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良性肿瘤的一种,多呈球形,有包膜,内有液体或半固体的物质。肺、卵巢、皮脂腺等器官内都能发生。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大的乳腺囊肿会挤压周围的乳腺组织,引发乳房胀痛或不舒服。
2、它也有可能仅仅是一个囊肿,能被身体再吸收或者通过手术就可以把它给切除掉。
3、但是医生不能仅仅依靠临床乳腺检查就诊断乳房肿块是乳腺囊肿,所以你需要进行另外的检查,或者是影像检查,或者是细针穿刺活检。
4、大的囊肿会挤压周围的器官引起腹部疼痛。
5、可引起月经不规则出血,卵巢囊肿,抑郁,体重增加或减少,性欲减退,头疼,恶心,乳房肿胀,疲劳或痤疮。
6、而在检测到的肿块中,80%至85%都是良性的,它们通常都是囊肿或是非癌肿瘤,这称为纤维腺瘤。
7、她知道医生通过穿刺就会知道她胸部的硬块是肿瘤还是囊肿.
8、妇女绝经后,中止荷尔蒙替代疗法也能降低囊肿形成几率。
9、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有必要做手术移除乳腺囊肿。
10、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囊肿会无需治疗而自动消失。
11、有证据表明单服月见草油或与维生素E共同服用能最大程度缓解因乳腺囊肿造成的周期性乳腺疼痛。
12、噢,那个女人得了皮样囊肿。
13、尚无科学证据证明咖啡因饮用与乳腺囊肿有关联。
14、这种检查可以确认到子宫内膜异位,粘膜,纤维瘤,卵巢囊肿和宫外孕等症状。
15、液体被抽出,肿块就会消失,医生就会立即做出乳腺囊肿诊断。
16、节食者声称,如果绦虫进入你的囊肿中并在你体内成长,该蠕虫将帮助你每周减轻1-2磅。
17、卵巢囊肿可通过盆腔检查及超声检查确诊。
18、服用口服避孕药调节月经周期可以帮助降低囊肿复发几率。
19、囊肿很大且疼痛或者有不适的感觉的时候,则需要就医。
20、乳腺囊肿病因依旧不明。
21、一些疾病,比如囊肿性纤维化和镰状细胞性贫血是由一种SNP引起的。
22、泰瑞叫金姆放心,只是一个囊肿而已,她无恙。
23、紧接着,康诺利补充道,如果你患有艾滋、慢性肺病、囊肿性纤维化或者免疫系统紊乱,那么是有点需要担忧了。
24、但是肺囊肿性纤维化的人肺里有粘液阻塞,细菌就会找到一个理想的驻营地。
25、有证据显示身体分泌过量雌性激素会一定程度引发囊肿。
26、有一次,她因为卵巢囊肿在医院手术,手术后要依靠生命助力器。
27、单纯乳腺囊肿无需治疗。
28、据他的一些朋友说,在很大程度上,首相对此事的兴趣很私人化,因为他的弟弟弗拉色·布朗得了一种囊肿性纤维化的病,在将来他可能会从胚胎研究中获益。
29、同时,她的眼睛囊肿也消失了。
30、乳腺囊肿表现为乳房内液囊积液。
囊肿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náng
名词
(1) (形声。大篆字形象两头扎起的口袋。本义:有底的口袋)
(2) 同本义
囊,橐也。——《说文》
括囊。——《易·坤》。疏:“所以贮物。”
于橐于囊。——《诗·大雅·公刘》。传:“小曰橐,大曰囊。”
所载不过囊衣。——《汉书·王吉传》。注:“有底曰囊,无底曰橐。”
药囊提轲。——《战国策·燕策》
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马中锡《中山狼传》
置书囊中。——唐· 李朝威《柳毅传》
锥之处囊中。——《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盛以锦囊。——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3) 又如:囊橐(口袋;代指财物);囊空羞涩(兜内无钱);囊橐充盈(腰包钱足);囊橐萧瑟(口袋中无钱);囊锥露颖(比喻显露才华);囊中术(指智谋);囊辎(行李);囊底(袋子里面);囊空(袋中无钱);囊涩(身无分文);囊书(囊中书札)
(4) 像口袋的东西 。如:胆囊;肾囊;囊缩(阴囊收缩)
动词
(1) 用口袋装
策蹇驴,囊图书。——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
试再囊之。
(3) 又如:囊米(装入口袋的米);囊琴(装琴入袋);囊载(装入囊中运走);囊扑(把人装入袋中打死);囊土(以袋盛土)
(4) 覆盖;蒙住
布囊其口。——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囊吞(囊括蚕食);囊首(用袋蒙头致死);囊奏(囊封,封事);囊括四海(统一全国;包罗天下)
(6) 另见
nā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ong2 [海陆丰腔] nong2 nang2 [梅县腔] nong2 [东莞腔] long2 [客英字典] nong2 [宝安腔] long2 [客语拼音字汇] nong2 [陆丰腔] nong3 [台湾四县腔] nong2 na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囊 | 奴當 | 泥 | 唐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一等 | 唐 | 宕 | nang | nɑŋ |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肉,中(重)声。本义:痈) 同本义
肿,痈也。——《说文》
肉暴长曰肿。——《论衡·状留》
肿疡。——《周礼·疡医》。注:“痈而上创者。”
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吕氏春秋·尽数》
疡医掌肿疡。——《周礼·天官》。郑玄注:“肿疡,痈而上生疮者”
动词
(1) 浮胀;肿胀
看那店主人,打的半边脸都肿了,半日挣扎不起。——《水浒传》
(2) 又如:肿泄(病名。腹泻及手足浮肿);肿哙(虚肿);肿疡(痈;毒疮);肿病(病名。即水肿。通称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