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虫

lǎn chóng [lan chong]
繁体 懶蟲
注音 ㄌㄢˇ ㄔㄨㄥ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懒虫 lǎnchóng

(1) 口∶詈词。懒惰的人

(abusive) lazy person;lazybones

词语解释

  1. 詈词。懒惰的人。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那么,只要认识二十八个字母,学一点拼法和写法,除懒虫和低能外,就谁都能够写得出,看得懂了。”

引证解释

⒈ 詈词。懒惰的人。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那么,只要认识二十八个字母,学一点拼法和写法,除懒虫和低能外,就谁都能够写得出,看得懂了。”

懒虫的国语词典

骂人懒惰的话。

如:「每天起得这么晚,真是个大懒虫。」

懒虫的网络释义

懒虫 (词语)

  • 懒虫,(1)可以理解为一种逃避爱情,逃避责任的人。(2)懒虫也可以理解为‘啃老族’。(3)外号,尤指关系亲密的两人间的爱称、昵称。(4)网络名称,如大懒虫、小懒虫、小小懒虫等。
  • 懒虫造句

    红日三竿了,你还在睡觉,真是个懒虫。
    太阳天空照,花儿对你笑,懒虫还在睡大觉。发条短信把你叫,催你早起对镜笑,鲜牛奶,软面包,营养早餐早备好。早安!
    不会思想的人是白痴,不肯思想的人是懒虫,不敢思想的人是奴才。
    起床了,懒虫,不要浪费生命。你在坟墓里大可睡个够。
    在蒙太罗的一个短暂的时期里,罗马天主教宗教法庭将这个世界剥离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那里并没有一个充满低成就者和懒虫的世界那样多异端邪说。
    举个例子吧,我只穿黑色是因为我其实是一个大懒虫,实际上,我经常穿那些即使咖啡洒在上面都看不出来的衣服。
    踢完足球之后我太累了,因此每个人都管我叫懒虫。
    再说了,女人认为大家聚在一起的目的是过开心的时光,增进感情,而不是像电视懒虫那样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
    猪妈妈个大仔系个大懒虫,佢除左食嘢之外,成日都系到训觉。
    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虫。
    轻轻的我来了,似一缕柔媚的阳光,轻触你那娇美的面庞,抚摸丝丝柔发,轻吻娇小精致的耳际,好想对依然熟睡的你说一句:大懒虫,起床啦!哈哈,早安哦!
    吉姆每天都花很多时间看电视,他就是个不爱动的懒虫!
    唉,等了好久,竟然没人回!大概是这个大懒虫还没有起床吧!
    太阳天空照,花儿对你笑,懒虫还在睡大觉。发条短信把你叫,催你早起对镜笑,鲜牛奶,软面包,营养早餐早备好,快起床吧朋友,早安!
    癌症是条大懒虫,按时锻炼把它清;癌症是个小气包,乐观开朗把它抛;癌症是颗迂腐果,科学饮食敲它落。世界癌症日,祝你保持健康,远离癌症,快乐又轻松。
    这个男孩是个彻里彻外的懒虫。
    手机待机模式往往被指责为侵蚀地球的洪水猛兽,它在不知不觉中吞噬着资源,却又几乎不提供任何好处,当然除了一个小红灯,还有就是为那些懒虫们提供些额外方便。
    我是个大懒虫,这一点我的姐姐立刻就能证明。
    清晨的阳光洒在你温暖的大床上,你挣扎着想要起床,可是你身体里的小懒虫死活不让,此时闹铃第次又响,带着万分不情愿终于下了床…怎么样,跟你像不像?哈哈,小懒虫早安!
    传说每一个闹钟前世都是个懒虫,响一次醒了关闹钟继续睡,响第二次还是趴下,要是响了第三次还不起来,上帝下辈子就让他当闹钟,所以朋友快快起床吧,每天都是幸福与活力!

    汉字详情

    lǎn [lan]
    部首: 339
    笔画: 16
    五笔: NGKM
    五行:
    仓颉: PDLO
    四角: 9708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赖声。本义:懒惰)

    (2) 同本义

    懒,懈也。怠也。一曰卧也。——《说文》。字亦作懒。

    吾少懒学问,晚成人。——《宋书·范晔传》

    (3) 又如:懒待(没有精神和兴致);懒怠(懒于做某种事);懒得(不想,不情愿);懒残和尚煨芋(唐衡狱寺和尚明瓒禅师,性子懒惰,常吃别人剩食,因号懒残。李泌在寺里夜读访他时,他正在牛粪中煨芋,并送半个芋头给李,叫他小心不要多讲话,去做十年宰相。后果如其言)

    (4) 疲惫 。如:懒困(疲倦困怠);懒怯(疲倦虚弱)

    英文翻译

    lazy, languid, listless

    方言集汇

    ◎ 粤语:laan5
    ◎ 潮州话:娜安2(俺)、[潮安]罗安2、[饶平]罗红2(囊),nang2(náng)[潮州、饶平]lang2

    宋本广韵

    chóng [chong]
    部首: 603
    笔画: 6
    五笔: JHN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MI
    四角: 501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 huǐ,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蟲”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

    (2) 同本义

    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说文》

    风为虫。——《孔子家语·执辔》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

    禽兽虫蛾。——《列子·黄帝》

    虫飞薨薨。——《诗·齐风·桑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民不胜虫蛇。——《韩非子·五蠹》

    (3) 又如:虫豸(昆虫;虫子);虫蛭(小虫子);虫天(百虫能各自适应所处的环境);虫吊(虫声。其声凄切,有如吊问);虫出(人死后数日则尸体生虫。喻死后不得入土安葬)

    肉腐出虫。——《荀子》

    (4) 古代泛指所有的动物

    蛟虫死。——《吕氏春秋·览冥》

    (5) 又如:长虫(大虫。方言。指老虎);虫虾(指鱼虾);虫虱(泛指蛀虫);虫网(谓蜘蛛布网)

    (6) 虫灾 。如:虫霜水旱(指农田的四大害);虫妖(虫类造成的灾害。多指蝗灾)

    英文翻译

    insects, worms; KangXi radical 142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wa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ng2 fui3 [宝安腔] cung2 | fui3 [台湾四县腔] cung2 fi3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东莞腔] cung2 [客英字典] chung2 [梅县腔] chung2 [陆丰腔] chu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偉微合上聲合口三等xĭwəihyoix/xvo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