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儿

niáng ér [niangr]
繁体 娘兒
注音 ㄋ一ㄤˊ ㄦˊ

词语释义

娘儿 niángr

(1) 口∶长辈妇女和男女晚辈合称

娘儿俩
mother and son (or daughter)

词语解释

  1. 母亲与子女的合称。

    元 关汉卿 《窦娥冤》楔子:“止有一个孩儿,年长八岁,俺娘儿两个,过其日月。”

  2. 长辈妇女和男女晚辈合称。

    《红楼梦》第十一回:“你们娘儿两个忒好了,见了面总舍不得来了。”如:娘儿俩;娘儿仨。

  3. 指妇女。参见“ 娘儿们 ”。

引证解释

⒈ 母亲与子女的合称。

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止有一个孩儿,年长八岁,俺娘儿两个,过其日月。”

⒉ 长辈妇女和男女晚辈合称。

《红楼梦》第十一回:“你们娘儿两个忒好了,见了面总舍不得来了。”

如:娘儿俩;娘儿仨。

⒊ 指妇女。参见“娘儿们”。

娘儿的国语词典

称谓:(1)​ 北平地区称姑姑为娘儿。(2)​ 称长一辈的女性亲戚。

娘儿造句

娘儿两个这样谈体己话,一谈就是好些时候。
最近杭州姑娘儿流行生吃茄子减肥。
你不嫌丢人那,那娘儿们现在成什么东西了,你也不出去扫听扫听,纯粹一个破鞋……
娘儿俩一路亲亲热热,唠着家常。
他就是那种人,跟你握起手来要是不把你的指头捏断那么四十根,就会以为自己是娘儿腔。天哪,我痛恨这类事儿。
相依为命的娘儿俩家里很穷,卖了所有能卖的东西,凑来的钱还是仅够一个晚上的医疗费。没有钱明天就得被赶出医院。
姑娘儿不肯,大伯就给她拍照了。
一个小娘儿们是一项投资,而一个老娘儿们却是注定要蚀本的。
莎士比亚似乎是赞成一夫多妻的他曾提到“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究竟温莎先生有几位太太呢?
男子汉大丈夫,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的,小肚鸡肠那是娘儿们才干的事。
我是这样一个大胆孟浪的娘儿们,这倒是一件好事,你说是吗?
闹了半天是她们在背后打破坏楔儿!我偏要嫁给你,做个样儿,让扯老婆舌头的臭娘儿们睁大眼睛看看;看看我到底是金香玉,还是鹅卵石!
开业当天,许多喜欢的杭州姑娘儿已经按捺不住,默默地记下。
那两个小娘儿们坐在那儿,把她们认识的男人一一加以评论。
不少男人只因爱上了酒窝儿,错把整个娘儿娶过来。
儿子啊,不管发生什么事儿,咱娘儿俩带着孩子!
既然娘儿们都美好而可爱,雌老虎又从何而来?
假如我把店面用品都弄整洁,那些娘儿们就不会对这些用品发生爱好了。
卧室摆着两张床,娘儿俩各睡一张,中间牵着一根细铁丝,上面挂着衣服,算是分隔。
相由心生,娘儿俩无邪的微笑神一致,偶尔嘟嘟嘴也很萌。

汉字详情

niáng [niang]
部首: 323
笔画: 10
五笔: VYV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VIAV
四角: 434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良声。本义:对妇女的泛称,多指少女)

(2) 同本义

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古乐府《子夜歌》

(3) 又如:渔娘;厨娘;婆娘;老板娘;娘行(女性通称);娘们(女人);娘娘庙(俗谓送子女神之庙);娘子关(一称苇泽关。在山西省平定县东北,河北省井陉县西。相传唐平阳公主率军驻此);新娘;姑娘

(4) ∶母亲

旦辞爷娘去。——《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

爷娘唤女。

(6) 又

爷娘闻女来。

耶娘妻子走相送。——唐· 杜甫《兵车行》

(7) 又如:我出生时我娘死了;爹娘;娘母(母亲);娘母子(母亲)

(8) 奴婢对女主人也称娘

那秋菊拾着鞋儿道:“娘这个鞋,只好盛我一个脚指头儿罢。”——《金瓶梅词话》

(9) 称人之妻 。如:娘们(指妻子)

(10) 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

娘以指叩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11) 又如:娘妗(舅母);大娘;婶娘;姨娘

英文翻译

mother; young girl; woman; wife

方言集汇

◎ 粤语:noeng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ong2 [东莞腔] ngiong2 [客语拼音字汇] ngiong2 [陆丰腔] gniong3 [客英字典] ngiong2 [海陆丰腔] ngiong2 [沙头角腔] niong2 [台湾四县腔] ngiong2 [宝安腔] ngi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女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nriang/niangɳĭaŋ
ér [er]
部首: 209
笔画: 2
五笔: QTN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LU
四角: 220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 同本义

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3) 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

(4) 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 。如:儿孙满堂;小儿;儿女夫妻(结发夫妻,从小的夫妻);儿女之情(指青年男女之间相爱的情感)

(5) 长辈对幼辈的称呼。亦用作轻蔑之称 。如:儿郎(将帅对士兵的称呼)

(6) 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儿,子也。——《广雅·释亲》

汤为儿守舍。——《汉书·张汤传》

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汉书·项藉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阿爷无大儿。——《乐府诗集·木兰诗》

(7) 又如:儿媳(即儿媳妇);儿子花(儿子的影子);儿曹(儿辈);儿息(子息)

(8) 男青年 。如:儿孩儿(男孩子);儿男(男孩,男子)

(9) 年轻人;青年 。如:健儿

(10) 我

(11) 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 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13) 又如:儿家(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你,称女子)

(14) 弟对兄的自称

乃以延宗为相国、 并州刺史,总 山西兵事。 谓曰∶“ 并州阿兄取,儿今去也。”——《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

形容词

(1) 雄性——多指牲畜 。如:儿猫(公猫)

(2) 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宣和中士女观灯者赐酒。有夫妇并游,不获同进,其妇蒙赐,辄怀酒杯,谢词曰:“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盟。”上赐之。——《月令广义》


(1) 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2) 多用作名词后缀 (1)∶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2)∶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3)∶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4)∶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3) 动词的后缀。如:玩儿;火儿

(4) 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英文翻译

son, child; KangXi radical 10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潮州话:r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