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薄

wēi bó [ wei bo]
注音 ㄨㄟ ㄅㄛˊ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微薄 wēibó

(1) 细小而薄弱;数量很少

力量微薄
meagre;scanty

(2) 简陋

shabby

词语解释

  1. 微少单薄;菲薄。

    《诗·小雅·瓠叶序》:“故思古之人,不以微薄废礼焉。”《汉书·刘向传》:“其葬君亲骨肉,皆微薄矣。” 唐 姚合 《酬光禄田卿六韵见寄》诗:“莅职才微薄,归山路未通。” 宋 梅尧臣 《途中寄上尚书晏相公二十韵》:“今将蒿芹荐俎豆,定亦不以微薄遗。” 茅盾 《为<革命烈士诗抄>题词》:“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贡献微薄的力量。”

  2. 犹微贱。

    南朝 梁 沉约 《去东阳与吏民别诗》:“微薄叨今幸,忝荷非昔期。”《红楼梦》第二九回:“这是他们一点敬意,小道也不能阻挡。老太太要不留下,倒叫他们看着小道微薄,不像是门下出身了。” 清 曾国藩 《诰封光禄大夫曾府君墓志铭》:“吾 曾 氏家世微薄,自 明 以来,无以学业发名者。”

  3. 指帘。

    《国语·晋语四》:“闻其骿胁,欲观其状,止其舍,谍其将浴,设微薄而观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薄而观之” 杨伯峻 注:“薄即《晋语四》之‘微薄’。亦即帷薄,今之帘也。”

引证解释

⒈ 微少单薄;菲薄。

《诗·小雅·瓠叶序》:“故思古之人,不以微薄废礼焉。”
《汉书·刘向传》:“其葬君亲骨肉,皆微薄矣。”
唐姚合《酬光禄田卿六韵见寄》诗:“莅职才微薄,归山路未通。”
宋梅尧臣《途中寄上尚书晏相公二十韵》:“今将蒿芹荐俎豆,定亦不以微薄遗。”
茅盾《为<革命烈士诗抄>题词》:“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贡献微薄的力量。”

⒉ 犹微贱。

南朝梁沉约《去东阳与吏民别诗》:“微薄叨今幸,忝荷非昔期。”
《红楼梦》第二九回:“这是他们一点敬意,小道也不能阻挡。老太太要不留下,倒叫他们看着小道微薄,不像是门下出身了。”
清曾国藩《诰封光禄大夫曾府君墓志铭》:“吾曾氏家世微薄,自明以来,无以学业发名者。”

⒊ 指帘。

《国语·晋语四》:“闻其骿胁,欲观其状,止其舍,谍其将浴,设微薄而观之。”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薄而观之” 杨伯峻注:“薄即《晋语四》之‘微薄’。亦即帷薄,今之帘也。”

微薄的国语词典

少量、单薄。

微薄的网络释义

微薄

  • 微薄,汉语词语,拼音:wēi bó。主要有三个释义:1.微少单薄;菲薄。 2.犹微贱。 3.指帘。4.钱少。
  • 微薄的翻译

    英语: scanty, meager
    德语: knapp, dürftig
    法语: mince, maigre, léger

    微薄造句

    当初爷爷奶奶靠微薄的工资养育四个子女,日子过得很艰难。
    现在物价飙升,可是大家的工资却不见长,那点微薄的工资对于飙升的物价来说,不过只是杯水车薪。
    父亲这一点微薄的工资,是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为了赚取微薄纺薪水,他风尘仆仆地两地奔走。
    妈妈微薄的收入和住院的费用比起来简直是杯水车薪。
    家居贫困山区,父母虽有小职,但微薄的工钱还往往不能如数到手,只能维持温饱。且父常年有病在身,还要赡养老人,现在住房贷款,入学也贷款,妹妹又要高考了,条件只许节俭,不许奢华,如花钱不顾家底,超越所限,重负不堪,物极必返。
    母亲像丰饶的土地,我像土地上的一棵小草。母亲的给予是无尽的,而我的报答是微薄的。妈妈,新年快乐。
    母亲像丰饶的土地,我像土地上的一棵小草。母亲的给予是无尽的,而我的报答是微薄的。
    以上是我提出的建议,也许不够成熟,但还是希望你们考虑考虑。也许我的写的这些只是一个微薄的力量,但是如果你们认真对待,每个人都出一份这样的微薄之力,那么,世界将是多么的美好。
    相濡以沫是比喻彼此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延续生命。多用于形容夫妻感情深厚,共渡难关。
    我们要感谢的人很多,认识的,不认识的,男得女的,老的少的,等等,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扬大家的良好好品质,做一个善良的人,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做出最大的贡献。
    生活本身千疮百孔,人,又岂能幻想借助他人微薄之力得到成全。感情的解脱与他人无关,只与个体的超越性有关。高级的情感,最终形成精神和意识;低级的情感,只能沦落为脾气和情绪。
    有旧社会,就是有工可做,那微薄的收入,也不足以仰事俯畜。
    微薄却明亮地驱走黑暗。
    绿草默默地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巩固着土壤,虽不及大树的伟岸却也带来了一方绿色的天堂。
    他是一个普通的打工者,总想帮助那些得绝症而又没钱看病的穷人,但实在是力不从心,只能尽微薄之力。
    老王的收入微薄,又要养活一家五口,实在是入不敷出。
    一九五一年,勋伯格在穷困中逝世,他的遗孀和三个孩子靠着他微薄的版税勉强度日。
    比如,扬州的琉璃灯和通草花同样也属于工艺品,因为市场份额小,从业者收入微薄,因而缺少传承人,已经濒临失传。
    我们知道我们必须要规模化转码过程,但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必再担心我们的服务器上的微薄的硬盘会被挤爆了。

    汉字详情

    wēi [wei]
    部首: 303
    笔画: 13
    五笔: TMGT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OUNK
    四角: 282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彳( chì);--( wēi)声。本义:隐秘地行走)

    (2) 同本义

    微,隐行也。——《说文》

    崔杼微逆光。——《左传·襄公十九年》

    (3) 又如:微行(便装出行,不想让人知其尊贵的身分)

    (4) 藏匿,隐蔽

    其徒微之。——《左传·哀公十六年》

    微而臧。——《礼记·学记》

    (5) 又如:微没(隐没);微奸(隐藏的邪恶);微阵(隐蔽的兵力);微情(隐藏而不显露的感情);微意(隐藏之意);微道(隐蔽或偏僻的小路)

    (6) 伺察,侦察 。如:微捕(伺察捕获)

    (7) 衰微,衰落

    固以微矣。——宋· 苏轼《教战守》

    (8) 又如:微缺(衰败残缺);微灭(衰败灭绝)

    (9) 无,没有 。如:微时(尚未出名的时候)

    (10) 非,不是

    虽微晋而已。——《礼记·檀弓下》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诗·邶风·柏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传·僖公三十年》

    神农黄帝,犹有可非,微独 舜汤。——《吕氏春秋·离俗》

    (11) 又如:微与(不应该这样);微独(不单是,不仅仅)

    形容词

    (1) 微小;轻微

    微,小也。——《广雅·释诂二》

    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荀子·非相》。注:“微,细也”。

    名微而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

    微风鼓浪。——宋·  苏轼《石钟山记》

    微波入焉。

    岭峤微草。——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微恙(小病);微行(小径;便装出行);微雨(细雨);微蔑(指极微小的东西);微仪(谦辞。微不足道的礼物);微忱(一点儿诚意;些须诚心);微词(隐约的讥喻);微力(微小的力量);微功(细小的功劳)

    (2) 卑贱

    虞舜侧微。——《书·序》

    刍荛之微。——清· 刘开《问说》

    又如:微时(尚未出名的时候);微介(卑贱而耿直);微名(微贱之名);微门(卑微的门第)

    (3) 不明;昏暗 。如:微光(微弱的光线);微明(微弱的光亮);微眇(眼瞎);微灯(暗淡的灯光)

    (4) 日月亏缺的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诗·邶风·柏舟》

    (5) 精妙

    口多微辞。——《登徒子·好色赋》

    诸侯有能微妙以节。——《荀子·议兵》

    其辞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副词

    (1) 秘密,偷偷

    微视其睡。——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于此微缺。——清· 袁枚《祭妹文》

    微闻有鼠。——《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微伺(暗中伺察);微攻(暗中侵害);微逆(暗中迎回);微知(暗中探悉);微随(暗中跟随);微察(暗中侦察 );微谋(密谋);微讽(暗中讽喻);微验(暗中侦察);微扣(暗中询问)

    (2) 稍微,稍稍

    但微颔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土膏微润。——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微笑默叹。——《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婉贞微叹。——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微闻(隐约听到);微露(微微显露)

    (3) 要没有,要不是

    微斯人,吾谁与归。——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名词

    (1) 古单位名

    (2) 古代极小的量度单位。一寸的百分之一,或一两的百万分之一

    忽,十微。微,十纤。——《察微算经》

    (3) 角度、弧度的单位,一秒的六十分之一

    (4) 秘密之事

    夫田子将有大事,而我示之知微,我必危矣。——《韩非子》

    (5) 古诸侯国名

    (6) 殷代畿内之封地

    帝乙长子曰 微子启。——《史记》

    (7) 殷周时西南夷之国

    及庸、… 微、…人。——《书·牧誓》

    英文翻译

    small, prefix micro-, trifling

    方言集汇

    ◎ 粤语:mei4
    ◎ 客家话:[梅县腔] mi2 [海陆丰腔] mi2 [客英字典] mi2 [东莞腔] mi2 [客语拼音字汇] mi2 [陆丰腔] mi3 [宝安腔] mi2 [沙头角腔] mi2 [台湾四县腔] m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無非微合平聲合口三等myoi/mvoimĭwəi
    báo,bó,bò [bao,bo]
    部首: 301
    笔画: 16
    五笔: AIGF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EII
    四角: 4414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不厚。引申为稀薄,淡薄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

    (2) 又如:薄衣(单薄的衣服);薄眉(淡扫蛾眉,用浅黛画的眉毛);薄唇轻言(嘴唇薄,说话声音轻细。引申指说话刻薄);薄纸;薄肉片

    (3) 土地含养分少,不肥沃的

    地薄,寡于积聚。——《史记·货殖列传》

    (4) 又如:土地薄;薄田(不肥沃的田地)

    (5) 感情不深;冷淡 。如:情分不薄;薄幸(薄情,寡情);薄情(寡情,没有情意)

    (6) 味淡 。如:薄咸(味淡和味咸);薄薄(形容滋味淡薄)

    (7) 另见 bó;bò

    英文翻译

    thin, slight, weak; poor, stingy

    方言集汇

    ◎ 粤语:bo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ok8 [陆丰腔] pok8 [沙头角腔] pok8 [东莞腔] bu1 pok8 [台湾四县腔] pok8 [宝安腔] pok8 [客语拼音字汇] pog6 [梅县腔] pok8 [客英字典] pok8
    ◎ 潮州话:波窝8 波窝7 ,boh8(pôh) bo7(pō)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傍各鐸合入聲合口一等buakbʰuɑ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