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

wǎn gē [ wan ge]
繁体 輓歌
注音 ㄨㄢˇ ㄍㄜ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挽歌 wǎngē

(1) 哀悼死者的歌

dirge;elegy;threnody

词语解释

  1. 挽柩者所唱哀悼死者的歌。后泛指对死者悼念的诗歌或哀叹旧事物灭亡的文辞。

    《后汉书·五行志一》“ 灵帝 数游戏於 西园 中” 刘昭 注引 汉 应劭 《风俗通》:“酒酣之后,续以挽歌。”《后汉书·五行志一》:“挽歌,执紼相偶和之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时 袁山松 出游,每好令左右作挽歌。”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左传》有《虞殯》,《庄子》有《紼謳》,挽歌非始於 田横 之客。” 清 孙枝蔚 《挽范眉生客死燕中》诗:“挽歌但使皆名士,行哭何须是妇人。” 鲁迅 《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另有一种文学是吊旧社会的灭亡--挽歌--也是革命后会有的文学。”

  2. 哀悼死者的丧歌。

    《晋书·礼志中》:“新礼以为輓歌出於 汉武帝 役人之劳歌,声哀切,遂以为送终之礼。”

  3. 以唱丧歌为业的人。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有輓歌 孙巖 ,娶妻三年,妻不脱衣而卧。”

引证解释

⒈ 挽柩者所唱哀悼死者的歌。后泛指对死者悼念的诗歌或哀叹旧事物灭亡的文辞。

《后汉书·五行志一》“灵帝数游戏於西园中” 刘昭注引汉应劭《风俗通》:“酒酣之后,续以挽歌。”
《后汉书·五行志一》:“挽歌,执紼相偶和之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时袁山松出游,每好令左右作挽歌。”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评诗》:“《左传》有《虞殯》,《庄子》有《紼謳》,挽歌非始於田横之客。”
清孙枝蔚《挽范眉生客死燕中》诗:“挽歌但使皆名士,行哭何须是妇人。”
鲁迅《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另有一种文学是吊旧社会的灭亡--挽歌--也是革命后会有的文学。”
1. 哀悼死者的丧歌。 《晋书·礼志中》:“新礼以为輓歌出於汉武帝役人之劳歌,声哀切,遂以为送终之礼。”

⒉ 以唱丧歌为业的人。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有輓歌孙巖,娶妻三年,妻不脱衣而卧。”

挽歌的国语词典

哀悼死者的歌。《晋书.卷二○.礼志中》:「新礼以为挽歌出于汉武帝役人之劳歌,声哀切,遂以为送终之礼。」也作「挽歌」。

挽歌的网络释义

挽歌 (《变形金刚》角色)

  • 挽歌,是《变形金刚》里的战士。其具有很强大的作战能力,能与团队配合,是团队必不可少的输出力量。其格言是:恐惧是所有失败者的共性。
  • 挽歌的翻译

    英语: a dirge, an elegy
    德语: Klagelied (S)​, Seelenmesse (S)​
    法语: Élégie

    挽歌造句

    那仿佛是夜神正在那儿咬牙切齿地唱挽歌。
    醉是一首迷途的挽歌,那渐灭的人间灯火,在脚步中跎过。
    满天无面的众神,抱着双手唱起挽歌。
    现代诗人何其芳的早期爱情诗作,往往是在为他逝去的爱情吟唱挽歌。
    秋来时,去捡拾落叶与落花去吊祭秋,在他们的墓冢上写挽歌迎冬,让冬去遗传秋的悲剧。许达然 
    奥维德和贺雷西要同希腊最好的挽歌和抒情诗人争一日之长。
    从九月金黄的脉络里溢出的几粒清脆的鸟鸣,和着树叶的击掌鸣唱,谱写一曲九月花凋叶落的挽歌。
    在这位老学士念诵完毕之后,又有些文官站起来,念诵吊词挽歌。
    看着台上戏子花花哨哨的舞动,台下村民纷纷叫好,高林突然想起陶渊明在儿子死后写的一首诗《挽歌》的句子来亲戚或余悲,他人业已歌。
    尘世风烟的挽歌,红袖添香的幽韵,花落无痕,远了时节已无人聆听。
    同时,她又以凄惋哀伤的抒情笔调“以凄凉的身世之感,为老中国的家族制度唱了一曲更好的命运的挽歌”。
    至死的城市里,奏出了一支青春的挽歌。
    世界上有很多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爱的是哪一个,直到你开始思念他,直到缤纷的誓言、童年的约定,成为古老的传说、漫长回忆中的挽歌。
    唐宋词诉说回忆的词作里凝聚着词人们心灵深处无限感伤和怅恨,凝聚着他们对过去岁月的温馨向往和挽歌情怀。
    见挽歌有些担忧,焦躁不安的感觉,我忙趴在她耳边轻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挽歌,挽诗专门为悼念某一死者所写的诗或歌。
    他们被面善心恶的江水所欺骗,他们用无畏的勇气挑战大自然的魔法,用年轻的生命换来一首凄凄挽歌。
    也许有天我会停下脚步休息,在一曲华丽的挽歌声中,躺在我的墓碑下,那将会成为全世界篮球迷心中的一座丰碑。
    姜挽歌看了看身旁沉密寡言的小妮子,虽然这丫头跟浮生不是很亲近,但是似乎她了解浮生比自己这个和浮生相处了三年的人还多。
    有些爱,散了就不会再来。有些人,离开就消失不见。有些事,破碎就无法再复原。有些时光,注定要成为你的挽歌。这么远那么近 

    汉字详情

    wǎn [wan]
    部首: 330
    笔画: 10
    五笔: RQKQ
    五行:
    仓颉: QNAU
    四角: 570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免声。古字从“车”,免声。本义:牵引;拉)

    (2) 同本义

    挽,引也。——《小尔雅·广诂》

    輓,引之也。——《说文》

    輓,輓车也。——《广韵》

    或輓之,或推之。——《左传·襄公十四年》。注:“前牵曰輓。”

    娄敬脱輓辂。——《史记·刘敬传》

    转粟輓输以为之备。——《汉书·韩安国传》

    挽炮车者。——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挽郎(出葬时,牵绋唱挽歌的少年);挽强(拉强弓);挽满(拉满弓);挽车(拉车);挽住(憋住);挽手儿(缰绳);挽歌郎(出殡时替丧家在灵前唱挽歌的人);挽强为弱(使强变弱)

    (4) 悼念死者

    现今胡三公子替 湖州鲁老先生征挽诗,送了十几个斗方在我那里。——《儒林外史》

    (5) 又如:挽章(挽词。哀悼死者的词章);挽诗(哀悼死者的诗);挽歌(哀悼死者的丧歌);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挽辞(哀悼死者的言辞)

    动词

    (1) 通“绾”。卷起 。如:挽裤腿儿

    (2) 同“绾”。编结 。如:挽手(鞭子);挽角(童年)

    (3) 扭转;挽回

    火攻破敌,挽强为弱。——《三侠五义》

    (4) 又如:挽狂澜(扭转局面或风气);挽正(纠正);挽转(挽回);挽通(勾结;买通)

    (5) 荐引 。如:挽推(引荐;扶持)

    (6) 勾;挎 。如:不由分说,拉着文君就走,挽其腰;手挽小篮

    (7) 请,托

    怎奈蔡攸处挽心腹催促公人起身。——《水浒全传》

    形容词

    (1) 后,迟。通“晚”

    必用此为务,輓近世塗民耳目,则几无行矣。——《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挽近(近世,近代。同晚近)

    英文翻译

    pull; pull back, draw back

    方言集汇

    ◎ 粤语:waan5
    ◎ 客家话:[梅县腔] wan3 wan1 [海陆丰腔] wan1 wan3 [客英字典] van3 van1 [沙头角腔] wan3 [东莞腔] wan3 [宝安腔] wan3 [客语拼音字汇] man1 van3 [台湾四县腔] wan1 w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無遠元合上聲合口三等mĭwɐnmyanx/mvaan
    [ge]
    部首: 427
    笔画: 14
    五笔: SKS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RNO
    四角: 176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2) 同本义

    歌,咏也。——《说文》

    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说文系传》

    不鼓缶而歌。——《易·离》

    歌永言。——《虞书》

    歌咏其声也,长言也。——《礼记·乐记》

    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诗·魏风·园有桃》传

    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狂 接舆歌而过 孔子——《论语·微子》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对歌(一问一答地唱歌);高歌(放声歌唱);歌吹(歌唱,吹奏);歌鼓(歌唱并击鼓);歌戏(歌唱嬉戏)

    (4) 歌颂,赞美

    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竟竭蹶而趋之。——《荀子·儒效》

    诗人歌功。——扬雄《赵充国颂》

    (5) 又如:歌功(颂扬他人的功德);歌思(歌颂思慕);歌叹(歌颂赞叹)

    (6) 奏乐;伴奏

    歌于斯,哭于斯。——《礼记》

    往往会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7) 又指鸣叫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宋·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

    (8) 作歌;作诗

    夫也不良,歌以讯止。——《诗·陈风·墓门》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名词

    (1) 歌曲;歌词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校歌;民歌;国歌;歌头曲尾(诗歌和散曲联唱的一种歌曲形式);歌味(歌曲的风味);歌儿(歌曲);歌章(歌曲。音乐一曲为一章,故称)

    (3) 诗体的一种 。如:《长恨歌》;歌行(古代乐府诗的一体);歌诗(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4) 古用同“哥”。一指兄长;一指父亲 。如:歌歌(同“哥哥”。指父亲)

    英文翻译

    song, lyrics; sing, chant; praise

    方言集汇

    ◎ 粤语:go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1 [梅县腔] go1 go2 [宝安腔] go1 [东莞腔] go1 [海陆丰腔] go1 [客英字典] go1 [台湾四县腔] go1 [客语拼音字汇] go1 [陆丰腔] go1
    ◎ 潮州话:g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俄平聲開口一等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