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细

wēi xì [wei xi]
繁体 微細
注音 ㄨㄟ ㄒ一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微细 wēixì

(1) 比喻地位低下

起微细,定海内
humble

(2) 极细小

微细血管
very small;tiny

词语解释

  1. 细小;琐屑。

    汉 贾谊 《新书·六术》:“然而人虽有六行,微细难识,唯先王能审之。”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六》:“﹝ 宣秉 ﹞务举大体,阔略微细,其政严而不苛,百僚亦敬惮之。” 唐 杜甫 《促织》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明 徐渭 《理葡萄》诗:“将以餽邻翁,窃恐哂微细。” 严复 夏曾佑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繁法之语言,则衍一事为数十语,或至百语千语,微细纤末,罗列秩然。” 叶圣陶 《夜》:“室内十分静寂,小孩的鼾声微细到几乎听不见。”

  2. 卑下;低贱。

    《史记·高祖本纪》:“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汉书·息夫躬传》:“下民微细,犹不可诈,况於上天神明而可欺哉!”《魏书·恩倖传·茹皓》:“虽起微细,为守乃清简寡事。”

引证解释

⒈ 细小;琐屑。

汉贾谊《新书·六术》:“然而人虽有六行,微细难识,唯先王能审之。”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六》:“﹝宣秉﹞务举大体,阔略微细,其政严而不苛,百僚亦敬惮之。”
唐杜甫《促织》诗:“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明徐渭《理葡萄》诗:“将以餽邻翁,窃恐哂微细。”
严复夏曾佑《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繁法之语言,则衍一事为数十语,或至百语千语,微细纤末,罗列秩然。”
叶圣陶《夜》:“室内十分静寂,小孩的鼾声微细到几乎听不见。”

⒉ 卑下;低贱。

《史记·高祖本纪》:“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
《汉书·息夫躬传》:“下民微细,犹不可诈,况於上天神明而可欺哉!”
《魏书·恩倖传·茹皓》:“虽起微细,为守乃清简寡事。”

微细的国语词典

纤细、微小。

微细的网络释义

微细

  • 微细,汉语词汇,
  • 拼音是wēi xì,
  • 释义:1、细小、琐屑。2、卑下;低贱。
  • 微细造句

    初夏的树液,在我们周围各处,在野草和药草,在矮灌木和高树里正在看不出的流动。树液经过环绕叶和茎的几万英里微细通道。我们在想像中竭力摹想这一切会造成多么烟波浩渺的一片大湖,多么江流滔滔的一条大江。
    在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微细加工技术中,表面膜层厚度的测量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良好的热稳定性、高强度、高弹性、高耐磨及高耐蚀性等性能,使得由不锈钢微细丝加工的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
    酷极的拉丁舞,优美的芭蕾舞,还有动听的吉它曲,昨天的微微细雨中,首届动漫嘉年华开幕式因为小朋友们的表演而格外美丽。
    用新开发的新型旋风式微细分级机进行水泥微细分级试验。
    和田玉有绿花玉、绿斑玉、青白玉、微细结构、致密块状,显油脂光泽。
    萧海春的花鸟画以造景入微细致见长,一草一木、一花一枝以及鸢飞鱼潜皆可入得画家毫端,且可借物以抒怀,于花草间表达艺术家之洗去尘滓的精神世界。
    时有司不能广宣上意,徒钩摭微细,毛举数事,以塞诏而已。
    浑江金矿是近年来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现的重要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其中唯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
    为了防止测压管嘴被微细颗粒堵塞,在管嘴处以低流速向床内注入气体。
    在激光衍射法测量微细线径的基础上,提出用硬件插值细分的方法来确定衍射图样暗纹间距。
    杜若木然一笑,瞧红莲神色张皇地仰着脸孔,双颊涨得通红,嘴唇冻得乌青,窗外阵阵凉风挟着微细的雨点袭来,浑身禁受不住地微微抖颤。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即使病徵没有具体显现,仍旧可以测量得知,人体任何微细的异常变化都可以侦测出来,这是目前其他方式的检验所望尘莫及的。
    捏合机是微细物料混合工序的关键设备,它在军事工业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纸浆悬浮液是一种复杂的多组分体系,除了纸浆纤维和微细纤维外,还视纸种的不同而含有填料、淀粉及特定的化学助剂等。
    微微细雨,细雨漾漾。小雨,有山泉的清幽淳朴,有绵绵诗意;弥漫天空的小雨,没有阴沉悲凉,只有清新翠绿。
    矽藻细胞壁含矽质,为广泛性分布的微细、单细胞、有的形成群落的一群藻类。
    无微不至: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汉字详情

    wēi [wei]
    部首: 303
    笔画: 13
    五笔: TMGT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OUNK
    四角: 282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彳( chì);--( wēi)声。本义:隐秘地行走)

    (2) 同本义

    微,隐行也。——《说文》

    崔杼微逆光。——《左传·襄公十九年》

    (3) 又如:微行(便装出行,不想让人知其尊贵的身分)

    (4) 藏匿,隐蔽

    其徒微之。——《左传·哀公十六年》

    微而臧。——《礼记·学记》

    (5) 又如:微没(隐没);微奸(隐藏的邪恶);微阵(隐蔽的兵力);微情(隐藏而不显露的感情);微意(隐藏之意);微道(隐蔽或偏僻的小路)

    (6) 伺察,侦察 。如:微捕(伺察捕获)

    (7) 衰微,衰落

    固以微矣。——宋· 苏轼《教战守》

    (8) 又如:微缺(衰败残缺);微灭(衰败灭绝)

    (9) 无,没有 。如:微时(尚未出名的时候)

    (10) 非,不是

    虽微晋而已。——《礼记·檀弓下》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诗·邶风·柏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传·僖公三十年》

    神农黄帝,犹有可非,微独 舜汤。——《吕氏春秋·离俗》

    (11) 又如:微与(不应该这样);微独(不单是,不仅仅)

    形容词

    (1) 微小;轻微

    微,小也。——《广雅·释诂二》

    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荀子·非相》。注:“微,细也”。

    名微而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

    微风鼓浪。——宋·  苏轼《石钟山记》

    微波入焉。

    岭峤微草。——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微恙(小病);微行(小径;便装出行);微雨(细雨);微蔑(指极微小的东西);微仪(谦辞。微不足道的礼物);微忱(一点儿诚意;些须诚心);微词(隐约的讥喻);微力(微小的力量);微功(细小的功劳)

    (2) 卑贱

    虞舜侧微。——《书·序》

    刍荛之微。——清· 刘开《问说》

    又如:微时(尚未出名的时候);微介(卑贱而耿直);微名(微贱之名);微门(卑微的门第)

    (3) 不明;昏暗 。如:微光(微弱的光线);微明(微弱的光亮);微眇(眼瞎);微灯(暗淡的灯光)

    (4) 日月亏缺的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诗·邶风·柏舟》

    (5) 精妙

    口多微辞。——《登徒子·好色赋》

    诸侯有能微妙以节。——《荀子·议兵》

    其辞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副词

    (1) 秘密,偷偷

    微视其睡。——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于此微缺。——清· 袁枚《祭妹文》

    微闻有鼠。——《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微伺(暗中伺察);微攻(暗中侵害);微逆(暗中迎回);微知(暗中探悉);微随(暗中跟随);微察(暗中侦察 );微谋(密谋);微讽(暗中讽喻);微验(暗中侦察);微扣(暗中询问)

    (2) 稍微,稍稍

    但微颔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土膏微润。——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微笑默叹。——《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婉贞微叹。——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微闻(隐约听到);微露(微微显露)

    (3) 要没有,要不是

    微斯人,吾谁与归。——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名词

    (1) 古单位名

    (2) 古代极小的量度单位。一寸的百分之一,或一两的百万分之一

    忽,十微。微,十纤。——《察微算经》

    (3) 角度、弧度的单位,一秒的六十分之一

    (4) 秘密之事

    夫田子将有大事,而我示之知微,我必危矣。——《韩非子》

    (5) 古诸侯国名

    (6) 殷代畿内之封地

    帝乙长子曰 微子启。——《史记》

    (7) 殷周时西南夷之国

    及庸、… 微、…人。——《书·牧誓》

    英文翻译

    small, prefix micro-, trifling

    方言集汇

    ◎ 粤语:mei4
    ◎ 客家话:[梅县腔] mi2 [海陆丰腔] mi2 [客英字典] mi2 [东莞腔] mi2 [客语拼音字汇] mi2 [陆丰腔] mi3 [宝安腔] mi2 [沙头角腔] mi2 [台湾四县腔] m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無非微合平聲合口三等myoi/mvoimĭwəi
    [xi]
    部首: 332
    笔画: 8
    五笔: XLG
    五行:
    吉凶:
    仓颉: VMW
    四角: 261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系( ),囟( xìn)声。系,细丝。本义:细小)

    (2) 同本义。和“大”相对

    细,微也。——《说文》。按,细者,细之微也。

    细,小也。——《广雅》

    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

    细钧有钟无镈。——《国语·周语》

    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墨子·天志中》

    不积细流。——《荀子·劝学》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斜风细雨。——唐· 张志和《渔歌子》

    不知其细。——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细崽(细作;西崽);细人(细作;姬妾);细探人(多指军队中的探子);细士(小人)

    (4) 纤细。和“粗”相对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墨子·兼爱中》

    细笔钩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细若蚊足。——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细腰(细要。纤细的腰身);细娘家(指容貌美好的少女);细袅袅(细而柔软的样子);细毛(纤细的毛)

    (6) 精致,细密

    还是那年我和你拌嘴的那日起,叫上来做细活的。——《红楼梦》

    (7) 又如:细欺雀舌(指上乘的茶叶);细针密线(喻周密,周到);细攒(密密聚集;精细镶嵌);细果(精美点心)

    (8) 琐碎 。如:细政(繁复的征税);细务(琐碎而无关紧要的小事)

    (9) 仔细,详细

    细瞻景状。——《聊斋志异·促织》

    细疏其能

    大妈原是谢家的使唤丫头,至于怎么嫁给大伯的,却不知细情。—— 魏巍《东方》

    (10) 又如:细罄(详细地说尽);细事(详情;底细)

    (11) 细音,尖细的声音 。如:细音(声韵学名词。凡是有、介音或主要元音为,的韵母,称为“细音”)

    (12) 地位低微

    遂欲满求,不顾细民,非存之道。——《晏子春秋》

    (13) 又如:细夫(小民);细民(平民);细婢(小婢)

    (14) 年幼 。如:细人(青年侍女);细娃(方言。小孩);细佬(方言。小孩);细儿(幼子)

    (15) 柔嫩 。如:细皮嫩肉(形容人长得娇嫩);细柳(初生的嫩柳条)

    (16) 细微,轻微

    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名词

    (1) 微小的丝 。如:细丝(带有丝纹的白银)

    (2) 旧称行为不高尚或地位低下的人

    臣主未宁于上,黔细未辑于下。——郭璞《省刑疏》

    (3) 指轻微的罪过

    狃于奸宄,败常乱俗,三细不宥。——《书·君陈》

    (4) 又如:细行(小过;微服出行)

    英文翻译

    fine, tiny; slender, thin

    方言集汇

    ◎ 粤语:sai3
    ◎ 潮州话:soi3

    宋本广韵

    微细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