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赞唱;歌唱。
《清史稿·礼志四》:“司祝一叩,兴,司俎赞歌‘鄂囉囉’,众和歌。”
赞美歌颂。
郭沫若 《文艺论集·批评与梦》:“近代动物学家说一切的啼鸟大概是为恋爱而求凰,或者我们的杜鹃也如像 欧洲 中世纪的浮浪诗人一样,在赞歌它的情鸟也说不定。” 碧野 《长江奔流》:“我赞歌 长江 ,我赞歌 武汉 !”
赞美事物的歌曲或诗文。
萧乾 《斯诺与中国新文艺运动》:“《活的中国》序言中有几段,可以说是一个外国人为‘五四’以来 中国 人民轰轰烈烈进行的反封建斗争所唱的赞歌。”《人民日报》1982.1.4:“这种近乎背水一战的竞技状态,在赞歌声声的温暖气氛中是很难达到的。”
引证解释
⒈ 赞唱;歌唱。
引《清史稿·礼志四》:“司祝一叩,兴,司俎赞歌‘鄂囉囉’,众和歌。”
⒉ 赞美歌颂。
引郭沫若《文艺论集·批评与梦》:“近代动物学家说一切的啼鸟大概是为恋爱而求凰,或者我们的杜鹃也如像欧洲中世纪的浮浪诗人一样,在赞歌它的情鸟也说不定。”
碧野《长江奔流》:“我赞歌长江,我赞歌武汉 !”
⒊ 赞美事物的歌曲或诗文。
引萧乾《斯诺与中国新文艺运动》:“《活的中国》序言中有几段,可以说是一个外国人为‘五四’以来中国人民轰轰烈烈进行的反封建斗争所唱的赞歌。”
《人民日报》1982.1.4:“这种近乎背水一战的竞技状态,在赞歌声声的温暖气氛中是很难达到的。”
赞歌的网络释义
赞歌 (胡松华演唱歌曲)
赞歌 (词语概念)
近义词
反义词
赞歌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本义:进财货以求谒见)
(2) 同本义
赞,见也。——《说文》。按,玉帛雉羔雁之属皆贝类。贝者,佐见之具。
进见以见为礼也。——《说文》锴注
(3) 又如:赞谒(进见);赞献(进献祭品);赞见(进见)
(4) 导引
太史赞王,王敬从之。——《国语》
(5) 又如:赞引(引导);赞见(引见);赞谕(引导教谕)
(6) 辅佐,佐助
赞,佐也。——《小尔雅·广诂》
益赞于禹曰。——《书·大禹谟》
主人之赞者西面北上。——《仪礼·乡饮酒礼》
卿大夫赞君。——《礼记·明堂位》
子若能以忠信赞君。——《国语·晋语》
赞帷幄之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赞军校尉。(武官名,相当于参谋。)
(7) 又如:赞善(官名。唐始置,为太子属官,掌司从、辅佐);赞元理化(辅佐皇帝推行德化);赞翼(辅助);赞赞(努力帮助)
(8) 称颂;赞美
自赞于平原君。——《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心计交赞之。——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9) 又如:赞拜(臣子朝拜皇帝时,赞礼的人在旁唱礼);盛赞(极力称赞);赞尚(看重别人的长处并加以称扬)
(10) 告诉;介绍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1) 明白
总百氏,赞篇章。——《汉书》
(12) 又如:赞阅(明察历练)
(13) 参与
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
(14) 又如:赞议(参议);赞决(参与决策)
(15) 选拔
命太尉赞桀俊,遂贤良,举长大。——《礼记·月令》
名词
(1) 一种抒情文体,常以情调的特别激扬、风格的精炼为标志 。如:天安门赞
(2) 对某人或某事(如对死者的品质和贡献)的赞颂 。如:像赞;赞评(史家的赞词与评论)
(3) 司仪
伊陟赞于巫咸。——《书·咸有一德》
将闾曰:“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4) 又如:赞仪(司礼之人);赞撤(古代祭祀完毕,大祝帮助小祝撤去祭器)
(5) 姓
动词
(1) 称赞;颂扬
进不党以赞己,退不黩于庸人。——《后汉书》
下诏褒赞。——《三国志·许褚传》
(2) 又如:赞述(欣赏他人的美善而加以称扬)
(3) 辅佐,帮助
幽赞天地。——汉《白石神君碑》
幽赞神明。——汉《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
赞拜王庭。——汉《山阳太守祝睦后碑》
名词
(1) 以颂扬人物为主的一种文体 。如:像赞;小赞
(2) 佛经中佛教徒歌颂教主释迦牟尼及其他佛陀的文辞
是夜黄昏,僧徒礼赞,螺呗间作,渤海命军侯悉擒械之来。——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2) 同本义
歌,咏也。——《说文》
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说文系传》
不鼓缶而歌。——《易·离》
歌永言。——《虞书》
歌咏其声也,长言也。——《礼记·乐记》
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诗·魏风·园有桃》传
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狂 接舆歌而过 孔子——《论语·微子》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对歌(一问一答地唱歌);高歌(放声歌唱);歌吹(歌唱,吹奏);歌鼓(歌唱并击鼓);歌戏(歌唱嬉戏)
(4) 歌颂,赞美
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竟竭蹶而趋之。——《荀子·儒效》
诗人歌功。——扬雄《赵充国颂》
(5) 又如:歌功(颂扬他人的功德);歌思(歌颂思慕);歌叹(歌颂赞叹)
(6) 奏乐;伴奏
歌于斯,哭于斯。——《礼记》
往往会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7) 又指鸣叫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宋·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
(8) 作歌;作诗
夫也不良,歌以讯止。——《诗·陈风·墓门》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名词
(1) 歌曲;歌词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校歌;民歌;国歌;歌头曲尾(诗歌和散曲联唱的一种歌曲形式);歌味(歌曲的风味);歌儿(歌曲);歌章(歌曲。音乐一曲为一章,故称)
(3) 诗体的一种 。如:《长恨歌》;歌行(古代乐府诗的一体);歌诗(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4) 古用同“哥”。一指兄长;一指父亲 。如:歌歌(同“哥哥”。指父亲)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1 [梅县腔] go1 go2 [宝安腔] go1 [东莞腔] go1 [海陆丰腔] go1 [客英字典] go1 [台湾四县腔] go1 [客语拼音字汇] go1 [陆丰腔] go1
◎ 潮州话:go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歌 | 古俄 | 見 | 歌 | 平聲 | 歌 | 開口一等 | 歌 | 果 | ka | k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