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郁

chén yù [ chen yu]
繁体 沉鬱
注音 ㄔㄣˊ ㄩ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沉郁 chényù

(1) 沉闷抑郁

depressed;gloomy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低沉郁闷。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大家沉郁地低下了头。
2、在紧急关头露出紧张和沉郁的神情,这对某些性格和某些职业的人,尤其是对神甫和教徒们来说,是特别的。
3、容德雷特大姑娘已退到房门背后,带着沉郁的神情望着那顶绒帽,那件缎斗篷和那张幸福迷人的脸。
4、这个女人沉郁的样子看起来与四周愉快的人群格格不入。
5、大家注意到他的神色在某一时刻显得非常沉郁。
6、冉阿让生来就好用心思,但并不沉郁,那是富于情感的人的特性。
7、现在可以听到清晰的战鼓声、叫嚣声、小分队的枪声,沉郁的警钟和炮声在相互呼应。
8、此本小说,系以十八世纪末狂风呼啸的英国约克夏荒野为其沉郁背景,次第开展出具毁灭性爱恨情仇的动人故事。
9、有些猪尚能维持警觉,另一些猪则表现沉郁。
10、他有点沉郁地说,瓶装水“被区别对待,几乎被当成是大众的救主”。
11、这股念头越来越强烈了。我想,或是冬天快来了。接着,怀念便沉郁着铺展开来。
12、于是他又用那种单调、沉郁的步伐走来走去,把睡在他下面的那个人从梦中惊到跳了起来。
13、在他阴暗沉郁的脑海里闪耀亮光。
14、闻一多体验到的“矛盾”情绪愈加浓烈时,他的诗也愈加“沉郁”起来。
15、“沉郁顿挫”这个词用来评杜甫诗的风格和周邦彦词之风格是恰当的。
16、两宋词坛上该词调作品多不出苏舜钦“沉郁忧愤”与苏轼“旷达超迈”二路,然不管哪类作品,大都具有题材内容社会化、情感取向反悲伤的特点。
17、他的动物诗歌创作笔触锋利,基调沉郁,形成其独特的粗犷与细腻相结合的风格。
18、此病临床症状因狗而异,包括呕吐,厌食,精神沉郁,上腹疼痛,拉稀,极度虚弱或者崩溃,脱水,休克,发烧。
19、唐浩明的《曾国藩》等系列历史小说,具有沉郁厚重的文化意蕴,这是其区别于同时期其它历史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
20、贾樟柯电影的影像风格从总体上来讲,具有一种灰色情调和沉郁色彩,影像透着一种随意、散漫和疏离。
21、下雨的日子里,车站孤伶伶地望着纷飞的雨线,心情是无可奈何的沉郁。
22、他就取用这些节奏刚强粗犷、曲调尖锐、色彩迷人的民谣作为基础,超越一般调性的限制,以沉郁的和声与奔放的曲式,写出具有深邃力感的音乐。
23、独立不羁、决绝反叛是无名氏的主要个性心理气质,无名氏独立不羁个性的另一面就是沉郁、冷静、自律、坚定;
24、内心无法或是不想表达的苦闷沉郁?
25、1974年之后流亡西方的日子里,索尔仁尼琴沉郁的抨击和日益冗长的散文引起了更多的困惑而不是欣赏。
26、两位词人的词作充满真挚沉郁的感情,词风呈现哀感凄婉的色彩,情感符号选择具有相似性,语言散发淡雅自然的魅力。
27、她沉郁坐在木头座位上,热泪盈眶。
28、它营造了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减轻了沉郁烦闷的心理状况,创造了豁达开朗的人生境界。
29、存词十余首,风格沉郁峻拔。

沉郁的国语词典

深沉蕴积。

沉郁的网络释义

沉郁

  • 一种诗歌风格的评价。梁代的文论家钟嵘,在《诗品序》中曾经称赞梁武帝萧衍「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赏究天人」,足见沉郁的显要地位。
  • 沉郁造句

    于不非前,龙阿沉郁抑能伸,甚是卑屈。
    田园小镇处于文明边缘,满是沉郁、孤立而且狐疑的镇民。
    我的心上燃烧着我的夏,我的急迫的、炎热的、沉郁的、太幸福的夏:我的炎夏之心如何地渴望着你们的清凉!尼采。
    贾彪声音沉郁顿挫,让众人都是情绪高涨了起来,口中高呼着正当如此,近千人浩浩荡荡地赶往了建章宫,一路上不断有闻讯而来的太学生加入。
    银发男子长啸一声,紫气氤氲,白光震动,沉郁顿挫的语声随之响起!……余三岁习剑,七岁小成,挑战天下高手,未尝一败。
    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是由于诗人情志交互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仕与隐”、“忠君与爱民”及“忠君爱民与个体人格”之间的三重矛盾。
    天依然沉郁,丝丝的雨无声地飘飞。
    李诗广纳前人所长,承杜甫七律的沉郁顿挫,融齐梁诗的华丽浓艳,学李贺诗的鬼异幻想,形成了他深情、缠绵、绮丽、精巧的风格。
    春不像夏的沉郁,秋的肃穆,冬的死寂,它是一味活泼,一味热狂,一味生长与发展,春是年青的。
    姐姐,我有几次见老爷以酒宣泄沉郁,还说什么州民康,非司马之功,郡政坏,非司马之罪,无言责、元事忧的话,和老爷以前的性格,语调判若两人呢。
    较之卢冠廷的空灵洞彻,新版本更沉郁,也更浅白。
    后来又在庞大的建筑物周围轻轻地消散,祖先持圆盾的手臂曾沉郁地把这些巨厦兴建。
    语文可以像水墨那么沉郁。语文可以像金金银银的阳光那么明丽。智慧的民族用智慧的语文。浅薄的民族用浅薄的语文。有人天生只会用戴孝的语文。有人练成一套挂笑的语文。资本主义的语文是自嘲的语文。共产主义的语文是训话的语文。
    原本我在漫画里看到这里时,心中最多就是感动;而两年后,欣赏着配上动人音乐的版,聆听着石田那依旧沉郁顿挫的声音,我对我爱罗的迷恋已渗透到了骨子里。
    杨若男此时玉脸正露着几分沉郁,显然小玉的话令她有些不高兴,愀然不乐。
    马鼎盛面容憔悴,须发霜白,语调沉郁。
    或是珠光宝气,或是沉郁顿挫,令人目不暇接。
    爬山虎绿得像一汪深潭一样沉郁。
    爬山虎犹如碧玉一样,绿得那么沉郁。
    那片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

    汉字详情

    chén [chen]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PM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EBHN
    四角: 371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冘( 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2) 同本义

    沈,没也。——《广雅》

    以狸沈祭山林川泽。——《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诗·小雅·箐箐者莪》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又如:石沉大海;沉溺(沉没水中)

    (4) 埋没 。如:沉沦(埋没);沉压(沉抑;埋没)

    (5) 投水 。如:沉河(投河自尽);沉湘(指屈原沉入湘江支流汨罗江自尽)

    (6) 古代祭川泽曰沉。因向水中投祭品故名 。如:沉祠(古代祭水神之礼仪);沉辜(古代宰牲以祭川)

    (7) 沉迷,沉溺

    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战国策·齐策四》

    细腰沉赵女。—— 杨敬之《客思吟》

    我用沈酗于酒。——《书·微子》。传:“沈,湎也。”

    沈酒冒色。——《书·秦誓上》

    沈而乐者。——扬雄《法言·寡见》

    (8) 又如:沉饮(沉迷于饮酒);沉酣(沉酒而酣适);沉乱(沉迷昏乱)

    (9) 隐伏;隐没 。如:沉伏(隐伏);沉志(谓潜隐志向);沉汉(隐没);沉祟(隐伏的灾祸);沉晦(隐而不露);沉恶(隐伏的罪恶)

    (10) 降落、坠落 。如:沉陨(坠落);沉坠(坠落);沉埃(落下的尘埃)

    (11) 沉沦;沦落 。 如:沉人(沉沦在下的贤人);沉顿(沉沦顿踬)

    (12) 忍住,压制 。如:沉住气;沉下心来

    名词

    (1) 山岭上凹处的积水

    除山川沈斥。——《汉书·刑法志》

    (2) 古水名 。

    (3) 陕西省滪水的别名。

    (4) 今四川省射洪县东南的杨桃溪,为涪江的支流

    (5) 指沉香 。如:沉速(檀香。因檀木质重速沉,故称);沉速香饼儿(用檀香作主要原料的一种盘香)

    形容词

    (1) 深 。如:沉泉(深泉);沉渊(指深渊。比喻险境;犹言没入深渊之中)

    (2) 深沉 。如:沉厚 (深沉而敦厚);沉潜(深沉而不轻浮);沉猜(深沉多疑)

    (3) 份量重,重

    无苗时采,则实而沉。——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4) 又如:一头沉;沉枷(重枷,囚押重犯的大枷)。又指沉重,心思重重的。如:沉困 (沉重,困乏);沉纡(沉重迟缓);沉迟(沉重迟缓);沉悴(忧伤;衰颓;疲萎)

    (5) 病情严重的 。如:沉殆(谓病势沉重,生命危殆);沉病(重病;久病);沉疾(重病)

    (6) 沉着 。如:沉毅有守(沉着刚毅有主见)

    (7) 稳重 。如:沉默默(庄重、静默的样子);沉稳(稳重;安稳)

    (8) 低沉

    暮霭沉沉楚天阔。——宋· 柳永《雨霖铃》

    (9) 如:沉冥(低沉冥寂);沉细(低沉细微);沉声(声调低沉)

    (10) 沉静 。如:沉靖(沉静);沉详(沉静安详)

    (11) 沉闷 。如:沉心(心里不愉快);沉屯(沉闷);沉菀(沉郁,郁结不舒)

    (12) 长久 。如:沉委(谓久病委顿);沉雨(久雨);沉卧(久卧)

    副词

    (1) 程度深 。如:沉研(深入研究);沉究(深入研究)

    (2) 极,十分 。如:沉悲(极度悲伤);沉窘(非常穷困)

    英文翻译

    sink, submerge; addicted to

    方言集汇

    ◎ 粤语:cam4 zam6
    ◎ 客家话:[陆丰腔] chim3 [梅县腔] chim2 [沙头角腔] cin2 cim2 [东莞腔] cim2 [宝安腔] cim2 [客英字典] chim2 [台湾四县腔] tsiim2 dem5 [海陆丰腔] chim2 de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深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ɖʰĭĕmdrim/dym
    [yu]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DE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BNL
    四角: 47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郁夷

    郁,右扶风郁夷也。从邑,有声。——《说文》

    (2) 古地名。汉置县。在今陕西省陇县西

    (3)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无刀斧之斫者谓之朴。——《论衡》

    (4) 又如:郁朴(本指没有内核的果实或未加工的木料,借喻缺乏教养的人)

    形容词

    (1) 文采美盛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

    纷郁郁其远承兮。——《楚辞·九章·思美人》

    (2) 又如:郁郁桓桓(文采明盛、勇武出众的样子)

    (3) 丰盛

    蜜房郁毓被其阜。——左思《蜀都赋》。注:“盛多也。”

    (4) 又如:郁毓(丰盛的样子);郁霭(云彩盛多的样子)

    (5) 美好 。如:郁穆(和穆美好的样子)

    (6) 香气浓郁

    践椒涂之郁烈。——曹植《洛神赋》

    (7) 又如:郁芬(浓烈的香气);郁攸(火气;灼热之气);郁郁青青(香气馥郁,青葱繁茂的样子)

    形容词

    (1) (形声。从邑,有声。“郁”本是地名,又作姓。“鬱”为形声,从林,鬱( )省声。本义:繁盛的样子)

    (2) 同本义

    鬱,木丛生也。——《说文》

    郁彼北林。——《诗·秦风·晨风》

    郁郁园中柳。——《古诗》。注:“茂盛也。”

    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唐· 王维《赠房卢氏琯》

    (3) 又如:郁秀(茂密秀丽);郁茀(郁勃。茂盛的样子);郁茂(茂盛)

    (4) 隆盛;繁多

    洛阳云树郁崔嵬。——元· 杨果《洛阳怀古》

    (5) 又如:郁盎(旺盛,引申为久长);郁绿(深绿);郁翠(苍翠,浓绿);郁雾(浓雾)

    (6) 忧郁

    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淮南子·泛论训》

    (7) 又如:郁尼(郁悒不申);郁邑(郁悒);郁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郁沉(忧郁沉闷)

    动词

    (1) 积聚

    郁浊困滞。——《管子·中匡》

    (2) 又如:郁酿(积聚掺和);郁黑(因湿热郁积而变黑);郁伏(蕴藏隐伏);郁聿(蕴积);郁浃(蕴结满溢);郁云(积云)

    (3) 怨恨;愤怒

    或有宛足郁怒。——傅毅《舞赋》

    (4) 又如:郁伊(忧愤郁结);郁怨(怨恨郁结)

    (5) 郁积,阻滞

    精气郁也。——《吕氏春秋》。注:“不通也。”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滞也。”

    忠良切言皆郁于胸。——《汉书·路温舒传》

    (6) 又如:郁陶(忧思郁积,思念的样子);郁噎(阻塞,郁积)

    英文翻译

    sweet smelling, rich in aroma; (Cant.) to move, hit

    方言集汇

    ◎ 粤语:juk1 jy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k7 hiuk7 [客英字典] jut7 [梅县腔] juk7 [陆丰腔] juk8 [东莞腔] juk7 [宝安腔] juk7 [台湾四县腔] juk7 hiuk7 [客语拼音字汇] yug5
    ◎ 潮州话:hiog4(hiok) ug4(u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ʔĭukqiuk/i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