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布寺

lā bù sì [la bu si]

词语释义

藏语称“嘎登郭囊谢舟派吉楞”,意为“具喜显密讲修兴旺洲”。

汉字详情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UGU

英文翻译

pull, drag; seize, hold; lengthen
[bu]
部首: 318
笔画: 5
五笔: DMH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KLB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2)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坤为布。——《易·说卦》

抱布贸丝。——《诗·卫风·氓》

女有余布。——《孟子》

果布辐凑而常然。——左思《吴都赋》

商祝免袒,执功布入。——《仪礼·既夕礼记》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孟子·滕文公》

(3) 又如:布衣(平民,老百姓。古时老百姓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平为“布衣”);布槽(布制的马槽);布褐(粗布衣服;又指平民);布总(古代丧服,以麻布束发)

(4) 棉、麻、苎、葛等织物的通称

足缠白布。——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土布(手工纺织的布);布索(布制的绳);布衣交(贫贱之交);布裙荆钗(指民家的女子);布头笺(用碎片制成而品质优良的笺纸);布掸子(用布条札成的掸帚)

(6) 古代钱币

外府掌邦布之出入。——《周礼·天官·外府》

(7) 又如:布儿(古代钱币的通称。亦作“泉布”);布缗(古代用绳子串起来的钱)

动词

(1) 铺开

收葱子,必薄布阴干。——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葱》

禹鲧是始布土。——《山海经·海内经》

敢私布之。——《左传·昭公十六年》

布币行礼。——《国语·鲁语上》

(2) 引申为散开,分布

天下英豪布在州郡。——《三国志·吴主权传》

影布石上。——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布陈(敷布陈设);布武(用小步疾走,使足迹散布,而不相重叠);布锦(铺展锦绣)

(4) 布列

千人者布列江岸。——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布阵(布列阵势);布兵(布戎。布甲。布列军队);布伍(部署军队)

(6) 布施;施行

阳春布德泽。——《乐府诗集·长歌行》

(7) 又如:布德(广施恩德);布惠(布施恩惠);布化(施行教化)

(8) 公布,颁布

法者,…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三》

(9) 又如:布按三司(布政、按察、都指挥史的总称);布露(公布,向众人布告披露);布谕(布告晓喻);布教(颁布教令)

(10) 伸开 。如:布指(伸开手指);布展(伸展;扩展)

(11) 传布

上器其能,赐以秘书之副,时书未布。——《汉书·叙传》

(12) 又如:布旨(传布旨意);布种(撒籽栽种);布怨(播怨,结怨)

(13) 陈述

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与陈伯之书》

(14) 又如:布达(陈述表达);布述(书信用语。陈述)

(15) 布置,安排 。如:布席(铺设坐席);布致(布景致思);布摆(安排)

英文翻译

cotton cloth, textiles, linen

方言集汇

◎ 粤语:bo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u5 [海陆丰腔] bu5 [客语拼音字汇] bu4 [沙头角腔] bu5 [梅县腔] bu5 [陆丰腔] bu5 [东莞腔] bu5 [台湾四县腔] bu5 [宝安腔] bu5
◎ 潮州话:bou3(pòu) bu3(pù)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愽故去聲開口一等pupoh/puh
[si]
部首: 307
笔画: 6
五笔: FF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GDI
四角: 403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寸,之声。寸,与法度有关。本义:古代官署的名称。秦以官员任职之所,通称为寺。如:大理寺(职掌审核刑狱案件))

(2) 同本义

寺,廷也,有法度者也。——《说文》

寺,治也,官舍也。——《一切经音义》

寺,官舍也。——《三苍 》

寺,官也。——《广雅》。按,朝中官曹所止理事之处。

令骑奴还至寺门。——《汉书·何竝传》。注:“诸官曹之所,通呼为寺。”

城郭官寺。——《汉书·元帝纪》。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

列寺七里。——左思《吴都赋》

(3) 又如:寺正(大理寺正卿的略称);寺舍(官舍。官署办公的房子;佛教僧侣的房舍);寺库(古时寺观里设的当铺);寺省(古时中央行政机构“省”和“寺”的合称);寺曹(九卿官署);寺署(官署);寺卿(九寺大卿的简称);寺棘(大理寺的别称);寺丞(官署中的佐吏)

(4) 佛教的庙宇

寺,汉西域白马驼经来,初止于 鸿胪寺,遂取寺名,创置 白马寺。——《广韵》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又如:寺宇(寺院);寺刹(寺和塔);寺主(主管佛寺事务的僧人);寺庵(僧和尼所居的寺庙);寺寝(祠庙的后殿)

(6) 某些宗教供礼拜、讲经的处所 。如:礼拜寺;摩尼寺;特指伊斯兰教礼拜讲经的地方

清真寺

(7) 奄人,内监。古代皇宫内供使令的小臣

未见君子,寺人之令。——《诗·秦风·车邻》

匪教匪诲,时维妇寺。——《诗·大雅·瞻卬》

齐寺人 貂。——《左传·僖公二年》

阍,门者也,寺人也。——《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

(8) 又如:寺人(太监,古代宫内供使的小臣,东汉后专指宦官)

(9) 姓

英文翻译

court, office; temple, monastery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i4 [客英字典] sii5 cih5 [东莞腔] cu3 [梅县腔] se5 [陆丰腔] sii5 [沙头角腔] su3 [宝安腔] su3 [海陆丰腔] sii6 cih6 [台湾四县腔] sii5 cih5
◎ 潮州话:ri7 [潮阳]z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祥吏去聲開口三等zsih/sziohz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