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恨

nǎo hèn [nao hen]
繁体 惱恨
注音 ㄋㄠˇ ㄏㄣ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恼恨 nǎohèn

(1) 恼火怨恨

他对这事十分恼恨
hate;resent;be irritated and full of grievances

词语解释

  1. 愤怒怨恨。

    《水浒传》第二一回:“若是今夜兜得他住,那人恼恨都忘了。且又和他缠几时,却再商量。” 清 程麟 《此中人语·倚屏美人图》:“肯笑笑价值千金。无语无言,恼恨何人?”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牙咬得格格响,恼恨 梁建 的感情在胸中飞滚。”

引证解释

⒈ 愤怒怨恨。

《水浒传》第二一回:“若是今夜兜得他住,那人恼恨都忘了。且又和他缠几时,却再商量。”
清程麟《此中人语·倚屏美人图》:“肯笑笑价值千金。无语无言,恼恨何人?”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牙咬得格格响,恼恨梁建的感情在胸中飞滚。”

恼恨的国语词典

恼怒怨恨。

恼恨的网络释义

恼恨

  • 恼恨,指恼火怨恨。
  • 恼恨造句

    我说了你不愿意听的话,心里可别恼恨我。
    伪劣商品给人们带来许多危害,令人恼恨。
    他非常恼恨自己的孩子不争气。
    养口体不如养心志,况数千里外张筵受祝,亦忆及黄沙远塞、长征未归之苦况否?贫寒家儿忽染脑满肠肥习气,令人笑骂,惹我恼恨。
    我必将我的恼恨倒在你身上,将我烈怒的火喷在你身上。又将你交在善于杀灭的畜类人手中。
    亲家叫童渊,常山有名的武学教师,未婚妻童斐,童渊的独生女儿,慢慢的和二师兄耳鬓厮磨,不由春情勃发,爱上了二师兄,更加恼恨刘家的不肯退婚了。
    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
    我须设法向内大臣道明我清白内心。”他本想安排玉堂进宫,以掩人耳目,遮掩自己暧昧之情,孰料内大臣识破此计,心中甚觉恼恨。
    如秋风扫落叶和霹雷迅烈一般,这两个激烈措施让境内的大小贪官污吏和不法强豪、奸佞之徒,既深为震怖又极为恼恨。
    正在马车中密议的枢密副使魏岑、查文徽两个人没有防备,同样一个趔趄向前扑跌,差点摔到地上,查文徽恼恨地问道“怎么回事儿?”。
    太平圩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金永煌其人,原是圩上一家土产行老板,因恼恨土籍与客籍争斗,觉到身家安全无保障,于二十多年前举家迁往赣州,此后就不曾回……
    又分外恼恨他们,甚至追逼他们直到外邦的城邑。
    现在我不得不记述一段军事上的插曲,事情虽小,但在当时却令人恼恨。
    汪伪政府的首脑人物恼羞成怒,对重庆当局不择手段暗杀己方大员非常恐惧恼恨,一致主张非杀郑苹如不可。
    不一味沉溺于怨恨,叙述时所掺杂的刻薄与恼恨比往日少得多,而且态度收敛,内容简明,听来更可信。夏洛蒂·勃朗特。
    今欲将恼恨备悉上闻,又恐以为小国不解旧怨,因而生疑,所以不敢详陈也。
    一个巴掌拍不响,若非他两人皆有此意,只她一人又焉能如此?此念一起,不觉又将全部的恼恨都倾泻到项飞云身上来。
    我不再只凭莫逆之交来断定一个人,也不再一时的恼恨与人断交,今天不肯花一分钱买金蓬马车的人,来日兴许会用全体家当换树苗。
    “小姐,你在笑什么?“我在笑,女人的悲,女人的哀,女人的痴,让人心痛的同时也有些恼恨啊。”。
    惟耶和华是真神,是活神,是永远的王。他一发怒,大地震动。他一恼恨,列国都担当不起。

    汉字详情

    nǎo [nao]
    部首: 339
    笔画: 9
    五笔: NYBH
    五行:
    仓颉: PYUK
    四角: 900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惱( nǎo)声。本义:恼恨;生气;发怒)

    (2) 同本义

    任汝恼弟示,任汝恼姨舅。——唐· 卢仝《寄男抱孙》

    他呆子着了恼的人,张开嘴…被行者轻轻的提将出来。——《西游记》

    (3) 又如:恼聒(烦恼,恼恨);恼懆(烦恼忧愁);恼燥,恼躁(烦恼不安);恼悔(悔恨);恼闷(懊恼烦闷);恼烦(烦恼);恼懊(懊恼)

    (4) 懊恼;烦闷

    将终,无曾痛恼,但西向坐,正念,云“一切空寂”。——《陈书·姚察传》

    (5) 又如:恼恨恨(恼恨貌。愤怒怨恨);恼害(犹恼恨);恼忿忿(气呼呼,气冲冲);恼巴巴(气恼,恼怒);恼犯(触犯;激怒);恼燥(恼火);恼骂(生气漫骂);恼激(激怒)

    (6) 打扰

    不恼着我,就半年也不装他一次。——《西游记》

    (7) 又如:恼聒(打扰);恼乱(打扰)

    (8) 惹,撩拨

    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李白《赠段七娘》

    英文翻译

    angered, filled with hate

    方言集汇

    ◎ 粤语:nou5
    ◎ 潮州话:nau2

    宋本广韵

    hèn [hen]
    部首: 339
    笔画: 9
    五笔: NVEY
    五行:
    仓颉: PAV
    四角: 970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艮( gèn)声。本义:怀恨在心,怨恨)

    (2) 同本义

    恨,怨也。——《说文》

    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国语·周语下》

    役夫敢申恨。——唐· 杜甫《兵车行》

    恨贯肌骨。——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亡国之恨。——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恨命(恨恨地;拼命);恨恨(气 忿的样子);恨穷发极(愤恨到极点而发怒);恨五骂六(投骰子时的叫骂声);恨如头醋(比喻非常可恶,令人恨得切齿)

    (4) 遗憾;后悔

    臣死不恨矣!——《史记·萧相国世家》

    故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衔怨而受罪。——《汉书·王嘉传》

    公子恨之复返。——《史记·魏公子列传》

    叹息痛恨。——诸葛亮《出师表》

    恨晨光之熹微。——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以是为恨。——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5) 又如:悔恨;怨恨;恨咤(遗憾嗟叹);;恨悔(悔恨);恨怅(遗憾惆怅)

    (6) 违逆;不听从。通“很”

    今不听,是恨秦也;听之,是恨天下也。——《战国策》

    英文翻译

    hatred, dislike; resent, h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en6 [客英字典] hen5 han3 [陆丰腔] hen6 [梅县腔] hen5 [宝安腔] han5 [客语拼音字汇] hen4 [台湾四县腔] hen5 [沙头角腔] han5 [东莞腔] han5
    ◎ 潮州话:heng6(hŭrng) [揭阳]hêng6 [潮阳]hin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七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艮去聲開口一等ghonh/honnɣə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