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怒

nǎo nù [ nao nu]
繁体 惱怒
注音 ㄋㄠˇ ㄋ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恼怒 nǎonù

(1) 生气;愤怒

angry;furious

词语解释

  1. 愤怒,生气。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二折:“你嫂嫂言语的是紧,叔叔你恼怒无休。”《西游记》第五八回:“我忍不住恼怒,一杖打死,原是一个猴精。”

  2. 惹怒。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一折:“吾不与妇人同食,教他靠后,休要恼怒小官。”

引证解释

⒈ 愤怒,生气。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二折:“你嫂嫂言语的是紧,叔叔你恼怒无休。”
《西游记》第五八回:“我忍不住恼怒,一杖打死,原是一个猴精。”

⒉ 惹怒。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一折:“吾不与妇人同食,教他靠后,休要恼怒小官。”

恼怒的国语词典

激恼、惹怒。

恼怒的网络释义

恼怒

  • 恼怒,汉语词汇。
  • 拼音:nǎo nù
  • 释义:1、指生气;愤怒。2. 惹怒。
  • 如:这些恶毒的攻击,使他十分恼怒。
  • 恼怒造句

    爸爸,我给你提点意见,请你不要恼怒。
    王英见他心慌胆怯,断定他是作贼心虚,不禁更加恼怒,还没有问上几句,就大吼一声,一剑刺了过去。
    儿子又跟别人打架了,他异常恼怒。
    犀牛恼怒了,可以把汽车顶翻。
    只要对她说上几句恭维话,她心中的恼怒就会烟消云散。
    想不到这么平常的事竟使他大为恼怒,怎么劝都不管用。
    我对为了赢得战争而去到处乞求总是深感恼怒。
    恼怒乃片刻之疯狂,所以你应控制感情,否则感情便控制你。
    稍忍须臾是压制恼怒的最好办法。
    我的成绩这么差,几次让爸爸恼怒得跳脚呼喊像打雷一样。
    知道白雪公主仍然活着,恼怒与怨恨使王后浑身血气翻涌,心里却凉透了。
    喜怒不形于色: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战胜恼怒,比战胜劲敌更难。
    恼怒的丈夫抓住妻子的情夫,把他踢下楼去。
    特德的取笑如火上加油,使他愈加恼怒。
    随着发车时间一点点过去,恼怒的上班族只能干瞪眼。
    爱妻心切的默多克对这篇报道极为恼怒,给该报打电话控诉不满。
    姑德里安向前探了探身子,恼怒地眯起眼睛,皮笑肉不笑。
    到现在,我那些半睡半醒的,恼怒的兵士呼啦啦地在路上排起队来。
    永远原谅你的敌人,使其恼怒,莫此为甚。

    汉字详情

    nǎo [nao]
    部首: 339
    笔画: 9
    五笔: NYBH
    五行:
    仓颉: PYUK
    四角: 900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惱( nǎo)声。本义:恼恨;生气;发怒)

    (2) 同本义

    任汝恼弟示,任汝恼姨舅。——唐· 卢仝《寄男抱孙》

    他呆子着了恼的人,张开嘴…被行者轻轻的提将出来。——《西游记》

    (3) 又如:恼聒(烦恼,恼恨);恼懆(烦恼忧愁);恼燥,恼躁(烦恼不安);恼悔(悔恨);恼闷(懊恼烦闷);恼烦(烦恼);恼懊(懊恼)

    (4) 懊恼;烦闷

    将终,无曾痛恼,但西向坐,正念,云“一切空寂”。——《陈书·姚察传》

    (5) 又如:恼恨恨(恼恨貌。愤怒怨恨);恼害(犹恼恨);恼忿忿(气呼呼,气冲冲);恼巴巴(气恼,恼怒);恼犯(触犯;激怒);恼燥(恼火);恼骂(生气漫骂);恼激(激怒)

    (6) 打扰

    不恼着我,就半年也不装他一次。——《西游记》

    (7) 又如:恼聒(打扰);恼乱(打扰)

    (8) 惹,撩拨

    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李白《赠段七娘》

    英文翻译

    angered, filled with hate

    方言集汇

    ◎ 粤语:nou5
    ◎ 潮州话:nau2

    宋本广韵

    [nu]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VCNU
    五行:
    吉凶:
    仓颉: VEP
    四角: 4733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2) 同本义

    怒,恚也。——《说文》

    怨而不怒。——《国语·周语》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诗·邶风·柏舟》

    驴不胜怒。——唐· 柳宗元《三戒》

    吏呼一何怒。——唐· 杜甫《石壕吏》

    王怒。——晋· 干宝《搜神记》

    (3) 又

    瞋目大怒。

    (4) 又如:怒烘烘(怒哄哄,怒叿叿,怒吽吽。怒气冲冲的样子);怒恶(嘖怒,发恨);怒心(愤怒之心);怒忿(气愤);怒恚(愤怒);怒猊(愤怒的狮子);怒恼(恼怒);怒愤(愤怒);怒噪(愤怒喧哗)

    (5) 谴责

    若不可教,而后怒之。——《礼记·内则》

    (6) 又如:怒怨(责备);怒言(谴责之言);怒谴(责怪)

    (7) 奋起;奋发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8) 又如:怒行(奋斗疾行);怒马(奋马);怒臂(奋臂)

    (9) 激怒

    自勇其断,则毋以其敌怒之。——《史记》

    夫唯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宋· 苏洵《权书上》

    (10) 超过

    刑罚不怒罪,爵赏不踰德。——《荀子·君子》

    形容词

    (1) 气势很盛、不可遏止

    秋高风怒号。——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如怒涛排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务 》序

    (2)飘风怒吹。——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3) 又如:怒水(湍急的水流);怒生(蓬勃生长);怒芒(刺射的光芒);怒华(花盛开);怒浪(汹涌的波浪);怒张(波涛汹涌的样子);怒涌(猛烈翻腾);怒发(勃发);怒涨(水势急剧上涨);怒目切齿

    (4) 声响巨大 。如:怒号;怒涛

    名词

    (1) 通“孥”。妻子儿女

    黄帝、 尧、 舜诛而不怒。——《商君书·更法》

    (2) 通“帑”。彗星尾

    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其怒,青黑色。——《汉书·天文志》

    英文翻译

    anger, rage, passion; angry

    方言集汇

    ◎ 粤语:nou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u5 [海陆丰腔] nu5 [客语拼音字汇] nu4 [台湾四县腔] nu5 [梅县腔] nu5 [东莞腔] lu3 [陆丰腔] nu5 [宝安腔] lu5 [沙头角腔] lu5
    ◎ 潮州话:no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奴古上聲開口一等nox/nuu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