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

hū lüè [ hu lüe]
注音 ㄏㄨ ㄌㄩㄝ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忽略 hūlüè

(1) 疏忽,不在意;没注意到

一些很有意义的论点被忽略了
neglect;overlook

词语解释

  1. 疏忽;不在意。

    《汉书·王莽传下》:“朝廷忽略,不輒督责,遂至延曼连州。”《三国志·吴志·周泰传》:“ 策 讨六县山贼, 权 住 宣城 ,使士自卫,不能千人,意尚忽略,不治围落,而山贼卒至。”《朱子语类》卷九三:“盖通书人多忽略,不曾考究。” 清 李渔 《怜香伴·搜挟》:“今日务要加严,不可仍前忽略。” 朱自清 《<文心>序》:“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

  2. 轻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袁宏 始作《东征赋》,都不道 陶公 。 胡奴 诱之狭室中,临以白刃,曰:‘先公勋业如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隋书·文学传·王胄》:“ 胄 性疏率不伦,自恃才大,鬱鬱於薄宦,每负气陵傲,忽略时人。”

引证解释

⒈ 疏忽;不在意。

《汉书·王莽传下》:“朝廷忽略,不輒督责,遂至延曼连州。”
《三国志·吴志·周泰传》:“策讨六县山贼, 权住宣城,使士自卫,不能千人,意尚忽略,不治围落,而山贼卒至。”
《朱子语类》卷九三:“盖通书人多忽略,不曾考究。”
清李渔《怜香伴·搜挟》:“今日务要加严,不可仍前忽略。”
朱自清《<文心>序》:“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

⒉ 轻视。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袁宏始作《东征赋》,都不道陶公。

胡奴诱之狭室中,临以白刃,曰:‘先公勋业如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
《隋书·文学传·王胄》:“胄性疏率不伦,自恃才大,鬱鬱於薄宦,每负气陵傲,忽略时人。”

忽略的国语词典

疏忽、不注意。

忽略的网络释义

忽略 (词语释义)

  • 忽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hū lüè,指疏忽,不在意;忽视。语出《汉书·王莽传下》:“朝廷忽略,不辄督责,遂至延曼连州。”
  • 忽略的翻译

    英语: to neglect, to overlook, to ignore
    德语: vernachlässigen (V)​, weglassen (V)​, vernachlässig (Adj)​
    法语: négliger, ne pas faire cas de

    忽略造句

    学习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不可忽略了参加社会实践。
    不要忽略小问题,须知堤溃蚁穴,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我们习惯于忽略那些欣赏我们的人,欣赏那些忽略我们的人,伤害那些爱我们的人。
    我怎么忽略得不知其详?
    对你说声对不起,长久以来忽略了种种因果,以后的日子里一定记得照顾好自己。
    生活富起来的人们往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却忽略了俭朴的传统美德。
    作者忽略了儿童的心理特征。
    在这个问题上,不要忽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
    刚才说话的那些都是扣盘扪烛之谈,忽略了问题的根本所在。
    我们经常忽略实际问题,而是大海捞针。
    现代人常为了追求名利而忽略健康,是件得不偿失的事。
    朋友,我真的过的很好,好到有时候我都忘记你的感受,忽略了你是否也快乐,可是你知道的,我的心一直在。
    为人处世不可忽略人情物理。
    这是一个大家容易忽略的问题。
    人越是怕丢人,就越在乎别人的看法。越在乎别人的看法,就越会忽略自己的感受。越忽略自己的感受,就越像木偶一样拼命活给别人看。最后,一步步将真实的自我囚禁在了深深的黑暗里。丢失自我,是我们找不到快乐和幸福的根源,也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
    只有品味了痛苦,才能珍视曾经忽略的快乐;只有领略了平凡,才会收藏当初丢弃的幸福。
    起先他们忽略你,然后他们嘲笑你,反对你,最终,是你获得了胜利。
    学问多深也别满足,过失多小也别忽略。
    如果你选错了时机和舞台,就别怪别人忽略你。
    举手就能搞定的事情,人们往往因为他们的易为而忽略他们,拖延着不做。

    汉字详情

    [hu]
    部首: 440
    笔画: 8
    五笔: QR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PHP
    四角: 273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勿声。本义:不重视;忽略)

    (2) 同本义

    忽,忘也。——《说文》

    忽,轻也。——《广雅·释诂三》

    奈何而忽。——《汉书·食货志》

    忽于小过。——《汉书·王嘉传》

    忽于道德。——《汉书·东平思王宇传》

    不可忽也。——《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疏忽;忽忘(忘记);忽易(忽略,忽视);忽睨(傲视);忽怠(轻慢);忽慢(轻慢);忽薄(轻视)

    (4) 好像 。如:忽似(恍若,好像);忽若(恍若,好像);忽怳(似有似无)

    副词

    (1) 忽然;突然

    忽逢桃花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诗

    忽闻客大呼。——明· 魏禧《大铁椎传》

    忽一人大呼。——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忽冷忽热;忽明忽暗;忽漫(忽而,偶然);忽剌巴(忽然);忽儿(突然,忽然);忽流(忽然)

    形容词

    (1) 急速

    其亡也忽焉。——《左传·庄公十一年》

    忽反顾以游目兮。——《楚辞·离骚》

    (2) 又如:忽眨(眼睛不停地开闭);忽焉(快速的样子);忽溜(转动的样子);忽腾腾(快迅奔腾的样子);忽骤(犹急速)

    (3) 渺茫;辽远;恍忽

    忽乎吾将行兮。——《楚辞·屈原·涉江》

    名词

    (1) 中国古代的长度和重量单位,1忽等于1/1000分,即等于1/3000厘米或1/20000克

    (2) 姓

    英文翻译

    suddenly, abruptly; neg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fat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t7 [客英字典] fut7 [沙头角腔] fut7 [梅县腔] fut7 [东莞腔] fut7 [客语拼音字汇] fud5 [陆丰腔] fut7 [台湾四县腔] fut7 [宝安腔] f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骨入聲合口一等xuəthuot/xuot
    部首: 521
    笔画: 11
    五笔: LTKG

    英文翻译

    approximately, roughly; outline

    忽略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