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寒碪 ”。指寒秋的捣衣声。砧,捣衣石。诗词中常用以描写秋景的冷落萧条。
唐 沉佺期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 辽阳 。” 唐 李贺 《龙夜吟》:“寒碪能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 南唐 李煜 《捣练子令》词:“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水浒传》第二一回:“譙楼禁鼓,一更未尽一更催;别院寒砧,千捣将残千捣起。”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寒碪”。指寒秋的捣衣声。砧,捣衣石。诗词中常用以描写秋景的冷落萧条。
引唐沉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唐李贺《龙夜吟》:“寒碪能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
南唐李煜《捣练子令》词:“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水浒传》第二一回:“譙楼禁鼓,一更未尽一更催;别院寒砧,千捣将残千捣起。”
寒砧的国语词典
砧,捣衣石。寒砧指寒秋时赶制冬衣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以描述秋景萧瑟、凄凉中的思念之情。
寒砧的网络释义
寒砧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金文外面是“宀”(
),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2) 同本义
寒,冻也。——《说文》
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列子·汤问》注
乾为寒。——《易·说卦》
若不可寻也,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以享司寒。——《左传·昭公四年》
北方曰寒风。——《吕氏春秋·有始》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庄子·德充符》
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凄神寒骨。——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寒肃(寒冷肃杀);寒悄(冷气侵入);寒衾(冰冷的床铺);寒噤(由于天冷而咬紧牙关或牙齿打战)
(4) 贫困 。如:寒门薄宦(穷家小吏);寒畯(贫寒的读书人);寒劣(贫弱无助的人);寒女(贫穷家庭的女孩)
(5) 卑微;低微
吾本寒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6) 又如:寒官(下级官吏);寒品(出身寒微的人);寒族(寒微的家族);寒穷(寒微贫穷)
(7) 冷清 。如:寒山(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寒芒(使人感冷清的光芒);寒汀(清寒冷落的小洲);寒月(清冷的月光)
(8) 声音凄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高适《燕歌行》
(9) 又如:寒吟(哀鸣)
(10) 凋零;枯萎
花寒鹦鹉病,春去杜鹃愁。——张可久《小山乐府》
(11) 又如:寒枝(寒冬凋零的林木)
(12) 谦词 。如:寒第(对自己家的谦称);寒门(贫寒的人家。对人谦称自己的家);寒族(谦称自己的家族)
动词
(1) 感到冷 。如:寒玉(玉质清冷)
(2) 恐惧;战栗
若是王以十成郑, 梁氏寒心。——《战国策·秦策四》
寒心酸鼻。——《高唐赋》。注:“寒心,谓战栗也。”
(3) 特指终止盟约
遂寒前盟。——宋· 王明清《挥尘后录》
名词
(1) 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犯寒暑。——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涉寒暑。——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寒暄
(3) 寒天 。如:寒照(寒天的日光);寒蓬(寒天的枯草);寒渡(寒天的渡口);寒川(寒天的河流)
(4) 寒夜 。如:寒更(寒夜的更点);寒星(寒夜的星);寒柝(寒夜打更的木梆声)
(5) 指由寒邪引起的机能衰退的病症 。如:受了一点寒
(6)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hon2 [陆丰腔] hon3 [客语拼音字汇] hon2 [东莞腔] hon2 [客英字典] hon2 [海陆丰腔] hon2 [沙头角腔] hon2 [宝安腔] hon2 [台湾四县腔] ho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寒 | 胡安 | 匣 | 寒 | 平聲 | 寒 | 開口一等 | 寒 | 山 | ghan/han | ɣɑ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石,占声。本义:捣衣石)
(2) 同本义
秋至式清砧。——杜甫《捣衣》
(3) 又如:砧杵(捣衣石和棒槌);砧石(捣衣石);砧声(捣衣声)。又指
(4) 切物用的砧板
加以砧斧。——韩愈《元和圣德》
饿猫临鼠穴,馋犬舐鱼砧。——唐· 卢延让逸句
(5) 又如:砧几(砧板);砧臼(砧板和石臼)
(6) 古代用于斩首或腰斩的刑具,犯人伏其上以受刑。如:砧斧(砧板与斧钺。古代杀人刑具)
(7) 锻捶金属用的垫座。如:铁砧
(8) 捣草石
砧,农家捣草石。——《正字通》
(9) 同“椹”。木砧。如:内砧
(10) 泛指物体下部的垫基
造门砧之制,长三尺五寸。——《营造法式》
(11) 捣衣声
月明遥听远村砧。——唐· 刘沧《秋日山寺怀友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em1 [客语拼音字汇] diam1 zem1 [陆丰腔] zem [宝安腔] zem1 [海陆丰腔] zem1 [客英字典] zem1 [梅县腔] zem1 zem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碪 | 知林 | 知 | 侵B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深 | 侵B | ţĭĕm | trim/ty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