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阵

hán zhèn [ han zhen]
繁体 函陣
注音 ㄏㄢˊ ㄓㄣˋ

词语释义

1.亦作"函陈"。 2.方阵。

词语解释

  1. 亦作“ 函陈 ”。方阵。

    《魏书·刁雍传》:“贼畏官军突骑,以锁连车为函阵。”《资治通鉴·宋营阳王景平元年》引此文作“函陈”, 胡三省 注:“函陈,方陈也,陈,读曰阵。”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函陈”。方阵。

《魏书·刁雍传》:“贼畏官军突骑,以锁连车为函阵。”
《资治通鉴·宋营阳王景平元年》引此文作“函陈”, 胡三省注:“函陈,方陈也,陈,读曰阵。”

函阵的网络释义

函阵

  • 函阵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án zhèn ,意思是方阵。
  • 汉字详情

    hán [han]
    部首: 219
    笔画: 8
    五笔: BIBK
    五行:
    仓颉: UNE
    四角: 1777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今隶误作函。本义:舌)

    (2) 同本义

    圅,舌也。——《说文》

    若合而函吾中。——《国语·楚语》。注:“入也。”按,如舌之在口中也。

    口上曰臄,口下曰圅。——《通俗文》

    噱,圅舌也。——《广雅·释亲》

    (3) 盛物的匣子、套子

    函封之。——《战国策·燕策》

    函封。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4) 又如:剑函;镜函

    (5) 传达消息或指示的信件(古代寄信用木函) 。如:函仪(信件礼物);函章(信件公文);函片(信件);函札(书信)

    (6) 邮政 。如:函购

    (7) 信封

    发函伸纸,…。——《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

    (8) 铠甲

    函,铠也。——《广雅》

    (9) 又如:函人(制造铠甲的工人)

    动词

    (1) 包含;容纳

    席间函丈。——《礼记·曲礼》。注:“容也。”

    夫函牛之鼎沸。——《淮南子·诠言》。注:“受一牛之鼎也。”

    以函夏之大汉兮。——《汉书·扬雄传》。注:“包容也。”

    函之如海。——《汉书·叙传》。注:“读与含同。”

    臣蜯函珠。——张衡《南都赋》

    (2) 又如:函夏(包函诸夏。意指中国全部);函括(包含,包括);函盖(包含;概括)

    (3) 容纳 。如:函牛(谓能容纳一头牛,指大鼎);函受(犹容纳;包容);函育(容纳化育);函席(谓能容一席的小地方)

    (4) 用匣子或封套装盛

    函梁君臣之首。——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5) 又如:函匣(谓置物于匣中);函封(用匣子盛而封之);函首(用匣子装盛人头)

    (6) 致函;去信 。如:函请(用书信请求或邀请);函调(通过书信方式进行调动;用书信方式进行调查);函邀(用书信方式进行邀请)

    (7) 陷入

    若合而函吾中,吾上下必败其左右。——《国语·楚语上》

    形容词

    (1) 宽阔

    伊兹都之函宏。——左思《吴都赋》。注:“宽大也。”

    (2) 又如:函弘(广大。弘,或作宏)

    英文翻译

    correspondence; a case; a box

    方言集汇

    ◎ 粤语:haam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am2 [梅县腔] ham2 [东莞腔] ham2 [客英字典] ham2 [台湾四县腔] ham2 [海陆丰腔] ham2 [宝安腔] ham2 [陆丰腔] ham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男平聲開口一等ɣɒmghom/hom
    zhèn [zhen]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BLH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NLKQ
    四角: 742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阜( ),从车。土山前摆满了战车。字本作“陈”。“阵”为后起字。本义:两军交战时队伍的战斗队形)

    (2) 同本义

    阵,旅也。——《玉篇》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阵。——《史记·淮阴侯传》

    先登陷阵。——《史记·樊哙传》。

    (3) 又如:阵脚(战阵的前沿阵地);阵圆(战阵布置完毕);阵图(作战时所摆列的军阵图形);阵梢(战斗队列的尾端);阵杀(军中诛杀)

    (4) 阵地

    大王尝与吴人战,五战而三胜,阵卒尽矣。——《史记》

    (5) 。又如:阵殁(在战场上死去;阵亡);阵场(战场);阵门(军营之门);阵俘(战场上俘获的敌兵);阵云(战地气氛,战阵烟云。又称“战云”)

    (6) 又指战争或战斗

    鲜于仲通六万卒,征蛮一阵全军没。—— 唐· 白居易《蛮子朝》。

    (7) 又如:阵阵赢(仗仗取胜);叫阵;怯阵;出阵;阵败(战败);阵率(战士)

    (8) 雷阵雨来临前乌云翻滚、雷电交加的现象

    阵急如酣战,点粗成乱沤。——唐· 李咸用《和殷衙推春霖即事》。

    (9) 又如:阵头雨(雷阵雨);阵影(阵云的阴影)

    动词

    (1) 布阵,列阵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岳飞传》

    量词

    (1) 表示事物经过的一定时间段落

    每一阵至。——《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如:一阵雨;一阵风;一阵寒潮;一阵喧哗;一阵尘暴

    英文翻译

    column, row or file of troops

    方言集汇

    ◎ 粤语:zan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