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弥补
(1) 补偿,赔偿
(2) 填补
词语解释
填补;补偿。
清 恽敬 《答来卿》:“今年各用更加困乏,春间有诸相好劝刻书弥补,尚未动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就这几年里头,弥补以前的亏空,得了个营务处差事,阔了几年。”
补救;挽回。
马南邨 《燕山夜话·保护文物》:“这许多碑板经过几次损失,残缺的部分已经无法弥补了。” 曹禺 《日出》第四幕:“不过,你们轻轻把 小东西 又送回到 金八 手里,这件事是很难弥补的。”
缝补,补缀。
许地山 《空山灵雨·补破衣的老妇人》:“我这块原没有用线缝住,因为早晨忙着要出来,只用浆子暂时糊着,盼望晚上回去弥补;不提防雨丝替我揭起来了!”
引证解释
⒈ 填补;补偿。
引清恽敬《答来卿》:“今年各用更加困乏,春间有诸相好劝刻书弥补,尚未动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就这几年里头,弥补以前的亏空,得了个营务处差事,阔了几年。”
⒉ 补救;挽回。
引马南邨《燕山夜话·保护文物》:“这许多碑板经过几次损失,残缺的部分已经无法弥补了。”
曹禺《日出》第四幕:“不过,你们轻轻把小东西又送回到金八手里,这件事是很难弥补的。”
⒊ 缝补,补缀。
引许地山《空山灵雨·补破衣的老妇人》:“我这块原没有用线缝住,因为早晨忙着要出来,只用浆子暂时糊着,盼望晚上回去弥补;不提防雨丝替我揭起来了!”
弥补的国语词典
补足。
弥补的网络释义
弥补 (汉语词语)
弥补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mí
动词
(1) (形声。从弓,尔声。本义:放松弓弦)
(2) 同本义
彌,驰弓也。——《说文》
弥,《说文》:弛弓也。——《集韵》
(3) 充满;填满
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左传》
(4) 又如:弥封;弥补;弥缝
(5) 通“弭”。停止
不弥人争。——《管子·四称》
以弥乱发姦,登大司马,职在内辅。——《汉书·王莽传》
形容词
(1) 遍;满
弥山跨谷。——《汉书·司马相如传》。注:满也。”
弥祀社稷祷祠。——《周礼·大祝》。注:“犹徧也。”
马畜弥山。——《汉书·李广苏建传》
(2) 又如:弥天亘地(满天连地,形容巨大无比);弥旬(满十天);弥衍(蔓延;满溢);弥期(满一年);弥望(充满视野;满眼);弥竞(布满);弥襟(满怀);弥罗(包罗;布满)
(3) 广
弥纶天地之道。——《易·系辞》
(4) 又如:弥茫(广远,迷茫);弥广(广阔;辽阔)
(5) 久;远
历世弥久。——《汉石门颂》
俾尔弥尔性。——《诗·大雅·卷阿》
弥望广潒。——张衡《西京赋》。注:“远也。”
旷日弥久而无益于理。——桓宽《盐铁论·相刺》
(6) 又如:弥久(长久;愈久);弥永(久长);弥长(久长);弥时(谓历时久)
副词
(1) 更加;越发
是以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垂二百祀,大业弥固。——柳宗元《封建论》
奉之弥繁。——宋· 苏洵《六国论》
弥觉其甘。——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又如:弥至(更甚;倍至);弥事(愈加从事于)
mǐ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彌 | 武移 | 明 | 支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支A | mĭe | mje/mie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2) 同本义
补,完衣也。——《说文》
田赞衣补衣。——《吕氏春秋·顺说》
补褐防寒岁。——唐· 白居易《村居卧病》
(3) 又如:补衣;补袜;补衬(打补丁,衬里子);补衣(打过补丁的衣服)
(4) 修补;整修破旧的东西
牵萝补茅屋。——唐· 杜甫《佳人》
(5) 又如:修桥补路;补天济世(修补天道,救济世人);补天(传说古代之时,苍天西北角有破缺之处,于是女娲氏炼石以补苍天,使无缺损;比喻挽回时运)
(6) 补充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战国策·赵策》
(7) 又如:填补(补足空缺或缺欠);弥补(把不足的部分填足)
(8) 弥补
维仲山甫补之。——《诗·大雅·烝民》
必能裨补阙漏。——诸葛亮《出师表》
稀豁之处,锄而补之。——《齐民要术·种谷》
(9) 又如:补刖(弥补被刖的脚跟。比喻矫正缺失,使归真返朴);补拙(弥补愚钝);补苴(弥补缺漏)
(10) 济助
收孤寡,补贫穷。——《荀子·王制》
(11) 又如:补益(裨补助益);补报(增补);补裨(增益补阙)
(12) 补养;滋补
静然可以补病。——《庄子·外物》
(13) 又如:补理(滋补调理);补导(采补和导引。道家的养生术)
(14) 官有缺位,选员补充 。如:补外(京官调外地就职);补官(补授官职)
名词
(1) 补子 。如:补服;补褂朝珠(补褂清朝官员的正式朝服,青色外褂;上绣方形图案,文官绣鸟,武官绣兽。朝珠,每圈108 颗,文官五品以上才准用)
(2) 补品,促进身体健康的营养品 。如:大补
(3) 春秋时地名 。在今河南省汜水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