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扬

yōu yáng [you yang]
繁体 悠揚
注音 一ㄡ 一ㄤˊ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悠扬 yōuyáng

(1) 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持续和谐

悠扬的歌声
melodious

词语解释

  1. 久远;连绵不断。

    《隶释·汉冀州从事张表碑》:“世虽短兮名悠长,位虽少兮功悠扬。” 后蜀 顾敻 《虞美人》词:“緑荷相倚满池塘,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

  2. 夕阳西下貌。

    南朝 梁 萧子晖 《冬草赋》:“日悠扬而少色,天阴霖而四下。” 唐 李频 《送边将》诗:“悠扬落日黄云动,莽苍阴风白草翻。”

  3. 起伏不定;飘忽。

    唐 王勃 《春思赋》:“思万里之佳期,忆 三秦 之远道,淡荡春色,悠扬怀抱。” 唐 皇甫冉 《与张补阙王炼师同赋杂题》诗:“ 淮 海 思无穷,悠扬烟景中。” 明 葛一龙 《忆王孙》词:“繫马高楼春日斜,归梦悠扬隔柳花。”

  4. 飘扬;飞扬。

    唐 胡曾 《咏史诗·长安》:“ 关 东新破 项王 归,赤帜悠扬日月旗。” 前蜀 韦庄 《思归》诗:“暖丝无力自悠扬,牵引东风断客肠。” 宋 朱淑真 《柳絮》诗:“繚绕晴空似雪飞,悠扬不肯著尘泥。”

  5. 荡漾。

    宋 陆游 《四月三日同子坦子聿游湖中诸山》诗:“我行无所诣,悠扬信舴艋。” 清 陆天锡 《凄凉犯·秋风》词:“布帆一片,儘悠扬 五湖 三泖 。”

  6. 缓慢,慢慢。

    唐 王建 《簇蚕辞》:“神蚕急作莫悠扬,年来为尔祭神桑。”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二》:“女官在天朝佐理天事者,多是不明天情,每有不合事宜处,务要悠扬教导,海量宽容。”

  7. 犹扬长。

    清 王时翔 《薄倖·扬花潭影轩分赋》词:“问向日、青驄嘶处,一去悠扬谁见?” 咏簪 《武昌两日记》:“ 宪章 听了,接着一面向外走,一面口里说道:‘我是穿的军服,怕他做什么?’说时也就悠扬而去。”

  8. 形容声音的曼长而和谐。

    唐 陈羽 《梓州与温商夜别》诗:“迎风骚屑千家竹,隔水悠扬半夜鐘。” 宋 司马光 《烟际钟》诗:“独有远来鐘,悠扬翠微里。”《红楼梦》第四一回:“不一时,只听得簫管悠扬,笙笛并发。” 杨朔 《渔笛》:“风平浪静的日子,如果海上飘来一阵悠扬的笛音,人们准知道这是 宋福 扬帆回来了。”

  9. 形容诗文韵味无穷。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一·各诗之始》:“感慨伤思者,贵乎感动人情;闲适写景者,贵乎雅淡悠扬。” 清 王鸣盛 《蛾术编》卷五:“盖《诗》……虽或即事直陈,而皆有悠扬委曲之趣,言外不尽之旨。”

引证解释

⒈ 久远;连绵不断。

《隶释·汉冀州从事张表碑》:“世虽短兮名悠长,位虽少兮功悠扬。”
后蜀顾敻《虞美人》词:“緑荷相倚满池塘,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

⒉ 夕阳西下貌。

南朝梁萧子晖《冬草赋》:“日悠扬而少色,天阴霖而四下。”
唐李频《送边将》诗:“悠扬落日黄云动,莽苍阴风白草翻。”

⒊ 起伏不定;飘忽。

唐王勃《春思赋》:“思万里之佳期,忆三秦之远道,淡荡春色,悠扬怀抱。”
唐皇甫冉《与张补阙王炼师同赋杂题》诗:“淮海思无穷,悠扬烟景中。”
明葛一龙《忆王孙》词:“繫马高楼春日斜,归梦悠扬隔柳花。”

⒋ 飘扬;飞扬。

唐胡曾《咏史诗·长安》:“关东新破项王归,赤帜悠扬日月旗。”
前蜀韦庄《思归》诗:“暖丝无力自悠扬,牵引东风断客肠。”
宋朱淑真《柳絮》诗:“繚绕晴空似雪飞,悠扬不肯著尘泥。”

⒌ 荡漾。

宋陆游《四月三日同子坦子聿游湖中诸山》诗:“我行无所诣,悠扬信舴艋。”
清陆天锡《凄凉犯·秋风》词:“布帆一片,儘悠扬五湖三泖。”

⒍ 缓慢,慢慢。

唐王建《簇蚕辞》:“神蚕急作莫悠扬,年来为尔祭神桑。”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二》:“女官在天朝佐理天事者,多是不明天情,每有不合事宜处,务要悠扬教导,海量宽容。”

⒎ 犹扬长。

清王时翔《薄倖·扬花潭影轩分赋》词:“问向日、青驄嘶处,一去悠扬谁见?”
咏簪《武昌两日记》:“宪章听了,接着一面向外走,一面口里说道:‘我是穿的军服,怕他做什么?’说时也就悠扬而去。”

⒏ 形容声音的曼长而和谐。

唐陈羽《梓州与温商夜别》诗:“迎风骚屑千家竹,隔水悠扬半夜鐘。”
宋司马光《烟际钟》诗:“独有远来鐘,悠扬翠微里。”
《红楼梦》第四一回:“不一时,只听得簫管悠扬,笙笛并发。”
杨朔《渔笛》:“风平浪静的日子,如果海上飘来一阵悠扬的笛音,人们准知道这是宋福扬帆回来了。”

⒐ 形容诗文韵味无穷。

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一·各诗之始》:“感慨伤思者,贵乎感动人情;闲适写景者,贵乎雅淡悠扬。”
清王鸣盛《蛾术编》卷五:“盖《诗》……虽或即事直陈,而皆有悠扬委曲之趣,言外不尽之旨。”

悠扬的国语词典

飘忽不定的样子。

悠扬的网络释义

悠扬

  • 悠扬,汉语词汇,形容词,
  • 拼音:Yōu Yáng
  • 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持续和谐。多指歌声悠扬。也有久远;连绵不断。夕阳西下貌。 起伏不定;飘忽。缓慢,慢慢。形容诗文韵味无穷等意思。
  • 悠扬造句

    悠扬的笛声在草原上随风飘荡。
    相逢是首悠扬的歌。
    大家静静地听着从窗外传来的悠扬的琴声。
    他唱着悠扬的牧歌去放牛。
    庞大的背景音乐,悠扬地回荡在整个上海,为这个繁华的时代点缀着金边。还有更多我们并不知道的时间,我们未曾看见的场所,这个时代并未停止转动。它用一种最冷酷和理智的方式,让每一个人的生命平行前进。
    独立在船头,一曲横笛在暮色中飞扬,悠扬的笛声逗弄天上的红云,错落的笛音舞起两岸的芦苇。
    当璀璨闪烁的灯饰亮起,悠扬乐韵响起时,普天同庆的圣诞节及元旦又再度降临!
    他静静地听着悠扬的琴声。
    教室里传出一阵悠扬的笛声,大家都听见了。
    只要身在天尊,你就可以听着悠扬的曲调,享受仙侠般的生活。
    山那边的声音怎么如此的悠扬婉转呀?不是牧童在舒心地吹着笛子,就是小溪在从杂乱的石头上流过。
    远处传来了悠扬的笛声。
    袅袅书韵飘然盘旋,如梦如幻,像一曲悠扬的古典音乐在我的四周肆意环流,荡漾着我心灵的一湖涟漪。。
    一首千古的乐音百转回肠,漾起千层涟漪;一支悠扬的笛曲如泣如诉,婉转成海水的曲线。
    联欢会上,舞姿翩翩,歌声悠扬。
    从音乐厅里传来悠扬的笛声。
    一阵阵悠扬的小提琴声动人心弦。
    人生是一首歌,悠扬的旋律谱写出春天的耕耘和秋天的收获。
    随着指挥得手落下,悠扬的乐曲戛然而止,而观众们仍然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悠扬的乐曲缓缓的流进的我的心田。

    汉字详情

    yōu [you]
    部首: 440
    笔画: 11
    五笔: WHTN
    五行:
    吉凶:
    仓颉: OKP
    四角: 2833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攸( yōu)声。本义:忧思)

    (2) 同本义

    悠,忧也。——《说文》

    悠,思也。——《尔雅》

    悠悠我里。——《诗·小雅·十月之交》。注:“忧也。”

    悠悠苍天兮。——《楚辞·初放》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周南·关睢》

    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 南朝梁·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

    (3) 又如:悠然(忧伤的样子);悠忧(忧伤)

    (4) 摇摆 。如:猴子从一个树枝悠到另一个树枝,穿过了密林;往上一悠,就举起来;悠搭(方言。摇晃,摆动)

    (5) 做事从容不迫

    听安老爷这等说,便道:“喂!你悠着点儿,老头子!我一个出家人,不当家花拉的,你叫我那儿养小子去呀?”——《儿女英雄传》

    形容词

    (1) 长;远

    今吾道路悠远。——《国语·吴语》。注:“长也。”

    悠远长怀。——《史记·司马相如传》

    江山悠隔,朝宗无阶。——《晋书》

    於乎悠哉,朕未有艾。——《诗·周颂·访落》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汉· 苏武《诗四首》

    (2) 又如:悠永(久远);悠修(遥远);悠逖(远方);悠婉(悠扬婉转);悠短(长短);悠裔(辽远);悠漫(漫长);悠缅(久远;遥远);悠邈(久远);悠阔(辽阔);悠旷(遥远)

    (3) 飘扬的样子

    建辰旒之太常,纷焱悠以容裔。——《文选·张衡·东京赋》

    (4) 又如:悠气儿(微弱的气息);悠奕(飘逸姣丽的样子);悠柔(悠扬柔和);悠逸(飘逸);悠婉(悠扬婉转)

    (5) 闲适的样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 陶潜《饮酒二十首》

    (6) 又如:悠闲;悠暇(闲适);悠溶(安闲的样子)

    (7) 众多

    看福寿有,子女悠,夫人又。——明· 汤显祖《牡丹亭》

    (8) 又如:悠悠

    英文翻译

    long, far, remote, distant; liesurely

    方言集汇

    ◎ 粤语:ja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2 [宝安腔] ju2 (jiu2) [梅县腔] ju2 [海陆丰腔] ri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东莞腔] jiu2 [陆丰腔] jiu3 [台湾四县腔] j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周平聲開口三等ju/joujĭəu
    yáng [yang]
    部首: 330
    笔画: 6
    五笔: RNR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NSH
    四角: 57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昜( 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2) 同本义

    扬,飞举也。——《说文》

    扬,举也。——《小尔雅》

    杜篑洗而扬觯。——《礼记·檀弓》

    盥洗扬斛。——《礼记·乡饮酒义》

    南扬弓。——《仪礼·乡射礼》

    扬其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扬鞭语曰。——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大风扬积雪。——清· 姚鼐《登泰山记》

    扬帆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扬楫(行船);扬袂(举袖);扬眉(举目);扬旌(高举军旗);扬麋(扬眉);扬觯(举起酒器);扬鞭(挥鞭);扬臂(振臂);扬徽(挥动军旗);扬刃(挥动锋刃)

    (4) 假借为“飞”。飞起,升高

    只因朝廷无驾驭,遂令草泽有鹰扬。——《水浒全传》

    飘风起兮扬尘埃,走鬯罔兮乍东西。——汉· 王逸《九思·逢尤》

    (5) 又如:扬蕤(彩带飘舞);扬尘(激起尘土);扬饭(扬去饭的热气)

    (6) 通过风或气流处理 以便扇去废物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诗·小雅·大东》

    (7) 又如:用连枷打谷后,他们又扬谷

    (8) 提高声音

    不吴不扬。——《诗·鲁颂·泮水》

    (9) 又如:扬言(大声地说);扬音(谓发出高亢的声音);扬歌(高声歌唱);扬嚷(高声叫嚷)

    (10) 发扬,发挥

    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礼记·乐记》

    扬文欲其明。——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11) 振作,昂扬

    振声激扬。——《后汉书·张衡传》

    (12) 显示;夸耀

    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汉书》

    (13) 又如:扬美(称扬优点);扬清(谓称扬美德);扬善(宣扬好人好事);扬称(赞扬)

    (14) 传播 。如:扬铃打鼓(喧嚷得大家都知道);扬条(揭发别人阴私;传扬别人短处);扬芳(传播芳香);扬馨(播散香气)

    (15) 仰

    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礼记·玉藻》

    名词

    (1) 眉毛及其上下部分

    清扬婉兮。——《诗·齐风·猗嗟》

    问我何所得,乐色填清扬。——《唐·卢仝》

    (2) 过长过高的树枝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春中田园作》

    (3) 古九州之一 。辖今苏、皖、赣、浙、闽诸省

    (4) 姓

    英文翻译

    scatter, spread; praise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