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造

niē zào [ nie zao]
注音 ㄋ一ㄝ ㄗㄠ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捏造 niēzào

(1) 凭空编造

他为了向上爬,捏造了我很多罪名
fabricate;concoct;fake;invent

词语解释

  1. 亦作“揑造”。编造,假造。

    明 张居正 《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捕风捉影,揑造流言,以掎齕当事之人。” 清 李渔 《巧团圆·买父》:“我方纔説的,都是假话,岂有自己揑造姓名,又替他揑造之理。” 巴金 《家》三:“即使你没有做什么事,她们也会给你捏造一点出来。” 马南邨 《燕山夜话·华封三祝》:“《庄子》外篇的这一段记载,即便不是 庄周 的原作,显然也是以古代流行的传说为根据,决不是无稽的捏造。”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揑造”。编造,假造。

明张居正《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捕风捉影,揑造流言,以掎齕当事之人。”
清李渔《巧团圆·买父》:“我方纔説的,都是假话,岂有自己揑造姓名,又替他揑造之理。”
巴金《家》三:“即使你没有做什么事,她们也会给你捏造一点出来。”
马南邨《燕山夜话·华封三祝》:“《庄子》外篇的这一段记载,即便不是庄周的原作,显然也是以古代流行的传说为根据,决不是无稽的捏造。”

捏造的国语词典

编造、假造。《儒林外史.第二回》:「这就是周先生看见我这一集上只有荀家有几个钱,捏造出这话来奉承他,图他个逢时遇节,他家多送两个盒子。」《文明小史.第三九回》:「诸城的百姓也实在刁的很,这样的事都会平空捏造诬告得人么?我也没工夫去合他质证真假。」也作「捏弄」。

捏造的网络释义

捏造

  • 捏造,汉语词汇。
  • 拼音:niē zào
  • 指编造,假造。
  • 捏造的翻译

    英语: to make up, to fabricate
    法语: inventer, fabriquer

    捏造造句

    捏造事实诬陷他人,是违法的行为。
    他所说的都不是事实,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污蔑罪名,侮辱诽谤情况比较严重,可能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这篇报道纯属居心叵测的故意捏造。
    你不要捏造事实,要有真凭实据。
    反动派为了消灭红军,实行连保连坐,捏造莫须有的罪名,草菅人命,不知杀害了多少无辜百姓。
    小王无中生有地捏造事端来影响我和她之间的团结。
    那是骗子随口捏造出来的,你别信以为真。
    凭空捏造罪名陷害他人,是违法行为。
    为了强调对方人品的不是,他更捕风捉影地捏造了许多传闻。
    网民用它来表示他们面对伪造的结论和捏造的媒体报道的无可奈何。
    凭空捏造是非的人总不会有好结果。
    “四人帮”捏造罪名,陷害老干部。
    如果电视购物企业为产品捏造一个子虚乌有的生产企业,消费者只能是申诉无门。
    信口雌黄:她添油加醋,信口雌黄,凭空捏造,极尽诬蔑挑拨之能事。
    雨泽等人为了掩饰真相,于是捏造事实,说成是德兴在枪战中殉职…
    所谓个别装卸工故意破坏纸箱,这纯属捏造。
    但是腐败让局面更加复杂,官员们捏造出虚构的病人来以满足政府的名额。
    改教家不是凭空捏造出这样的一个新的教义。
    国王为了弄到商人的钱,便捏造了一个莫须有的罪状。

    汉字详情

    niē [nie]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JFG
    五行:
    仓颉: QAG
    四角: 560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从土,曰声。本义:用手指将软的东西捻成一定形状)

    (2) 同本义

    只见几个婆子手里都捧着一色捏丝戗金五彩大盒子走来。——《红楼梦》

    (3) 又如:捏泥人儿;捏怪(塑造怪相);捏素(塑像);捏塑(以泥塑造)

    (4) 握

    俺捏住这玉佩慢慢的行将去。——郑德辉《驺梅香》

    (5) 又如:手内捏一捏,就知分两;手上还捏着那只小篮呢;把钱捏在手里睡觉

    (6) 用手按 。如:他给我捏肩

    (7) 挑事 。如:捏错

    (8) 假造

    王庆听他问的跷蹊,便捏一派假话支吾。——《水浒传》

    (9) 又如:捏奏(捏造谎言,上奏朝廷);捏名(假造姓名);捏事(假造事端);捏陷(捏造假证陷害);捏故(捏造事端);捏构(虚构,编造);捏报(谎报);捏诬(说谎诬陷)

    英文翻译

    pick with fingers; knead; mold

    方言集汇

    ◎ 粤语:nip6
    ◎ 客家话:[东莞腔] ngiap7 [台湾四县腔] ngiap7 net7 [梅县腔] ngiap7 [宝安腔] ngiap7 let7 [客英字典] ngiap7 [海陆丰腔] ngiap7 net7 [客语拼音字汇] ned5 ngiab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奴結屑開入聲開口四等net
    zào [zao]
    部首: 306
    笔画: 10
    五笔: TFKP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HGR
    四角: 343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告声。本义:到;往某地去)

    (2) 同本义

    造,就也。——《说文》

    咸造勿亵在王庭。——《书·盘庚》

    凡四方之宾 客造焉。——《周礼·司门》

    造于西阶下。——《仪礼·士丧礼》

    而造大国之城下。——《战国策·宋策》

    造饮辄尽。——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造玉清宫。—— 宋· 沈括《梦溪笔谈》

    造左公第。——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径造袁所寓之 法华寺。——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造劫历世(佛教语。来到人世间经历一番苦难生活);造历幻缘(佛教语。去到人世间经历一番像梦幻一样的情缘);造适(寻访);造胜(访求胜迹);造门(上门;到别人家去)

    (4) 拜访

    庾公造 周伯仁。——《世说新语·言语》

    (5) 又如:夜造(深夜前往造访);造府拜瞻(敬辞。到府上去拜访);造请(前往问候、拜见);造谒(造请);造谢(登门致谢)

    (6) 假借为“作”,制造;制作

    复造候风地动仪。——《后汉书·张衡传》

    王将伐 吴,造船于 蜀。——《晋书·吾彦传》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梦溪笔谈·雁荡山》

    (7) 又如:造第(建造府第);造恶(作恶);造逆(开始纂逆作乱);造房子;仿造(模仿一定的式样制造);打造(制造);建造(建筑;修建)

    (8) 虚构;伪造

    我生之初,尚无造。——《诗·王风》

    (9) 又如:造言生衅(造谣生事);造言(造谣);造语(造作谣言);造言生事(造设谣言,滋生事端);捏造(假造事实)

    (10) 培养;造就;创造

    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天造草昧。——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民国肇造。——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1) 又如:创造;造士(造就人才);造字(创造文字);造怀(抒写胸怀)

    (12) 撰写;汇集

    非禹, 益不不能行远《山海》不造。—— 王充《论衡》

    (13) 又如:造册(编制簿籍);造述(著述;著作)

    (14) 制定

    怀王使 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5) 又如:造施(制订并实施);造律(制订律令);造设(制订建立)

    (16) 建立

    遂迁许都,造我京畿。——《三国志·武帝纪》

    (17) 又如:造立(建筑;建造);造邦(创立国家);造国(新创立的国家);造谊(创立新义);造说(立说)

    (18) 达到的程度或境界

    小子有造。——《诗·大雅·思齐》

    君子深造有道。——《孟子·离娄下》

    (19) 又如:造玄(达到玄妙之境界);造妙(臻于奇妙之境地);造微入妙(达到微妙的境界);造微(达到精妙的程度);造极(达到极高点)

    名词

    (1) 成就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诗·大雅·思齐》

    (2) 又如:造士(古时称学术道业已有成就的人);造秀(成绩优异);造人(学业有成就之人)

    (3) 〈方〉∶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 。如:早造;一年三造

    (4) 时代

    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仪礼·士冠礼》

    (5) 旧时星命术士称人生辰干支 。如:贱造(生辰八字不好;命苦);乾造;坤造

    (6) 姓

    副词

    (1) 通“猝”( )。忽然;仓卒

    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礼记》

    景公造然变色。——《韩非子·难二》

    (2) 又如:造此(仓猝,匆忙);造子(一会儿)

    量词

    农作物收获的次数。如:一年三造皆丰收

    英文翻译

    construct, build, make, begin; prepare

    方言集汇

    ◎ 粤语:cou3 cou5 z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o6 [台湾四县腔] co5 [沙头角腔] ciau5 [梅县腔] cau5 [陆丰腔] co6 [东莞腔] cau3 [宝安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4 [客英字典] cau5 co3
    ◎ 潮州话:z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昨早上聲開口一等zaux/dzavdzʰ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