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

chéng qīng [ cheng qing]
注音 ㄔㄥˊ ㄑ一ㄥ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澄清 chéngqīng

(1) 清亮;清澈

池水碧绿澄清
clear

(2) 显示事实真相;消除混乱或模糊之处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毛泽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clear up;clarify

澄清 dèngqīng

(1) 杂质沉淀下来,液体变清

这小河沙石太多,需澄清后方可用来灌溉禾苗
clarify;become clear

另见 chéngqīng

词语解释

  1. 使变清。喻平治天下。

    《北史·儒林传·张彫武》:“帝亦深倚仗之,方委以朝政。 彫武 更以澂清为己任,意气自高。”

  2. 渭肃清混乱局面。

    《后汉书·党锢传·范滂》:“ 滂 登车揽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元 文及翁 《贺新郎·西湖》词:“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 磻溪 未遇, 傅巖 未起。” 朱德 《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内忧外患澄清日,痛饮 黄龙 定约君。”

  3. 引申为安定。

    宋 司马光 《西斋》诗:“四境已澄清,还以书自怡。”

  4. 清澈;明洁。

    晋 陆云 《南征赋》:“闲夜冽以澄清,中原旷而曖昧。” 宋 苏轼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冯雪峰 《上饶集中营》第三部:“ 施珍 的脸上浮上微笑,显得特别的美丽、坚决和纯洁,她的眼睛平静澄清。”

  5. 搞清楚;弄明白。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上》:“陛下不復澄清善恶,俱与忠臣尚书令 尹勋 等并时显封,使朱紫不别,粉墨杂糅。” 巴金 《中国人》:“即使跟思想不同的人接触,只要经过敞开胸怀的辩论,总可以澄清一些问题。”

  6. 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

    周立波 《桐花没有开》六:“要等秧田里的泥水澄清一点。” 徐怀中 《西线轶事》八:“找到一片积水,尽是小虫子在翻上翻下的,放几片净水剂澄清一下,那种怪味让人打哆嗦,喝不进去。”

引证解释

⒈ 使变清。喻平治天下。 《北史·儒林传·张彫武》:“帝亦深倚仗之,方委以朝政。

彫武更以澂清为己任,意气自高。”
1. 渭肃清混乱局面。 《后汉书·党锢传·范滂》:“滂登车揽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元文及翁《贺新郎·西湖》词:“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 磻溪未遇, 傅巖未起。”
朱德《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内忧外患澄清日,痛饮黄龙定约君。”

⒉ 引申为安定。

宋司马光《西斋》诗:“四境已澄清,还以书自怡。”

⒊ 清澈;明洁。

晋陆云《南征赋》:“闲夜冽以澄清,中原旷而曖昧。”
宋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冯雪峰《上饶集中营》第三部:“施珍的脸上浮上微笑,显得特别的美丽、坚决和纯洁,她的眼睛平静澄清。”

⒋ 搞清楚;弄明白。

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上》:“陛下不復澄清善恶,俱与忠臣尚书令尹勋等并时显封,使朱紫不别,粉墨杂糅。”
巴金《中国人》:“即使跟思想不同的人接触,只要经过敞开胸怀的辩论,总可以澄清一些问题。”

⒌ 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

周立波《桐花没有开》六:“要等秧田里的泥水澄清一点。”
徐怀中《西线轶事》八:“找到一片积水,尽是小虫子在翻上翻下的,放几片净水剂澄清一下,那种怪味让人打哆嗦,喝不进去。”

澄清的国语词典

沉淀杂质,使其清澈。

澄清的网络释义

澄清

  • 澄清是一个汉语词汇,多音词,读音为chéng、qīng、dèng、qīng。指杂质沉淀,液体变清;形容水清而透明。见《后汉书·党锢传·范滂》:“ 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 澄清的翻译

    英语: clear (of liquid)​, limpid, to clarify, to make sth clear, to be clear (about the facts)​, to settle (of liquid)​, to become clear (by precipitation of impurities)​, precipitate (chemistry)​, to put in order, to quell disturbances
    德语: Abläuterung (S)​, Abscheiden (S)​, Absetzung (S)​, Bereinigung, Erklärung, Erläuterung, Klarstellung, Klärung, Abklärung (S)​, abschwächen (V)​, absetzen (V)​, entwarnen, aufklären (V)​, klären, verdeutlichen, abläuten (V)​
    法语: clarifier, éclaircir, clair, limpide

    澄清造句

    这水有点儿浑,要澄清了才能用。
    这些人揽辔澄清、志在治国安邦的,也是大有人在。
    济南趵突泉的水质澄清而甜美。
    找出说这话的人或导致这个怀疑的源头,当着他们夫妻的面澄清,如果那老婆再找来你就警告他们报警了,因为一直把他们家的事连累到你身上太不应该。
    经理上任即大展抱负,慨然有揽辔澄清之志。
    我们不想活在别人的目光之中,但不得不活在别人的目光之中。我们不可缺少它,正如它不可缺少我们一样;若是少了其中一样,这个世界的逻辑将会没有预兆的颠覆,粹不及防的给人当头一棒。但我们需要足够的时间以及经历来认识自我,来澄清自我,来正视自我,而不是一味的听从,服从,应诺,机械似的循规蹈矩。
    一般来说就是你自己的态度问题,说话的技巧一定有比你更好的,所以和他对骂是不明智的。就是要做到无视,别人怎么说你你都当做没听见,因为不是有营养的话是不需要的。若是他在背后骂你,贬低你,你可以向大家澄清,这是最简单的方法。
    梦是永恒的微笑,使你的心灵永远充满激情,使你的双眼永远澄清明亮。
    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他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揽辔澄清气志。
    在老师的调解下,他俩澄清了相互间的误会。
    倾刻之间,一切杂质都沉淀了,水也澄清了。
    把一小块明矾放入混沌的水中,我们发现,水很快就澄清了。如果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能沉淀许多的浮躁和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和不幸。感恩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他向小刚道歉,澄清了误会,两个人又成了好朋友。
    她对厂长说:“你要帮我澄清事实,积非成是,众口铄金,再不辟谣,我怎么开展工作?”。
    春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花儿那么娇艳,小草那么秀气,湖水那么澄清,我坐在树下闲情逸致地看着这些,真是舒适啊。
    那幅水墨画,溪水是那样的澄清,层层薄雾中的山是那样的空灵,隐约的人物与山水相伴透着一股秀气。
    最可恨的是谣言总是在背后传播,你不能确知别人是否造了谣,即使确知,也不可能门到户说地去解释,去澄清。
    昨天,我们澄清了彼此间的误会。
    一般不做自我辩护,但可以澄清一些观念、一些选择、一些是非。

    汉字详情

    chéng,dèng [cheng,deng]
    部首: 331
    笔画: 15
    五笔: IWG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NOT
    四角: 32118

    详细解释

    chéng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登声。本义:水静而清)

    (2) 同本义

    澄,水清定也。——《集韵》

    澄,水静而清也。——《增韵》

    水色澄碧。——黄肇敏《黄山纪游》

    (3) 又如:澄水(清澈而平静无波的水);澄江(清澄明澈的江水);澄泉(清泉);澄酒(清酒,淡酒)

    (4) 清澈,透明

    心澄体静。——徐干《中论》

    (5) 又如 :澄空(晴朗无云的天空);澄明(澄澈明洁)

    (6) 静,宁静

    公退则敛膝澄坐以养心。——方孝儒《静斋记》

    (7) 又如:澄凝(沉静的);澄谧(清静);澄宁(清静安定)

    动词

    (1) 让水中物沉淀;使清静;使清明 。如:澄心(使心情清静);澄叙(清理整饬)

    (2) 靖,安定 。如:澄远(安定边疆)

    名词

    (1) 水名

    (2) 即今浙江省台州地区的灵江

    (3) 海南岛上南渡江的支流,在澄迈县境

    (4) 另见 dèng

    dèng

    动词

    (1) ∶使液体中的杂质沉淀分离

    皆以杏仁澄之。——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把水澄清了;澄汰(澄去泥滓;汰除沙砾。多用于指甄别、挑选);澄结(沉积);澄沙汰砾(除去杂质,使之纯洁)

    (3) 另见 chéng

    英文翻译

    purify water by allowing sediment to settle; clear, pure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4 dang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ang2 cin2 [海陆丰腔] chin2 [客英字典] chin2 [宝安腔] cin2 [东莞腔] cang2 can2 [陆丰腔] chin3 [梅县腔] chin2 [台湾四县腔] tsi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庚庚二開平聲開口二等drang/deangɖʰɐŋ
    qīng [qing]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G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QMB
    四角: 351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2) 同本义。与“浊”相对

    沧浪之水清兮。——《孟子》

    河水清且涟猗。——《诗·魏风·伐檀》

    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发之欲其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水尤清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清直(河水清澈顺流貌);清波(清澈的水流);清泚(清清的河水);清涟(清澈的细水波);清活活(水清澈而流动貌);清照(清澈明亮);清悠悠(清澈明亮貌);清深(水色清澈);清酤(清圣。清酒);清雨(清净的雨);清英(清酒);清茗(清茶)

    (4) 清洁;洁净;纯洁

    京室密清。——张衡《东京赋》

    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淮南子·原道》

    身中清。——《书·微子》

    太清之始也。——《淮南子·本经》

    伏清白以死直兮。——《楚辞·离骚》

    (5) 又如:清人(纯洁的人);清交(纯洁的交情);清休(纯洁美善);清行(纯洁的品行)

    (6) 清明

    视若清明。——《礼记·玉藻》

    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荀子·解蔽》。注:“明审也。”

    (7) 又如:清化(清明的教化);清治(清明的治绩)

    (8) 清凉

    清有余也。——《吕氏春秋·有度》

    其候清切。——《素问·五常正大论》。注:“大凉也。”

    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

    清风徐来。——明· 魏学洢《核舟记》

    (9) 又如:清快(清凉爽快);清风明月(清凉的风,明亮的月);清宫(清凉的宫室);清室(清凉的屋室);清软(清凉柔和)

    (10) 清冷,凄清

    渌水荡漾清猿啼。——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11) 清平;太平

    当纣之时,居 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孟子·万章下》

    (12) 又如:清世(清平盛世);清夷(清平安定)

    (13) 寂静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4) 清雅高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

    (15) 又如:清修如鹤(指人品高洁);清立(清高特立);清抗(清高超拔)

    (16) 清白

    正直清廉而谦者,宜歌风。——《史记·乐书》

    (17) 又如:清廉(清白廉洁);清心涂胆(心地清白,肝胆可照);清洁(贞洁);清操(清白的操守);清臣(志行清白的人)

    (18) 清静;恬静

    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淮南子》

    (19) 又如:清淡天和(清净淡泊,远离尘世);清冲(恬静淡泊);清佚(清静安逸)

    (20) 清正

    清徽雅量,众议攸归。——《晋书·殷浩等传论》

    吴郡张融,清抗绝俗,虽王公贵人,视之傲如也。——《南史》

    (21) 又如:清耿耿(清正耿直);清抗(清高正直);清良(清正贤良);清忠(清正忠诚);清徽(清正的风操。高雅的谈吐);清劲(清正刚直)

    (22) 清廉

    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书·舜典》

    少嗜学,履尚清鲠。——《新唐书·赵宗儒传》

    (23) 又如:清鲠(清廉鲠直):清俭(清廉俭朴);清头(清廉);清己(以清廉之德要求自己);清公(清廉公正)

    (24) 清香、清馨、清醇

    香远益清。——宋· 周敦颐《爱莲说》

    (25) 无余

    六月之内交清。——《广东军务记》

    (26) 清雅 。如:清微淡远(清雅深远;雅静悠远);清而不寒(清雅而不寒怆);清古(清雅古朴);清吟(清雅吟诵);清旨(清雅美好);清坐(清雅的席位)

    (27) 通“精”。纯粹

    清神生心,心生规,规生矩。——《管子·轻重己》

    其气不清则欲瞑。——《灵枢·大惑论》

    名词

    (1) 朝代名 。公元1616—1911年,满族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建。初名后金,1636年改为清。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

    视清季有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滤去酒糟的甜酒

    (3) 又如:清酌庶羞(祭祀用酒和众多佳肴)

    (4) 通“圊”。粪槽,厕所

    修採清,易道路。——《荀子·王制》

    (5) 姓

    动词

    (1) 清理 。如:清定(清理考核);清宫(清理宫室);清剔(清理除去);清仓(清理仓库);清产核资(清理财产,核定资金)

    (2) 清除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汉书·晁错传》

    (3) 又如:清跸(帝王出行时清除道路,禁止行人;也作属某人管辖,不受别人侵扰的地盘,含敬意);清革(清除);清烟道

    (4) 付款结 。 如: 帐清了吗

    (5) 数 。如:清一清行李的件数

    英文翻译

    clear, pure, clean; peaceful

    方言集汇

    ◎ 粤语:ceng1 cing1
    ◎ 客家话:[陆丰腔] cin1 ciang1 [梅县腔] ciang1 cin1 [宝安腔] cin1 [东莞腔] cin1 [沙头角腔] cin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g1 q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七情清開平聲開口三等chieng/ci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