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略

hǔ lüè [ hu lüe]
注音 ㄏㄨˇ ㄌㄩㄝˋ

词语释义

克敌制胜的军事策略。

词语解释

  1. 克敌制胜的军事策略。

    元 耶律楚材 《云汉远寄新诗四十韵因和而谢之》:“元戎施虎略,勇士展鹰扬。”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一折:“见今六国选用贤良。先生仗胸中虎略,凭腹中龙韜。但若投於一国,必然名扬天下。”

引证解释

⒈ 克敌制胜的军事策略。

元耶律楚材《云汉远寄新诗四十韵因和而谢之》:“元戎施虎略,勇士展鹰扬。”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见今六国选用贤良。先生仗胸中虎略,凭腹中龙韜。但若投於一国,必然名扬天下。”

虎略的网络释义

虎略

  • hǔ lüè ㄏㄨˇ ㄌㄩㄝˋ
  • 虎略
  • 克敌制胜的军事策略。 元 耶律楚材 《云汉远寄新诗四十韵因和而谢之》:“元戎施虎略,勇士展鹰扬。”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一折:“见今六国选用贤良。先生仗胸中虎略,凭腹中龙韬。但若投於一国,必然名扬天下。”
  • 汉字详情

    [hu]
    部首: 608
    笔画: 8
    五笔: HAMV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PHN
    四角: 212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虎,山兽之君。——《说文》

    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

    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

    (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如:蝇虎;蝎虎

    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

    (5) 姓

    形容词

    (1) 比喻威武勇猛 。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

    (2) 比喻残酷凶暴

    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

    动词

    (1) 〈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2) 吓唬。也作“唬” 。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英文翻译

    tiger; brave, fierc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3 [东莞腔] fu3 [沙头角腔] fu3 [陆丰腔] fu3 [台湾四县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梅县腔] fu3 [客英字典] fu3 [宝安腔] f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古上聲開口一等hox/xuuxu
    部首: 521
    笔画: 11
    五笔: LTKG

    英文翻译

    approximately, roughly; outline

    虎略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