懦夫

nuò fū [ nuo fu]
注音 ㄋㄨㄛˋ ㄈㄨ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懦夫 nuòfū

(1) 软弱无所作为的人

coward;craven;weakling

词语解释

  1. 亦作“愞夫”。软弱无能的人。

    《孟子·万章下》:“故闻 伯夷 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晋书·山涛传论》:“昔 晏婴 哭 庄公 之尸, 乐令 解 愍怀 之客,岂闻 伯夷 之风歟?愞夫能立志者也。” 唐 李白 《陈情赠友人》诗:“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 巴金 《家》十四:“我承认自己是个懦夫。我不敢面对生活,我没有勇气。”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愞夫”。软弱无能的人。

《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晋书·山涛传论》:“昔晏婴哭庄公之尸, 乐令解愍怀之客,岂闻伯夷之风歟?愞夫能立志者也。”
唐李白《陈情赠友人》诗:“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
巴金《家》十四:“我承认自己是个懦夫。我不敢面对生活,我没有勇气。”

懦夫的国语词典

软弱无能的男子。

懦夫的网络释义

懦夫 (汉语词语)

  • 懦夫,汉语词汇。
  • 拼音:nuò fū
  • 指软弱无所作为的人。
  • 语出《孟子·万章下》:“故闻 伯夷 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 懦夫的翻译

    英语: coward
    德语: feig, feige , Angsthase (S)​
    法语: lâche, poltron, couard

    懦夫造句

    勇敢而勤奋的人不怕困难,只有懦夫和懒汉才逃避困难。
    听取别人的意见是一种优点,但过分依赖别人的人是懦夫。
    汤姆的确是个卑鄙的懦夫,死有余辜。
    在困难面前裹足不前的人,我们只能称其为"懦夫"。
    为了父母期待的眼神,为了老师信任的目光,更为了证明我不是一个懦夫,拼吧。
    只知刚的人,难免被折断;只有柔的人,到头来终是懦夫;只有那刚柔并济,才能屹立不到。
    他是一个十足的懦夫。
    懦夫让自己变得懦弱,英雄则令自己勇敢,让豪迈的性情抹去一切伤悲吧。
    惟有懦夫才会羞辱风烛残年的正人。
    我们要做敢作敢为的强者,决不做胆小怕事的懦夫。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绝不会恩赐懒汉和懦夫。
    困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
    不敢生气的是懦夫,不去生气的才是智。
    是勇士滴在攀登路上的血,也是懦夫失望时流淌的泪。
    勇者,必以决斗之勇气与五张试卷一决雌雄;懦夫,概以鼠目之寸光量人生此战必输无疑!
    强者征服今天,懦夫哀叹昨天,懒汉坐等明天。
    懦夫把困难举在头顶,英雄把困难踩在脚下。
    不敢生气的是懦夫,不去生气的才是智者。
    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
    惊叹号是勇士滴在攀登路上的血,也是懦夫失望时流淌的泪。

    汉字详情

    nuò [nuo]
    部首: 339
    笔画: 17
    五笔: NFDJ
    五行:
    仓颉: PMBB
    四角: 910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需声。本义:胆小,含有软弱之意;弱)

    (2) 同本义

    懦,驽弱者也。——《说文》

    少懦于诸侯。——《国语·晋语》

    而性懦愚,沉于国家大事,开罪于先生。——《战国策·齐策》

    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左传·僖公二年》

    众皆笑其懦,不青坚守。——《三国演义》

    懦者必怒。——唐· 韩愈《原毁》

    (3) 又

    懦者必悦。

    (4) 又如:懦小(懦弱胆小);懦弛(软弱懈怠);懦退(软弱畏缩);懦恧(软弱);懦软(软弱);懦庸(软弱庸陋);懦谨(胆小谨慎);懦善(软弱善良);懦衿(文弱书生)

    (5) 柔软 。如:懦毛;懦响(懦靡之音);懦靡(柔顺);懦薄(才能薄弱);懦脆(脆弱)

    (6) 幼小

    还是我年懦,容得你。——《西游记》

    名词

    懦夫,软弱无能的人

    声节哀有余,夫何激衰懦。——唐· 杜甫《舟中苦热遣怀》

    英文翻译

    weak, timid, cowardly

    方言集汇

    ◎ 粤语:no6
    ◎ 客家话:[梅县腔] no5 [陆丰腔] no6 [客英字典] no5 [海陆丰腔] no6 [客语拼音字汇] no4 [宝安腔] lo3 [台湾四县腔] no5
    ◎ 潮州话:娜窝3(努)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人朱平聲合口三等njyo/runʑĭu
    fū,fú [fu]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FW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O
    四角: 508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 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

    (2) 同本义

    夫,丈夫也。——《说文》。按,夫从一大,会意兼象形。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夫也不良。——《诗·陈风·墓门》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孟子》。注:“将必将为匹夫。”

    二田为一夫。——《管子·乘马》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夫公(古代敬称男子为夫公);夫男(男人,丈夫);夫家(男女。丁男无妻者谓夫,有妻者谓家)

    (4) 女子的正式配偶

    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乐府诗集·陌上桑》

    (5) 又如:夫主(丈夫);夫室(丈夫);夫党(丈夫的亲属)

    (6) 旧称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 。如:农夫;人力车夫;马夫;轿夫;夫头(夫役的头目)

    (7) 大丈夫。对男子的美称

    西川 刘禅本非夫, 文灿贪庸亦竖奴。—— 柳亚子《诸将六首》

    (8) 剑衣

    剑则启椟,盖袭之,加夫襓与剑焉。——《礼记·少仪》

    (9) 通“趺”。足背

    渠长丈六尺,夫长丈二尺,臂长六尺。——《墨子·备城门》

    副词

    (1) 通“复”。再,又一次

    回志怯来从玄谋,获我所求夫所思?——张衡《思玄赋》

    (2) 另见

    代词

    (1) “夫”假借为“彼”。他,她,它,他们 ——第三人称代词。如:使夫往而学焉

    (2)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4) 所有的,大家。相当于“凡”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助词

    (1) 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夫秦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径》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夫战,勇气也

    (2) 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3) 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

    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清· 方苞《狱中杂记》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宋· 苏洵《六国论》

    (4) 另见

    英文翻译

    man, male adult, husband; those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fu4
    ◎ 客家话:[梅县腔] fu1 fu2 [海陆丰腔] fu1 bu1 [客英字典] fu1 [宝安腔] fu1 [客语拼音字汇] fu1 [东莞腔] fu1 [沙头角腔] fu1 [陆丰腔] fu1 fu3 [台湾四县腔] fu1 b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防無平聲合口三等bʰĭubyo/biu

    懦夫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