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

lā hù zú [ la hu zu]
注音 ㄌㄚ ㄏㄨˋ ㄗㄨˊ

词语释义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拉祜纳、拉祜西、拉祜普。人口30.4万。主要聚居在云南·澜沧孟连两地,其余散居在双江耿马等地。

词语解释

  1. 中国 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拉祜纳、拉祜西、拉祜普。人口30.4万。主要聚居在 云南 澜沧 和 孟连 两地,其余散居在 双江 、 耿马 等地。

引证解释

⒈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拉祜纳、拉祜西、拉祜普。人口30.4万。主要聚居在云南澜沧和孟连两地,其余散居在双江、耿马等地。

拉祜族的国语词典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临沧、思茅两地区,人口约四十一万。以农、牧、手工业为生。家庭多行一夫一妻制。男子婚后从妻居三年,或终身入赘。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信奉原始宗教,崇拜多神。

拉祜族的网络释义

拉祜族

  • 拉祜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崇拜多神,供奉“厄莎”。
  • 拉祜族分布在中国、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中国境内的拉祜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等县,
  •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拉祜族总人口数为485966人。作为跨界民族,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也有16万多拉祜人居住。
  • 拉祜族的翻译

    英语: Lahu ethnic group of Yunnan
    德语: Lahu (Volksgruppe in China)​ (Eig, Geo)​
    法语: Lahu

    拉祜族造句

    拉祜文的应用曾对拉祜族产生重要影响。
    据来自拉祜族的消息称,三人死亡:一名警长及两名士兵。
    十二个少数民族—傣族、爱呢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阿佤族、瑶族、回族、壮族、彝族、白族、和苦聪族—和大多数汉族人口住在一起。
    目前在国内外使用三种不同的拉祜语拼音文字:云南拉祜族文字试行方案、拼音文字方案、马提索夫文字方案。
    拉祜族舞蹈多属广场舞,一般由男子吹弹乐器在前引导,女子列队环舞于外围。
    进入民族村寨可体验傣族、基诺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佤族等多种少数民族热情好客、风格各异的民风民俗。
    西南地区的彝族、哈尼族、纳西族、拉祜族、土家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中,存在着浓厚的虎图腾崇拜信仰,其中尤以云南双柏县彝族的虎崇拜最具特色。
    彝族、拉祜族则用葫芦作为声箱,所以人们称它为“葫芦笙”。
    一个拉祜族佤士兵和两名佤联军战士死在此次冲突,据说双方数人受伤。
    当地民团由大其力地区的村庄中的拉祜族,阿卡族和掸族组成。
    本论文是一项关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拉祜族祭祀变迁的民族志研究。
    尽管在这些大型拉祜族乡的人口,还有如掸,佤等少数民族。
    他热情帮助不仅是掸族人民,还帮助拉祜族人民,他总是帮助遇到困难的民众。
    在哀牢山一带居住的拉祜族支系苦聪人,每年农历二月初八都要隆重举行“畲皅”节。
    拉祜族节日跳芦笙舞,澜沧县还过“葫芦节”。
    事件发生时,巡逻的缅军和拉祜族民兵士兵遭遇佤联军支队。
    云南拉祜族的爱情歌舞。表现了拉祜族人民的美好生活和爱情的甜蜜。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拉祜族的这些禁忌习俗如同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禁忌对于社会生产、生活是有益的或无害的;

    汉字详情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UGU

    英文翻译

    pull, drag; seize, hold; lengthen
    [hu]
    部首: 431
    笔画: 9
    五笔: PYDG
    五行:
    仓颉: IFJR
    四角: 34260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示,古声。本义:福;大福) 同本义 。如:祜休(吉庆,幸福美善)

    英文翻译

    blessing, happiness, prosperity

    方言集汇

    ◎ 粤语:w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6 gu3 [客英字典] fu3 [台湾四县腔] fu5 gu3 [宝安腔] f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侯古上聲開口一等ghox/huuɣu
    [zu]
    部首: 409
    笔画: 11
    五笔: YTT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SOOK
    四角: 082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本义:箭头)

    (2) 同本义

    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说文》。

    (3) 家族,氏族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书·尧典》。陆德明释文:“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凡九族。”

    (4) 又如:大族(人口多、分支繁的家族);族氏(宗族姓氏);族正(清时聚族而居的地方;挑选族中地位名望最高的人主持和裁决本族事务,名为“族正”)

    (5) 姓氏,表明家族、宗族系统的称号

    亡秦族矣。—— 汉· 贾谊《过秦论》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收:聚,团结)——宋· 王安石《伤仲永》

    繁衍之族。——清· 洪亮吉《治平篇》

    (6) 又如:族地(一姓一族的土地);族姓(同姓的亲族;家族姓氏;世族大姓)

    (7) 民族 。如:汉族;回族;维吾尔族

    (8) 古代百家为一族

    四闾为族,使之相葬。——《周礼》。郑玄注:“闾,二十五家;族,百家。”

    (9) 又如:族长

    (10) 品类,种类

    士大夫之族。——唐· 韩愈《师说》

    莫不族布。——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11) 动植物分类学中相当于亚群或子群,或在此之下,但经常次于亚科的单位;亦指不按分类学的自然群 。如:猫族;玫瑰族

    (12) 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庄子·养生主》

    动词

    (1) 灭族。把 家族成员全部处死

    族秦者, 秦也,非天下也。—— 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族诛(族灭。一人犯罪,整个家族、亲属被诛灭)

    (3) 丛聚

    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庄子》

    (4) 又如:族生(丛生);族居(群居;聚居);族云(凝聚的云气)

    形容词

    (1) 众多

    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韩非子·喻老》

    (2) 又如:族庖(众庖。指一般的厨师)

    英文翻译

    a family clan, ethnic group, tribe

    方言集汇

    ◎ 粤语:zuk6
    ◎ 客家话:[东莞腔] cuk8 [陆丰腔] cuk8 [梅县腔] cuk8 [宝安腔] cuk8 [客英字典] cuk8 [台湾四县腔] cuk8 [客语拼音字汇] cug6 [海陆丰腔] cuk8 [沙头角腔] c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昨木屋一入聲開口一等dzʰukzuk/dz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