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抗

niù kàng [ niu kang]
注音 ㄋ一ㄡˋ ㄎㄤˋ

词语释义

违反,不服从。

词语解释

  1. 违反,不服从。

    水运宪 《祸起萧墙》:“ 小罗 委实不愿意去,又不敢拗抗 戚副部长 的指示。”

引证解释

⒈ 违反,不服从。

水运宪《祸起萧墙》:“小罗委实不愿意去,又不敢拗抗戚副部长的指示。”

拗抗的网络释义

拗抗

  • 拗抗是汉语词语,解释为违反,不服从。
  • 汉字详情

    ǎo,ào,niù [ao,niu]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XLN
    五行:
    仓颉: QVIS
    四角: 54027

    详细解释

    ǎo

    动词

    (1) (形声。从手,幼声。本义:折断)

    (2) 同本义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唐· 温庭筠《达摩支曲》

    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鲁迅《药》

    (3) 又如:拗折(折断)

    (4) 转折;弯转

    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鲁迅《朝花夕拾》

    (5) 另见 ào;niù

    ào

    动词

    (1) 违反;不服从

    古心虽自鞭,世路终难拗。——唐· 韩愈《答孟郊》

    (2) 又如:拗憋(倔强顽抗,不顺从);拗怒(压抑愤怒);拗抗(违反;不服从);拗戾(违反)

    (3) 不顺口,作旧诗时平仄不依常格

    怪事,没有比这个再拗口,再难记的了。—茅盾《陀螺》

    (4) 又如:拗律(违反平仄常格的律诗);拗救(律诗的拗句,须用拗救,有拗有救,才不为病);拗字(律诗中不合常格的字)

    (5) 撬,扳

    口如暴死人,铁石拗不开。——前蜀· 贯休《偶作》

    (6) 又如:拗项(扭拗颈项。比喻士大夫期望高官厚禄);拗开(两手把东西掰开)

    (7) 另见 ǎo;niù

    niù

    形容词

    (形声。从手,幼声。 ǎo 本义:用手折断) 固执 。如:拗逆(违逆);拗别(不顺从);拗彆(不顺从);执拗;脾气很拗;拗性(性情固执);拗执(固执倔强);拗强(固执倔强);拗木枕(强项。比喻性格倔强而不肯低头)

    动词

    (1) 向相反或不顺的方向扭转 。如:拗项(扭转颈项);拗转(扭转);拗捩(扭弯)

    (2) 另见 ǎo;ào

    英文翻译

    to pull, drag, break off, to pluck (a flower); bent, warped; perverse, obst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aau2 aau3 ngaau3
    ◎ 客家话:[梅县腔] au3 au5 eu2 [陆丰腔] au3 [客语拼音字汇] au3 au4 [海陆丰腔] au3 au5 [客英字典] au3 au5 [台湾四县腔] au3 au5 [宝安腔] au5 | au3
    ◎ 潮州话: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一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絞上聲開口二等ʔauqraux/eav
    kàng [kang]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YM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YHN
    四角: 500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亢声。本义:抵抗,抵御)

    (2) 同本义

    抗,扦也。——《说文》

    抗,御也。——《小尔雅·广言》

    抗木横一缩。——《仪礼·既夕礼》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抗木(旧时所用的葬具。在棺木之上覆盖一席,用以防御尘土);抗力(抵抗力);抗犯(抵抗与进犯);抗玩(玩忽抗命);抗质(谓劫持人质以相抗);抗矫(矫情抗俗,高蹈)

    (4) 抗拒;拒绝

    安能抗此难乎。——《资治通鉴》

    抗辞慷慨。——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5) 又如:抗拒(顶撞;违抗并拒绝);抗违(抗拒,违背);抗租(抗缴地租);抗逆(违抗,抗拒);抗斗(反抗斗争)

    (6) 匹敌,抗衡

    独莲花与抗耳。——《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7) 又如:抗横(抗衡);抗行(并行;抗衡);抗美(抗衡媲美);抗库(并立,抗衡)

    (8) 举起

    抗皓手而清歌。——曹植《七启》

    (9) 又如: 抗力(力能举起);抗手(举手为礼);抗足(投足,举足);抗兵(举兵)

    (10) 呈上 。如:抗表(向皇帝上奏章);抗章(向皇帝上书直言)

    形容词

    (1) 高;大。通“亢”

    谪戍之众,非抗于几国之师也。——汉· 贾谊《过秦论》

    以犯上为亢。——《韩非子·问辩》

    (2) 又如:抗世(高世,超乎世俗);抗殿(谓高筑殿堂或指高大的殿堂)

    (3) 刚正不阿;高尚

    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萧统《文选序》

    (4) 又如:抗迈(俊杰出群,高超不凡);抗行(高尚的德行);抗迹(高洁不群的行为);抗直(坦率刚直);抗词(直言陈说。亦指严厉正直的言辞)

    (5) 高亢;高声 。如:抗烈(高亢激烈);抗朗(高亢响亮);抗言(高声而言);抗音(抗声)

    英文翻译

    resist, oppose, defy, reject

    方言集汇

    ◎ 粤语:kong3
    ◎ 客家话:[梅县腔] kong5 [宝安腔] kong5 [客英字典] kong5 [海陆丰腔] kong5 [客语拼音字汇] kong4 [东莞腔] kong5 [台湾四县腔] kong5 [沙头角腔] k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ɣɑŋghang/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