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居

xǐ jū [ xi ju]
注音 ㄒ一ˇ ㄐㄨ

词语释义

迁居。

词语解释

  1. 迁居。

    汉 焦赣 《易林·大有之颐》:“大盖治床,南归羖羊,长伯为我,多得牛马,利於徙居。” 唐 牛僧孺 《张佐》:“徙居 鹤鸣山 下,草堂三间,户外駢植花竹,泉石縈绕。”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刘孝廉》:“又从幸 濼阳 。一日踉蹌至宫门,请上速徙居高处,以避水厄。”

引证解释

⒈ 迁居。

汉焦赣《易林·大有之颐》:“大盖治床,南归羖羊,长伯为我,多得牛马,利於徙居。”
唐牛僧孺《张佐》:“徙居鹤鸣山下,草堂三间,户外駢植花竹,泉石縈绕。”
清昭槤《啸亭杂录·刘孝廉》:“又从幸濼阳。一日踉蹌至宫门,请上速徙居高处,以避水厄。”

徙居的国语词典

迁移居所。

如:「下个月他将徙居至台中。」

徙居的网络释义

徙居

  • 徙居,读音xǐ jū ,汉语词汇。指的是迁居。
  • 徙居造句

    他们因战乱而避地六迁,初由碧漪坊而徙居冯村五儿子桥,地在练浦塘东,去嘉兴县治东南三十里,为冯氏祖居地。
    孙烈臣原名孙九功,字占螯、赞尧,清代同治十一年出生,祖籍河北省乐亭,徙居辽宁省义县大榆树堡子村,后定居黑山县北老河深屯,世代以染业为生。
    乃徙居海古水,耕垦树艺,始筑室,有栋宇之制,人呼其地为纳葛里。
    元太宗三年,桃源十二世孙古山徙居青阳,曾任廷署之职,是为青阳庄氏肇基始祖。
    己酉,上皇徙居崇光宫,采椽不斫,土阶而已;国之大事咸以闻。
    树木数徙则萎,虫兽徙居则坏。
    李唐先世本为汉族,或为赵郡李氏徙居柏仁之‘破落户’,或为邻邑广阿庶姓之‘假冒牌’,既非华盛之宗门,故渐染胡俗,名不雅驯。
    于宣和年间相约逢石下担,卜居隆回高坪石脚隐居。
    光武帝怜强无罪,自愿逊位,故特加给鲁地,令他徙居鲁殿,安享天年,偏强寿命不永,殁时只三十四岁。

    汉字详情

    [xi]
    部首: 303
    笔画: 11
    五笔: THHY
    五行:
    仓颉: HOYLO
    四角: 212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止声。本义:迁移)

    (2) 同本义 (平行或由上而下的移动)

    徙,迻也。——《说文》

    徙,移也。——《广雅》

    若徙于他。——《周礼·比长》。注:“谓出居异乡也。”

    死徙无出乡。——《孟子》注:“谓爰土易居平肥硗也。”

    百里徙。——《荀子·成相》。注:“迁也。”

    徙武北海。—— 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号呼而转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非死则徙。雾徙于后。——《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徙倚(徘徊;留连);徙贯(迁地居住,更换籍贯);迁徙(迁移);徙居(徙次,即迁居,徙家,徙道。迁居)

    (4) 改变,变化

    具生器以适墓,象徙道也。——《荀子·礼论》。注:“迁改也。”

    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徙意(改变意念);徙义(见义即改变意念而从之)

    (6) 贬谪

    于是孔明废之为庶人,徙之 汶山。——《三国演义》

    (7) 又如:徙放(流放);徙逐(放逐);徙废(贬谪废弃);徙锢(贬谪禁锢);徙边(将犯人流放边境服劳役)

    (8) 搬走,搬开

    徙其大舟。——《国语·吴语》。注:“取也。”

    叔孙已死, 竖牛因不发丧也,徙其府库重宝空之而奔 齐。——《韩非子·内储说上》

    (9) 又如:徙薪(见“徙薪曲突”。引申为代国家灭除灾祸,战功颇丰)

    (10) 调职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英文翻译

    move one's abode, shift, mig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aa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ai3 [客语拼音字汇] sai3 [梅县腔] sai3 [台湾四县腔] sai3 [宝安腔] sai3 [陆丰腔] sai3 [海陆丰腔] s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斯氏支A開上聲開口三等支Asĭesiex/siee
    [ju]
    部首: 327
    笔画: 8
    五笔: ND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JR
    四角: 772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蹲着)

    (2) 同本义。后作“踞”

    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俗居从足。——《说文》

    不宜居见长者。——《史记》

    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左传》

    (3) 居住

    则居可知矣。——《易·系辞下》

    仁者居之。——《吕氏春秋·离俗》

    卒不居赵地。——《吕氏春秋·达郁》

    寝居直梦。——《淮南子·地形》

    居者,居其所也。——《谷梁传·僖公二十四年》

    天王出居于郑。——《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楚人贫居。—— 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君子居必择乡。——《荀子·劝学》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柳宗元《捕蛇者说》

    城居者未之知。——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居者皆猎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居俭(居家俭约);居恒(安闲度日);居移气,养移体(人的所处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供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

    (5) 坐

    居,吾语女。——《礼记·乐记》。注:“坐也。”

    孔子闲居。——《仲尼燕居》

    数各居其上三分。——《礼记·王制》

    令女居其上。——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6) 处在,处于

    佛印居石。——明· 魏学洢《核舟记》

    鲁直居左。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居右者椎髻。

    (7) 又如:居先(处于先位);居卖(在市场上做买卖);居贫(处于贫困的境地);居安资深(掌握学问牢固而根底深厚);居易(处于平常情况)

    (8) 积储

    假货居贿。——《国语·晋语》

    居物致富。——《汉书·张汤传》

    居为奇货。——《聊斋志异·促织》

    居之以为利。

    (9) 又如:居积(囤积财物);居仁由义(内心存仁,行事循义);居物(囤积财物);居贩(居积贩卖)

    (10) 占

    谋计居多。——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11) 又如:二者必居其一;居多(占多数);居有(据有,占有)

    (12) 治理;安置

    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柳宗元《梓人传》

    (13) 又如:居材(处置木材);居处(安置;处置)

    (14) 停止;休息;止息

    居十日。——《韩非子·喻老》

    居五日。

    居数月。——《淮南子·人间训》

    不可久居。——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5) 当;担任 。如:居位(居官任职);居职(在职,任职)

    (16) 〈形〉 通“倨”。傲慢

    莫肯下遗,式居娄骄。——《韩非子·诡使》

    名词

    (1) 住所,住宅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左传·宣公二年》

    居停主人勿复言。——《宋史·丁谓传》

    其居仅仅足。——清· 洪亮吉《治平篇》

    一人之居。

    (2) 又如:居停(主人,东家;寓所,临时借住的地方);居址(住所地址);居庐(泛指住房);居宿(指住处)

    (3) 平素家居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4) 又如:居平(居常);居冠(古代官员退朝居家时所戴的帽子);居盈(过富贵生活);居常(平时,平常)

    (5) 可以吃到茶点、饮料或饭菜的店铺。如:六朝居;同和居;金陵居;砂锅居

    英文翻译

    live, dwell, reside, sit

    方言集汇

    ◎ 粤语:geo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1 [客英字典] gi1 [陆丰腔] gi1 [梅县腔] gi1 [东莞腔] gi1 [沙头角腔] gi1 [海陆丰腔] gi1 [台湾四县腔] gi1 [宝安腔] g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居之平聲開口三等ki/k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