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荡

piāo dàng [ piao dang]
繁体 飄蕩
注音 ㄆ一ㄠ ㄉㄤ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飘荡 piāodàng

(1) 在水上浮动

从流飘荡。——吴均《与朱元思书》
渔船在湖中飘荡
drift;wave

(2) 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

漂亮的头发在她的肩上飘荡
fly

(3) 漂泊

rove

词语解释

  1. 亦作“ 飘盪 ”。在空中随风摆动。

    南朝 梁 吴均 《梅花落》诗:“独有梅花落,飘荡不依枝。”《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杨白花》:“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闥,杨花飘荡落南家。” 巴金 《秋》四:“但是那温柔的,比任何琴弦所能发出的还更温柔的声音至今还在他的耳边飘荡。” 柳青 《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从 北京 广播电台发出的音乐,就在暮色苍茫中悠扬嘹亮地飘荡开来。”

  2. 在水面上随波浮动。

    《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往年龙舟飘荡,隔在南岸,圣躬蹈危,臣下破胆。”

  3. 指被水冲走。

    《东周列国志》第八四回:“﹝ 智伯 ﹞回视本营,波涛滚滚,营垒俱陷,军粮器械,飘荡一空。”

  4. 飘泊无定;流浪。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一:“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宋 苏轼 《龟山》诗:“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 龟山 岁五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牛成章》:“途中遇寇,资斧丧尽,飘荡不能归。”

  5. 形容感情不平静或欲念冲动。

    唐 骆宾王 《赋得春云处处生》:“非将 吴会 远,飘荡帝乡情。” 明 高濂 《玉簪记·寄弄》:“莫非春心飘荡,尘念顿起。”《再生缘》第六四回:“看到心中飘盪处,疯魔了,蓝巾彩袖二裙釵。”

  6. 见“ 飘荡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飘盪”。

⒉ 在空中随风摆动。

南朝梁吴均《梅花落》诗:“独有梅花落,飘荡不依枝。”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杨白花》:“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闥,杨花飘荡落南家。”
巴金《秋》四:“但是那温柔的,比任何琴弦所能发出的还更温柔的声音至今还在他的耳边飘荡。”
柳青《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从北京广播电台发出的音乐,就在暮色苍茫中悠扬嘹亮地飘荡开来。”

⒊ 在水面上随波浮动。

《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往年龙舟飘荡,隔在南岸,圣躬蹈危,臣下破胆。”

⒋ 指被水冲走。

《东周列国志》第八四回:“﹝智伯﹞回视本营,波涛滚滚,营垒俱陷,军粮器械,飘荡一空。”

⒌ 飘泊无定;流浪。

唐杜甫《羌村》诗之一:“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宋苏轼《龟山》诗:“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龟山岁五周。”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牛成章》:“途中遇寇,资斧丧尽,飘荡不能归。”

⒍ 形容感情不平静或欲念冲动。见“飘荡”。

唐骆宾王《赋得春云处处生》:“非将吴会远,飘荡帝乡情。”
明高濂《玉簪记·寄弄》:“莫非春心飘荡,尘念顿起。”
《再生缘》第六四回:“看到心中飘盪处,疯魔了,蓝巾彩袖二裙釵。”

飘荡的国语词典

在空中随风飘动或在水面随波浮动。

飘荡的网络释义

飘荡

  • 飘荡,汉语词汇。
  • 拼音:piāo dàng
  • 释义:1、在水上浮动。2、在空中飘浮、飘来飘去。3、漂泊。
  • 飘荡造句

    平静的水面上,几只小船在轻轻飘荡着。
    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也是含蓄的,也是飘荡的,也是浓浓的。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中的歌谣,使彷徨无助的人重新找到精神的支柱。
    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老师,我在远离故土的他乡,把您给予我的昨天,折叠成记忆的小船,任其飘荡在思念的心潮。
    过惯了朝秦暮楚、四处飘荡的日子,突然有个家,还真不习惯呢。
    悠扬的笛声在草原上随风飘荡。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籍。
    弯弯的月亮像一条船,静静地在夜空飘荡。
    老师,离别虽然久长,而您那形象仿佛是一个灿烂发亮的光点,一直在我的心中闪烁。今天,我在遥远的地方,把您给予我的昨天,折叠成记忆的小船,任其飘荡在思念的心湖里。
    优美的歌声在草原上随风飘荡。
    飘荡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清澈的水面上飘荡着纸船,不,那不是纸船,那是孩子们远航的渴望。
    孤独的夜,寒冷的风,飘零的叶,是谁隐在夜风中轻声吟唱,是谁在雨幕中不舍的回眸,不知那段曾经最优美的旋律是否还仍在这落寞的风雨中独自飘摇,痴痴的凝望着那曾经的梦。也许,那过往的一切终究只是一场迟醒的梦,伴随着雨水的轻柔轻轻唤醒那沉睡已久的思念,带来一缕清新的荷香轻轻飘荡在远方的梦境中。
    请你带我去远方,去一个没有尘嚣的地方,只有你和我的影子,在那里自由地飘荡。
    那条红色的裙子,在初夏的风里,像一面夺目的旗帜一样飘荡,飘荡。像一片活泼的红色丝巾,仿佛永远不会落下来那样,骄傲地悬挂在那里。
    微风轻抚着,飘荡着穿过柳条。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慰藉。
    白云,像棉花,像浪涛,像积雪,自由的飘荡着。
    如果让我变成小船,我就可以在水中自由的飘荡。

    汉字详情

    piāo [piao]
    部首: 410
    笔画: 15
    五笔: SFI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MFHNK
    四角: 179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风,票声。本义:旋风;暴风) 同本义

    飘,回风也。…盘旋而起。——《说文》

    少阳所至为飘风。——《素问·六元正纪论》

    回风为飘。——《尔雅》

    其为飘风。——《诗·小雅·何人斯》

    飘至风起。——《汉书·蒯通传》

    飘风不终朝。——《老子》。注:“飘风,疾风也。”

    (2) 又如:飘风(旋风);飘骤(疾风骤雨。比喻事物突然骤起);飘风骤雨(突然而来的旋风暴雨。比喻不能长久)

    动词

    (1) 飘扬,飞扬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世说新 语·容止》

    山河破碎风飘絮。——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2) 又如:飘姚(飘动的样子。即飘摇);飘瓦(飞起的瓦片);飘袖(衣袖随风飘扬。形容雪花飞舞的样子);飘旋(飞舞);飘逝(飞逝);飘翔(飞翔,高飞);飘登(飞升);飘絮(随风飞舞的柳絮);飘瞥(雪花飞舞的样子)

    (3) 落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唐· 李商隐《重过圣女祠》

    (4) 又如:飘瓦(自屋顶落下的瓦片。比喻意外的灾祸);飘坠(飘零,落下);飘堕(飘失,坠落);飘殚(凋落);飘淋(流泻)

    (5) 流离,浮荡

    飘零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6) 又如:飘兀(随波飘离);飘泊(随水飘流。比喻流离失所);飘流(比喻四处流浪);飘洒(流荡;浪荡);飘零书剑(形容古代文人游学四方,到处漂泊);飘寄(飘流寄寓。即飘泊);飘寓(飘泊旅寄);飘萍(随风飘荡的浮萍。比喻飘泊不定)

    (7) 吹

    人多私铸。稍就薄小,乃至风飘水浮。——《北史·杨侃传》

    (8) 又如:飘英(风吹拂着兵器上的饰物);飘翥(被风吹飞);飘飘(风吹的样子)

    形容词

    (1) 迅疾

    圣人则不可以飘矣。——《吕氏春秋·观表》

    (2) 又如:飘迅(快速;短促);飘逸

    (3) 洒脱 。如:飘然出世(形容洒脱出俗的样子);飘举(形容才情风发超逸)

    (4) 杳渺 。如:飘渺;飘瓦虚舟(指虚浮之物);飘邈(形容声音清长悠远。同“飘渺”)

    英文翻译

    whirlwind, cyclone; floating

    方言集汇

    ◎ 粤语:piu1

    宋本广韵

    dàng [dang]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INR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ENH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2) 同本义

    荡亡秦之毒螫。——班固《西都赋》

    (3) 动;摇动;震动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庄子·庚桑楚》

    天下不能荡也。——《荀子·劝学》

    以荡上心。——《吕氏春秋·季春纪》

    以其休止不荡也。——《淮南子·说山》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波心荡,冷月无声。——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荡突(冲撞);荡心(摇荡心神);荡摇(动摇);荡荡悠悠(摇荡、飘流的样子)

    (5) 清除

    荡平塞表。——曹操《表论田畴功》

    (6) 又如:荡风(两广的一种风俗。女婿在未见岳父岳母前,依俗饮一大杯酒。有荡除行路风寒之意);荡除(消灭)

    (7) 毁坏;破坏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杜甫《无家别》

    (8) 又如:荡产(破产,耗尽财产);荡散(消失;毁败);荡灭(毁灭;消灭)

    (9) 诱惑;迷惑 。如:荡心(惑乱心志);荡惑(迷惑)

    (10) 宽恕 。如:荡宥(宽恕;原谅)

    (11) 冲撞;冲杀;触碰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12) 又如:荡突(冲撞。即唐突);荡析(游走离散)

    形容词

    (1) 放纵,放荡

    余心荡。——《左传·庄公四年》

    德荡者其行伪。——《淮南子·俶真》

    吉驭者耆酒,数逋荡。——《汉书·丙吉传》

    古之 狂也肆,今之狂也荡。——《论语·阳货》

    (2) 又如:荡荡(放纵邪僻);荡子(远行在外,流荡不归的男子;游荡放浪,不务正业的男子)

    (3) 平坦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坦荡;荡无高卑(地位平等,没有高低尊卑);荡荡(平坦、宽坦的样子)

    (5) 广阔

    荡荡洪水滔天。——《史记·五帝纪》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论语·泰伯》

    (6) 又如:荡漭(广阔无边貌);荡荡(广大的样子)

    名词

    (1) 浅水湖 。如:黄天荡

    (2) 积水长草的洼地 。如:芦苇荡;荡地;芦花荡;菱荡

    (3) 姓

    英文翻译

    pond, pool; wash away, cleanse

    方言集汇

    ◎ 粤语:dong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