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路抢劫

lán lù qiǎng jié [lan lu qiang jie]
注音 ㄌㄢˊ ㄌㄨˋ ㄑ一ㄤˇ ㄐ一ㄝˊ

词语释义

拦路抢劫 lánlù qiǎngjié

(1) 在路上或路附近抢劫,特指对行人的抢劫

waylay;commit highway robbery; go out mugging; hold up

拦路抢劫的网络释义

拦路抢劫

  • 拦路抢劫,是指犯罪分子在室外拦截受害人实施抢劫的犯罪行为。发案的主要情况有:罪犯事先掌握被抢对象活动规律,采取尾随或预伏守候的方式,有预谋有目标地拦路行抢;利用诱饵将事主骗至预定地点行抢;事先无明确对象,守候在银行、商店门口或预伏路旁,伺机行抢;雇用出租汽车驶至偏僻无人处所,抢劫驾驶员财物,或抢劫汽车,用作犯罪交通工具;三五结伙,深夜在外游荡,物色抢劫对象,常兼有强奸、侮辱妇女、行凶伤人等罪行。
  • 拦路抢劫造句

    这伙人三番五次拦路抢劫,简直无法无天。
    对这伙拦路抢劫的歹徒,必须绳之以法。
    这伙拦路抢劫杀人的犯罪分子猖狂至极,简直无法无天。
    警察断定所有三次拦路抢劫可能是同一匪徒所为。
    蒋军士兵到市场货摊上拿东西不给钱,夜里拦路抢劫老百姓,下乡打家劫舍时甚至还杀人灭口。
    广州人健步如飞是否为了避免被拦路抢劫?
    但是,今年夏天发生在罗马郊外一对荷兰中年夫妇遭到暴力抢劫的事,而且我一位好友也是罗马高速公路拦路抢劫的受害者,这两件事情的发生,让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把在罗马安全旅游的基本注意事项和大家做个分享。
    不是啸聚山林拦路抢劫的匪徒,也不是昼伏夜出残害生灵的恶鬼,而是欲求不满的女人啊!男人最喜欢的话是什么?是我要。
    他是一个全神贯注寻找发言机会的人,就像一个蹲在路边虎视眈眈准备拦路抢劫的强盗一样。
    一名少年因拦路抢劫路人被警方拘留。
    拦路抢劫的是不敢,可庆儿才几岁,吓到了怎么办,在外要是碰上水土不服,有个头痛脑热的,陈先生是个大男人,能怎样。
    拦路抢劫会抹杀你在上班途中的其它记忆,目睹血腥的屠杀对心灵的震撼能够胜过你能想到的一切。
    拦路抢劫者勒令那个女人把钱包交出来。
    巡防大队发挥摩托车机动快速优势,加强天水路、平凉路、庆阳路、东岗西路、南滨河路等主干道夜间巡逻力度,严防夜间拦路抢劫、抢夺等案件的发生。
    后来认出他是个劣迹昭彰的拦路抢劫犯。
    两个戴面具的人拦路抢劫了一辆邮车。
    两名男子借着酒胆持刀拦路抢劫。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陆上已经是盗贼蜂起,据说连埃拉西亚帝国的首都斯坦德威克城的周围都出现了强盗拦路抢劫行人和商队的恶性事件。
    再说,听王相说了,他的家丁邵万强武功高强,不是等闲人物,即便有成百上千贼匪强徒拦路抢劫,恐怕也不是邵将军的对手。
    为数不多的几个青年,在马路上拦路抢劫行人。

    汉字详情

    lán [lan]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UF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QTMM
    四角: 5801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阑( lán)声。本义:阻挡;遮拦)

    (2) 同本义

    拦,遮拦也。——《玉篇》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 声直上干云霄。——唐· 杜甫《兵车行》

    (3) 又如:拦关(形容两臂力大无穷;又指粗壮的手臂);拦护(阻拦,保护);拦门(宋时娶妻,回至男家门时,乐人等拦在门外索要钱物);拦驾(遮拦皇帝的銮驾)

    (4) 拦截 。如:拦水坝(拦截水流的堤坝);拦洪(拦截洪水)

    介词

    表示方式、方向,相当于“当”、“对着”

    倒像背地里有人把我拦头一棍,疼的眼睛前头漆黑。——《红楼梦》

    英文翻译

    obstruct, impede, bar, hinder

    方言集汇

    ◎ 粤语:laan4
    ◎ 潮州话:lang5 nuan7(lâng nūaⁿ)

    宋本广韵

    [lu]
    部首: 717
    笔画: 13
    五笔: KHT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RMHER
    四角: 6716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路,道也。——《说文》

    路,途也。——《尔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艮为径路。——《易·说卦》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3) 又如:路奠(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桌祭奠);路赆(友人相赠的路费);路引(行路的通行凭证);路歧(路歧人。宋元时对沿街卖艺人的俗称;贫贱的人);路次(路途,途中);路村(因道路而形成的村落);路票(通行证);路货(在运输途中的货物);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走远路,才知道马力的强弱;结交朋友长久,才知人心的善恶)

    (4) 路程;行程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陶潜《桃花源记》

    (5) 引申为思想或行动的途径

    登仕路。——清· 周容《芋老人传》

    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

    顾未有路。——《史记·魏公子列传》

    (6) 又如:路子(指门路)

    (7) 通“辂”。车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十二年》

    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荀子·正论》

    (8) 又如:路车(古代诸侯乘坐的车子);路马(古代天子、诸侯所乘路车的马)

    (9) 君王居住的地方 。如:路门(古代天子宫中最内的门);路寝(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路殿(天子诸侯的正殿)

    (10) 地区;方面;路线

    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三国演义》

    (11) 又如:路塍(田埂)

    (12) 比喻权位

    夫子当路于齐。——《孟子·公孙丑》

    (13) 铁路 。如:路矿(铁路和矿山的合称);路员(铁路上的工作人员)

    (14) 种类;类型 。如:路数(指类型)

    (15) 宋元时行政区域名

    都督诸路军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烽火扬州路。—— 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16) 又如:路分(宋元时路制的区域范围)

    动词

    (1) 经过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楚辞·离骚》

    (2) 通“露”。暴露

    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荀子·议兵》

    (3) 通“露”。败坏

    国家乃路。——《管子·四时》

    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滕文公上》

    形容词

    (1) 通“露”。裸露 。如:路数(由言行衣着等方面表露出的样子);路宿(露宿)

    (2) 大 。如:路弓(大弓);路台(高大的台)

    英文翻译

    road, path, street; journey

    方言集汇

    ◎ 粤语:l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u6 [东莞腔] lu3 [沙头角腔] lu5 [台湾四县腔] lu5 [宝安腔] lu3 [梅县腔] lu3 [客英字典] lu5 [陆丰腔] lu6 lu5 [客语拼音字汇] l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洛故去聲開口一等luloh/luh
    qiāng,qiǎng [qiang,cheng]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WBN
    仓颉: QOSU
    四角: 58012

    详细解释

    qiāng

    动词

    (1) 撞;碰;触

    飞抢榆枋支遁。——《庄子·逍遥游》。注:“突也”

    抢,刺也。——《汉书·扬雄传》注

    以头抢地。——《战国策·魏策》

    抢呼欲绝。——《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抢地(碰触地面。指叩头求饶);抢地呼天(以头撞地,悲呼苍天。形容极其伤痛);抢跪(屈一膝的半跪礼)

    (3) 推,搡 。

    (4) 逆;顶;挡 。如:抢风

    (5) 创伤,伤

    足伤金距缩,头抢花冠翻。——唐· 白居易《赎鸡》诗

    (6) 代替 。如:抢替(冒名代考)

    (7) 冲;闯

    抢出一条吊桶大小,雪花也似蛇来。——《水浒传》

    (8) 另见 qiǎng

    qiǎng

    动词

    (1) (形声。从手,仓声。本义:抢夺)

    (2) 同本义

    抢夺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抢夺耕牛。——《广东军务记》

    (3) 又如:抢火(趁火打劫);抢行(同业相竞,引申指争爱);抢了我的东西未必能使他变富;抢案(抢劫事件,抢劫案件);抢掳(抢劫掳掠)

    (4) 赶紧;突击 。如:抢秋(突击收获秋熟作物)

    (5) 抢先;争先 。如:抢头报(抢先报喜。第一个报科举得中的,可多得赏钱);抢窝(一种儿童游戏);抢命(骂人胡奔乱跑);抢三(猜拳的一种规定,三拳两胜喝一次酒);抢水(竞渡);抢步(疾步;紧步)

    (6) 刮掉或擦掉物体表层 。如:磨剪子来抢菜刀

    (7) 抢白;言词生硬 。如:抢问(责问)

    (8) 另见 qiāng

    英文翻译

    plunder, rob, take by force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2
    ◎ 潮州话:ciên2/cion2(chhíeⁿ) ciên7/cion7(chhīeⁿ)

    宋本广韵

    jié [jie]
    部首: 217
    笔画: 7
    五笔: FCL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GIKS
    四角: 44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力,去声。本义:以强力使对方欲去而不得)

    (2) 威胁;威逼

    劫,人欲去,以力胁止,曰劫。——《说文》

    劫之以众。——《礼记·儒行》

    已珉欲以齐秦劫 魏。——《战国策·秦策》

    故口可劫而使墨云。——《荀子·解蔽》

    不可劫以死生。——《淮南子·精神》

    因以劫众。——《汉书·高帝纪》

    积威所劫。——宋· 苏洵《六国论》

    (3) 又如:劫杀(劫持并加以杀害);劫略(以威力胁迫于人);劫盟(以暴力逼人缔结盟约);劫质(挟持人质,借此勒索)

    (4) 抢夺;强取

    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战国策·燕策》

    谋劫单于母。——《汉书·李广苏建传》

    行劫缚者。——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劫掳(抢劫掳掠);劫鞘(抢劫鞘银);劫磷(劫难;灾难。磷:薄;损伤);劫剞(抢劫掠夺);打劫(抢劫);行劫(进行抢劫)

    名词

    (1) 盗贼,劫匪 。如:劫人(强盗);劫帅(盗贼的首领);劫盗(强盗;劫贼);劫贼(强盗;土匪)

    (2) 佛教名词。“劫波”(或“劫簸”)的略称。意为极久远的时节。古印度传说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重新再开始,这样一个周期叫做一“劫”。后人借指天灾人祸 。如:劫灰(本为佛教所谓“劫火”之余灰,后多指战乱后留下的残迹);劫内(在大难、厄运之中);劫磨(灾难;折磨);劫花(凋谢之花)

    (3) 围棋术语,争夺某一从属未定的棋眼

    陈木南正在暗欢喜,又被他生出一个劫来,打个不清, 陈木南又要输了。——《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take by force, coerce; disa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gip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ap7 [海陆丰腔] giap7 [梅县腔] giap7 [东莞腔] giap7 [客英字典] giap7 [台湾四县腔] giap7 [客语拼音字汇] giab5 [宝安腔] giap7 [陆丰腔] giap7
    ◎ 潮州话:giab1 (kiap)「澄海」gia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三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怯入聲開口三等kĭɐpki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