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疟疾
(1) 以疟蚊为媒介,由疟原虫引起的周期性发作的急性传染病
词语解释
以疟蚊为媒介,由疟原虫引起的周期性发作的急性传染病。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热不节,民多疟疾。” 郑玄 注:“疟疾,寒热所为也。”《水浒传》第二三回:“今欲正要回乡去寻哥哥,不想染患疟疾,不能够动身回去。” 叶君健 《自由》一:“他们身上的鸡皮疙瘩在加厚,连他们的骨头都哆嗦起来,像疟疾正在发作。”
指患疟疾。
唐 杜甫 《寄彭州高使君适虢州岑长史参三十韵》:“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花月痕》第四八回:“忽一日老苍头 贾忠 回説,外有老道姑,带一美女子,説是要见二位夫人。适值 红卿 疟疾, 采秋 与 瑶华 只得接入。”
虐疾。犹暴疾。
《左传·襄公七年》:“ 子駟 使贼夜弑 僖公 ,而以疟疾赴于诸侯。” 杨伯峻 注:“ 俞樾 《平议》谓‘疟疾’古本止作‘虐疾’,《书·金滕》‘遘厉虐疾’,犹言暴疾。弑之而以暴疾赴,於情事为近。”
引证解释
⒈ 以疟蚊为媒介,由疟原虫引起的周期性发作的急性传染病。
引《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热不节,民多疟疾。”
郑玄注:“疟疾,寒热所为也。”
《水浒传》第二三回:“今欲正要回乡去寻哥哥,不想染患疟疾,不能够动身回去。”
叶君健《自由》一:“他们身上的鸡皮疙瘩在加厚,连他们的骨头都哆嗦起来,像疟疾正在发作。”
⒉ 指患疟疾。
引唐杜甫《寄彭州高使君适虢州岑长史参三十韵》:“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
《花月痕》第四八回:“忽一日老苍头贾忠回説,外有老道姑,带一美女子,説是要见二位夫人。适值红卿疟疾, 采秋与瑶华只得接入。”
⒊ 虐疾。犹暴疾。
引《左传·襄公七年》:“子駟使贼夜弑僖公,而以疟疾赴于诸侯。”
杨伯峻注:“俞樾《平议》谓‘疟疾’古本止作‘虐疾’,《书·金滕》‘遘厉虐疾’,犹言暴疾。弑之而以暴疾赴,於情事为近。”
疟疾的国语词典
病名。是以疟蚊为媒介而散播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疟原虫。其症状有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大量出汗、头痛、口渴、全身无力及溶血等。因疟原虫之种类不同,及人体抵抗力强弱有别,患者会有隔日或隔二日的症状发作。
疟疾的网络释义
疟疾 科普中国
疟疾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nüè
名词
(1) (形声。从疒(
),虐声。本义:病名,即疟疾)(2) 同本义
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素问·疟论》
许悼公疟。——《左传·昭公十九年》
疟,寒热休作。——《说文》
疟,酷虐也。凡疾或寒或热耳,而此疾先寒后热两疾,似酷虐者也。——《释名、释疾病》
狂诵新诗驱疟鬼。——陆游《寓叹》
(3) 又如:疟病(疟疾);疟患(疟病的祸患);疟寒(疟病);疟疠(疟疾;疟疫)
(4) 通“虐”。残暴;灾害
静作相养,德疟相成。——《马王堆汉墓帛书》
动词
(1) 受虐待 。如:疟害(残害)
(2) 另见
yào
(2) ——义同“疟”(
),只用于“疟子”(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
(2) 轻微的叫疾
疾,病也。——《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韩非子·喻老》
伯牛有疾, 子问之。——《论语·雍也》
(3) 泛指病
司马子反辞以心疾。——《韩非子·十过》
(4) 如:疾革(病情加重);疾损(病情减转,病情好转);疾动(发病;疾病发作);疾棘(病危)
(5) 废疾;废疾的人。亦泛指病人 。如:疾瘵(废疾,残疾)
(6) 疫疠;发生疫疠
疾在腠理。——《韩非子·喻老》
寡人无疾。
君有疾。
已有疾疫。——《资治通鉴》
(7) 又如:疾疫(发生疫病);疾疠(瘟疫);疾疟(指疟疾);疾厉(即疾疠)
(8) 痛 。如:疾首(头痛);疾痒(痛痒);疾心(痛心)
(9) 痛苦;忧患
问之民所疾苦。——《史记·滑稽列传》
身自疾痛。——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10) 又如:疾痛惨怛;疾困(疾苦;疾疢);疾吏(病困的小官吏)
(11) 缺点,毛病,瑕疵
必有窃疾。——《墨子·公输》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梁惠王下》
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史记》
形容词
(1) 快速;急速
奋疾而不拔。——《礼记·乐记》
征鸟厉疾。——《礼记·月令》
而疾讨陈。——《左传·襄公五年》
何来疾也。——《战国策·齐策四》
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
草枯鹰眼疾。——唐· 王维《观猎》
疾驰入仆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疾快(快速);疾言(言语急迫);疾进(急速进行);疾疾(迅速的样子;急遽不安的样子)
(3) 敏捷;轻快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4) 又如:疾伶(机敏伶俐);疾俏(动作轻快灵活);疾跳(精悍,机灵)
(5) 急剧而猛烈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6) 又如:疾威(暴虐残酷);疾雨(急骤的雨);疾雷(急雷,突然响起的雷。比喻汹涌的波涛)
(7) 恶 。如:疾日(恶日,不祥的日子)
(8) 怒,强狠 。如:疾视(瞋目怒视)
(9) 强大,宏大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荀子·劝学》
动词
(1) 患病,生一般的病
寒暑不能使之疾。——《荀子·天论》
(2) 又如:疾色(患病的脸色);疾耗(患病的坏消息);疾作(疟疾发作)
(3) 厌恶;憎恨
尔无忿疾于顽。——《书·君陈》
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生而有疾恶焉。——《荀子·大略》
有亡而无疾。——《荀子·大略》。杨倞注:“疾同嫉,嫉恨。
疾其君者。——《孟子·梁惠王上》
愤世疾邪。——明· 刘基《卖柑者言》
疾大户兼并。——清· 张廷玉《明史》
(4) 又如:疾恶(憎恨恶人);疾心(憎恶之心);疾吏(憎恨狱吏)
(5) 极力;尽力;努力 。如:疾争(极力争辩);疾作(努力劳作);疾耕(努力耕作);疾学(努力学习)
(6) 嫌怨
疾王听之不聪。(听,名词。聪,耳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疾怨(怨恨)
(8) 通“嫉”。妒忌
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书·秦誓》
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疾贤,而不肖者不妒功。——《商君书·修权》
膑至,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9) 又如:疾裘妒枕(夫妻间对双方有外遇的嫉妒);疾夫(妒忌者);疾心(心生妒忌);疾忌(妒忌)
(10) 忧虑
草食之兽,不疾易薮;水生之虫,不疾易水。——《庄子》
(11) 非难;毁谤 。如:疾毁(毁谤)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t8 [客英字典] cit8 [海陆丰腔] cit8 [宝安腔] cit8 [陆丰腔] cit7 [梅县腔] cit8 [台湾四县腔] cit8 [客语拼音字汇] qid6 [东莞腔] cit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疾 | 秦悉 | 從 | 質A | 入聲 | 質 | 開口三等 | 眞A | 臻 | zit/dzit | dzʰĭĕ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