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鼎

páo dǐng [ pao ding]
注音 ㄆㄠˊ ㄉ一ㄥˇ

词语释义

《韩非子.难言》:"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因以"庖鼎"喻贤臣。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韩非子·难言》:“上古有 汤 ,至圣也; 伊尹 ,至智也。夫至智説至圣,然且七十説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 汤 乃仅知其贤而用之。”因以“庖鼎”喻贤臣。《宋书·前废帝纪》:“每结梦庖鼎,瞻言板筑。”

引证解释

⒈ 因以“庖鼎”喻贤臣。

《韩非子·难言》:“上古有汤,至圣也; 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説至圣,然且七十説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
《宋书·前废帝纪》:“每结梦庖鼎,瞻言板筑。”

庖鼎的国语词典

传说伊尹为劝说商汤,亲自带著烹调器担任厨子,以求亲近。见《韩非子.难言》。后比喻为贤臣。

庖鼎的网络释义

庖鼎

  • 《韩非子·难言》:“上古有 汤 ,至圣也; 伊尹 ,至智也。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 汤 乃仅知其贤而用之。”因以“庖鼎”喻贤臣。《宋书·前废帝纪》:“每结梦庖鼎,瞻言板筑。”
  • 汉字详情

    páo [pao]
    部首: 314
    笔画: 8
    五笔: YQNV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IPRU
    四角: 00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 yǎn),包声。广,表示房屋。本义:厨房)

    (2) 同本义

    庖,厨也。——《说文》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车攻》

    庖有肥肉。——《孟子·梁惠王上》

    客逾庖而宴。——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庖鼎(厨房里烹调的器具);庖厨(厨房);庖屋(厨房);庖宰(受宰于厨房);庖突(厨房的烟囱);庖廪(厨房和粮仓)

    (4) 厨师

    良庖岁更刀。——《庄子·养生主》

    (5) 又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三为充君之庖。——《礼记·王制》

    (6) 又如:庖人(周礼官名。天官之属,掌膳食。泛指厨师);庖正(掌理膳食的长官);庖丁解牛(喻神妙的技艺的典型);庖宰(庖厨。厨工);庖阎(厨工和守门人)

    动词

    (1) 烹调

    东坡以烹龙庖凤之手。—— 杨万里《西溪先生和陶诗序》

    (2) 又如:庖馔(烹调);庖脍(指脍、炙佳肴);庖霜(细切的鱼肉片。因色白如霜,故称);庖膳(膳食);庖炙(烧烤肉);庖正(掌管饮食官);庖羞(喻执政之臣)

    英文翻译

    kitchen; cooking, cuisine

    方言集汇

    ◎ 粤语:paa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au2 [台湾四县腔] pau2 [梅县腔] pau2 [海陆丰腔] pau2 [客语拼音字汇] pau2 po2 [宝安腔] pau2
    ◎ 潮州话:颇欧5(袍)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薄交平聲開口二等brau/beaubʰau
    dǐng [ding]
    部首: 1201
    笔画: 12
    五笔: HND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UVML
    四角: 22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 同本义 。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3)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铉(指鼎);鼎鼐(鼎、鼐均为古代炊具,用来调和五味。旧时用以比喻宰相治理国家)

    (4) 比喻帝王 。如:问鼎;定鼎中原;鼎甲(科举考试殿试名列一甲);鼎命(帝王之位);鼎业(帝王的大业)

    (5) 指宰相 。如:鼎台(宰辅大臣);鼎臣(指宰相)

    (6) 喻三公、宰辅、重臣之位 。如:鼎辅(三公,宰辅);鼎司(三公的职位)

    (7) 指国家 。如:鼎祚(国祚,国运);鼎运(国运)

    形容词

    (1) 显贵 。如:鼎臣(大臣,重臣)

    (2) 显赫,盛大

    高门鼎贵。——晋· 左思《吴都赋》

    (3) 又如:大名鼎鼎;鼎甲(豪门大族);鼎姓(豪族,大姓);鼎能(大才能。指能力超群,举世无匹);鼎族(巨族,豪门贵族)

    (4) 三方并立的,如鼎足分立 。如:鼎分(三分)

    动词

    变革

    鼎新麾一举,革故法三章。——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

    鼎革固天启。——徐浩《谒禹庙》

    英文翻译

    large, three-legged bronze caldron

    方言集汇

    ◎ 粤语:di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n3 den3 [客英字典] din3 [梅县腔] din3 [宝安腔] din3 [客语拼音字汇] din3 [陆丰腔] din3 [东莞腔] din3 [台湾四县腔] din3 d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一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挺青開上聲開口四等tengx/tenktieŋ

    庖鼎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