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拉拉扯扯
(1) 指牵挽亲昵的样子。也形容勾勾搭搭,关系暖昧,不正当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黛玉将手一摔道:‘谁和你拉拉扯扯的!一天大似一天,还这么涎皮赖脸的。’”
成语用法
拉拉扯扯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拉私人关系。
引证解释
⒈ 拉拽。
引《红楼梦》第一〇三回:“金桂的母亲……便拉薛姨妈説:‘你到底把我女孩儿怎么弄杀了?给我瞧瞧!’ 周瑞家的一面劝説:‘只管瞧去,不用拉拉扯扯。’”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万源祥、大利、老福兴几家的店伙特别卖力,不惜工本叫着‘乡亲’,同时拉拉扯扯地牵住乡亲的布袄。”
綦水源《三不吹》:“正当他俩拉拉扯扯、吵吵闹闹的时候,躲炮的人们围过来了。”
⒉ 牵手挽臂。表示亲昵。
引《红楼梦》第三十回:“黛玉将手一摔道:‘谁和你拉拉扯扯的!一天大似一天,还这么涎皮赖脸的。’”
《红楼梦》第三一回:“晴雯道:‘怪热的,拉拉扯扯的做什么!叫人看见什么样儿呢!’”
张天翼《谭九先生的工作》:“两个生客--都挂着什么机关里的证章,站在院子里跟王老师和徐校长他们很客气地拉拉扯扯,看样子大概是学校里要留这两个客人吃中饭。”
⒊ 形容拉拢不正当的关系。
引张洁《沉重的翅膀》八:“这两个人,一天到晚和什么教授、文人、新闻记者拉拉扯扯,到处座谈、讲话、写文章。”
拉拉扯扯的国语词典
处事不干脆俐落。
如:「这件事就交给你办了,可别再拉拉扯扯,耽误时效。」
拉拉扯扯的网络释义
拉拉扯扯
拉拉扯扯的翻译
拉拉扯扯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奢声。扯是“撦”的俗字。本义:撕裂)
(2) 拉,牵引 。如:扯车(拉车);扯拉(牵扯;牵涉);扯曳(拽拉,揪扯);扯扯拽拽(拉拉扯扯。用手拉扯);扯蓬拉纤(用不正当的手段为人撮合或说情而从中取利的行为)
(3) 撕 。如:扯裂(撕碎;拉断);把信扯得粉碎;扯下假面具;扯破(撕破)
(4) 零买 。如:扯二尺布
(5) 拔起 。如:扯毛;扯秧
(6) 谈话,多指漫无边际的谈话 。如:闲扯;扯家常;东拉西扯;扯个没完;扯蛋(胡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ha1 cha3 [海陆丰腔] cha3 che1 [客英字典] cha3 [宝安腔] ca3 [客语拼音字汇] ca3 [台湾四县腔] ca3 ce1 [东莞腔] ca3
◎ 潮州话:cê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奲 | 昌者 | 昌 | 麻三開 | 上聲 | 馬 | 開口三等 | 假 | 麻 | tɕʰĭa | chjax/tcaa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奢声。扯是“撦”的俗字。本义:撕裂)
(2) 拉,牵引 。如:扯车(拉车);扯拉(牵扯;牵涉);扯曳(拽拉,揪扯);扯扯拽拽(拉拉扯扯。用手拉扯);扯蓬拉纤(用不正当的手段为人撮合或说情而从中取利的行为)
(3) 撕 。如:扯裂(撕碎;拉断);把信扯得粉碎;扯下假面具;扯破(撕破)
(4) 零买 。如:扯二尺布
(5) 拔起 。如:扯毛;扯秧
(6) 谈话,多指漫无边际的谈话 。如:闲扯;扯家常;东拉西扯;扯个没完;扯蛋(胡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ha1 cha3 [海陆丰腔] cha3 che1 [客英字典] cha3 [宝安腔] ca3 [客语拼音字汇] ca3 [台湾四县腔] ca3 ce1 [东莞腔] ca3
◎ 潮州话:cê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奲 | 昌者 | 昌 | 麻三開 | 上聲 | 馬 | 開口三等 | 假 | 麻 | tɕʰĭa | chjax/tc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