捕获;被逮捕。又如:得俊(俘获敌方的勇猛将士)

    (8) 成功;完成

    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明日就得。——《红楼梦》

    (9) 又如:得算(计谋成功);得策(谋略得当)

    (10) 适,合

    傲啸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陶渊明《饮酒》

    (11) 具备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荀子·劝学》

    (12) 同“德”,恩惠,感恩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告子上》

    地广而不得者国危,兵强而凌敌者身亡。——《盐铁论·击之》

    (13) 助动词。能,能够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进退不得,为之奈何?——《吴子·应变》

    沛公军 霸上,未得与 项羽相见。——《史记·项羽本纪》

    (14) 得意,满足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管晏列传》

    常使两情皆得,彼此俱畅。——《世说新语·文学》

    (15) 又如:洋洋得意

    (16) 看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名词

    (1) 收获,心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开郑有得,便欣然忘食。——《南史·陶潜传》

    (2) 德,道德,有德之人

    尚得推贤不失序。——《荀子》

    副词

    必须,应该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形容词

    合适;正确

    于彼计则得。——马中锡《中山狼传》

    历古今之得失。——《汉书》

    (1) 用在口语中表示同意或禁止 。如: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得也么(算了吧;又作答应之词)

    (2) 用在口语中,瞧。在情况变坏时表示无可奈何 。如:得,又搞错了;得,全完了

    (3) 另见 de;děi

    de

    助词

    (1)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能够或可以。如:我们可粗心不得;她能去我为什么去不得

    (2) 用在动词和补语中间,表示可能。如:我拿得动;那办得到

    (3)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连接表示程度或结果的补语。如:冷得打哆嗦;笑得肚子痛

    (4) 另见 dé;děi

    děi

    动词

    (1) 用在口语中表示必须有,一定 。如: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成

    (2)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犹得备晨炊。——唐· 杜甫《石壕吏》

    (3) 又如: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4) 表示推测的必然 。如:要不快走,我们就得迟到了

    (5) 另见 dé;de

    英文翻译

    obtain, get, gain, acquire

    方言集汇

    ◎ 粤语:dak1
    ◎ 客家话:[东莞腔] det7 [客英字典] det7 [台湾四县腔] det7 [梅县腔] det7 [海陆丰腔] det7 [客语拼音字汇] ded5 diad5 [沙头角腔] diet7 [陆丰腔] det7 [宝安腔] d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多則德開入聲開口一等təkt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