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

bǔ chōng [ bu chong]
繁体 補充
注音 ㄅㄨˇ ㄔㄨㄥ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补充 bǔchōng

(1) 进一步充实

植物仍在生长,并且补充他们的养料储备
replenish

(2) 补足所缺之物

互相补充
complement

(3) 用新的增加物来加强或增加一个组或一群人

教职员…从学生中补充了人力
reinforce

词语解释

  1. 因不足或损失而加以添补。

    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国子馆学生三百人皆取文武三品已上,及国公子孙从三品已上曾孙补充。” 宋 司马光 《乞以十科举士札子》:“遇本科职任有闕,则委执政亲检逐簿,选名实相称,或举主多或有劳绩之人补充。” 老舍 《四世同堂》十五:“得些工资,补充地亩生产的不足。”

  2. 在主要事物之外另行追加的。

    巴金 《关于<神·鬼·人>》:“《鬼》不过是《神》的补充。”

引证解释

⒈ 因不足或损失而加以添补。

唐韩愈《请复国子监生徒状》:“国子馆学生三百人皆取文武三品已上,及国公子孙从三品已上曾孙补充。”
宋司马光《乞以十科举士札子》:“遇本科职任有闕,则委执政亲检逐簿,选名实相称,或举主多或有劳绩之人补充。”
老舍《四世同堂》十五:“得些工资,补充地亩生产的不足。”

⒉ 在主要事物之外另行追加的。

巴金《关于<神·鬼·人>》:“《鬼》不过是《神》的补充。”

补充的国语词典

增补,使原来不足之处得以充足。

如:「补充说明」。

补充的网络释义

补充

  • 用新的增加物来加强或增加一个组或一群人。补充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所提出的的观点进行又一部分的说明和解释。
  • 补充造句

    儿童在生长发育期,要注意补充营养。
    补充下,你说的这事情需要他们沟通,我理解现在可能无法同时坐下来,所以你要去调节,给你媳妇说,其实是为了你好,即使你不想去也要去,绝对不能驳了人家好意,另一方面给你妈妈说,她确实有事情没有脱开身,求你妈妈看看能不能换个时间到时候可肯定到
    暂时想到这么多,欢迎补充。
    李明发言之后,我又做了一些补充。
    大会结束时,王校长作了补充发言。
    一部书往往写到中间便肯定会叫你感到厌倦,不肯再往下写了。总得经过一阵休息,才会重新激发起精力和兴趣。总得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把已损耗的原料重新补充起来。
    然而,人为地补充这么一点点,只能是杯水车薪。
    国家女子足球队的球员又得到了补充。
    为了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老师编写了一本补充教材。
    我的汇报难免挂一漏万,请大家补充。
    您的问题没有写清楚。不知道您具体想咨询哪方面的问题,请您再次措辞后补充问题。
    我的发言完了,老师又在旁边补充了两点。
    维生素虽然是我国居民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但补充时也不是多多益善。
    经过修改和补充,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了。
    按照例句发挥想象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考虑是心理因素有关,建议注意休息多喝水多运动尤其是户外锻炼,低盐低脂饮食,及时补充营养,放松心情避免情绪激动。必要时到医院详细检查并治疗。
    我补充了一句,可是我对于地产一窍不通。
    人民群众的发言是不易之论,我们没有什么可补充的了。
    群众的发言是不亦乐乎,我们没有什么可补充的了。
    是指健身后调理吗,一般来说,根据自己的运动量以及全身消耗情况,有选择的补充,最多见的是水及矿物质。

    汉字详情

    [bu]
    部首: 525
    笔画: 7
    五笔: PUH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Y
    四角: 33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2) 同本义

    补,完衣也。——《说文》

    田赞衣补衣。——《吕氏春秋·顺说》

    补褐防寒岁。——唐· 白居易《村居卧病》

    (3) 又如:补衣;补袜;补衬(打补丁,衬里子);补衣(打过补丁的衣服)

    (4) 修补;整修破旧的东西

    牵萝补茅屋。——唐· 杜甫《佳人》

    (5) 又如:修桥补路;补天济世(修补天道,救济世人);补天(传说古代之时,苍天西北角有破缺之处,于是女娲氏炼石以补苍天,使无缺损;比喻挽回时运)

    (6) 补充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战国策·赵策》

    (7) 又如:填补(补足空缺或缺欠);弥补(把不足的部分填足)

    (8) 弥补

    维仲山甫补之。——《诗·大雅·烝民》

    必能裨补阙漏。——诸葛亮《出师表》

    稀豁之处,锄而补之。——《齐民要术·种谷》

    (9) 又如:补刖(弥补被刖的脚跟。比喻矫正缺失,使归真返朴);补拙(弥补愚钝);补苴(弥补缺漏)

    (10) 济助

    收孤寡,补贫穷。——《荀子·王制》

    (11) 又如:补益(裨补助益);补报(增补);补裨(增益补阙)

    (12) 补养;滋补

    静然可以补病。——《庄子·外物》

    (13) 又如:补理(滋补调理);补导(采补和导引。道家的养生术)

    (14) 官有缺位,选员补充 。如:补外(京官调外地就职);补官(补授官职)

    名词

    (1) 补子 。如:补服;补褂朝珠(补褂清朝官员的正式朝服,青色外褂;上绣方形图案,文官绣鸟,武官绣兽。朝珠,每圈108 颗,文官五品以上才准用)

    (2) 补品,促进身体健康的营养品 。如:大补

    (3) 春秋时地名 。在今河南省汜水县境

    英文翻译

    mend, patch, fix, repair, restor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2

    宋本广韵

    chōng [chong]
    部首: 225
    笔画: 6
    五笔: YCQ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YIHU
    四角: 002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儿,育省声。育子长大成人。本义:长,高)

    (2) 同本义

    充,长也,高也。——《说文》

    宗人视牲告充。——《仪礼·特牲礼》

    (3) 满

    充,塞也。——《小尔雅》

    充,满也。——《广雅》

    冠盗充斥。——《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言充其阳也。——《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

    颜色充盈。——《荀子·子道》

    (4) 又如:充多(众多);充车(满车;喻数量众多);充房(满屋);充堂(满堂)

    (5) 足;实;富厚 。如:充壮(健壮;充沛);充强(充实健壮)

    (6) 肥胖 。如:充肥(肥胖,壮实);充腴(肥胖;丰满);充泽(丰润)

    动词

    (1) 装满;塞满

    以充府库。——《周礼·大府》

    近之则钟音充。——《淮南子·说山》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司马光《训俭示康》

    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战国策·齐策》

    (2) 又如:充虚(填满肚子);充肠(充肚。填饱肚子);充庭(古代的一种朝仪。每大朝会,陈皇帝车马仪仗于殿庭)

    (3) 假冒 。如:充行家;打肿脸充胖子;滥竽充数;充好汉

    (4) 扩充,扩大;尽量展开 。如:充广(扩充);充扩(扩充,开拓)

    (5) 凑数;补充 。如:充赋(凑数);充事(凑合使用)

    (6) 备;供应 。如:充庖(供给膳食);充寒(备寒);充给(供给)

    (7) 任职,充任;充当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聊斋志异·促织》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8) 又如:充吏(在衙门内供职);充任(担当某职务);充位(克位。徒居其位,无所建树)

    英文翻译

    fill, be full, supply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ung1 [东莞腔] cung1 [梅县腔] chung1 [台湾四县腔] cung1 [客语拼音字汇] cung1 [宝安腔] cung1 [客英字典] chung1 [海陆丰腔] ch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昌終東三平聲開口三等tɕʰĭuŋchjung/tc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