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威迫利诱
(1) 以威力胁迫,以财利诱骗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宋 王灼《颐堂文集 卷三 李仲高石君堂》诗:“利诱威胁拟夺去,仲高誓死君之侧。”
成语辨析
利;不能写作“力”。
成语用法
威迫利诱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威迫利诱的网络释义
威迫利诱
威迫利诱的翻译
反义词
威迫利诱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威力;威风
威,畏也。——《说文》
威也者,力也。——《吕氏春秋·荡兵》
有而可畏谓之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严大国之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之威。
威天下不以兵革。——《孟子·公孙丑下》
威棱威乎邻国。——《汉书·李广传》
威振四海。——汉· 贾谊《过秦论》
为敛威去。——《明史》
(2) 又如:威风杀气(威风恶煞;盛气凌人);威弧(很有威力的弧矢);威折(以威力使之折服);威服(以威力慑服);威柄(威权,权力);威畏(以威势使之畏服);威约(威势为人制约);威凌(以威势相欺凌);威绥(以威力使之安定)
(3) 尊严,威严
畏威保位。——《明史》
吏惮其威。
(4) 又如:威荣(尊严与荣华);威法(威严的法令);威神(尊严的神灵);威裕(威严和宽仁);威敬(有威严,令人敬重);威光(威严的光芒);威棱(声势威仪);威德(威严与恩德);威锋(威德);威权(威势与权力);威灵(声势威仪);威声(威严的名声);威神(威仪的神灵);威化(声威德化)
(5) 虐害。通“畏”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老子》
(6) 刑罚 。如:威威(处罚罪犯);威令(刑法或军政命令);威辟(重刑苛法)
(7) 古代军事编制单位
百户为“威”,设中、前、后、左、右五所,每军百户曰威。——《南疆逸史》
形容词
〈方〉∶漂亮的
楹联贴好了,徐炳华得意地问众人:“威不威?” 傻子权竖起两个大拇指,大声说:“威呀”!—— 陈残云《香飘四季》
动词
(1) 畏惧。通“畏”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诗·小雅·常棣》
威,畏也,可畏惧也。——《释名·释言语》
见怀思威。——《国语·晋语四》
(2) 震慑
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战国策》
教我先威众。——《史记·陈涉世家》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wi1 wui1 [海陆丰腔] wui1 [客英字典] vui1 [台湾四县腔] wui1 [客语拼音字汇] vui1 [陆丰腔] wui1 [沙头角腔] wui1 [东莞腔] wui1 [宝安腔] wu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威 | 於非 | 影 | 微合 | 平聲 | 微 | 合口三等 | 止 | 微 | ʔĭwəi | qyoi/voi |
详细解释
pò
动词
(1) (形声。从辵(
),白声。本义:逼近)(2) 同本义
迫,近也。——《说文》
迫,逼也,近也。——《广韵》
望崦嵫而勿迫。——《离骚》。注:“附也。”
而侮所迫之国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
涉旬月,迫季冬。——司马迁《报任安书》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迫措(犹逼近)
(4) 硬逼,逼迫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里胥迫我纳。——白居易《重赋》
(5) 又如:胁迫(威胁强迫);强迫(施加压力使服从);迫劫(逼迫);迫蹙(逼迫强制);迫阨(逼迫;胁迫);迫弄(逼迫并戏耍);迫拶(逼迫);迫索(强迫索取);迫胁(逼迫、威胁);迫勒(强迫)
(6) 催促
迫生而下。——《吕氏春秋·贵生》
迫孔悝于厕,强盟之。——《左传·哀公十五年》
能事不受相促迫。——唐· 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
(7) 又如:迫催(催逼,催促)
形容词
(1) 紧迫;急迫
迫而动。——《淮南子·精神》。注:“切也。”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迫促(匆忙);迫急(迫切);迫划(紧急筹划);迫遽(急促);迫守(急切收捕);迫究(紧逼追问);迫亟(急促;急迫);迫速(急迫);迫猝(急迫;仓促)
(3) 狭窄
西州地势局迫。——《后汉书·窦融列传》
(4) 又如:迫隘(狭窄;险阻);迫小(狭小);迫隘(狭窄,险阻);迫束(束缚,不得伸展);迫迮(狭窄);迫胁(迫窄;狭陋);迫唶(狭窄)
(5) 困厄;窘迫 。如:迫厄(犹困厄);迫迮(困厄);迫怵(窘迫恐惧);迫胁(局促;困厄);迫戚(困厄的样子);迫猝(窘迫,困顿)
(6) 另见
pǎi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et7 [台湾四县腔] bet7 [梅县腔] bit7 bet7 [陆丰腔] bet7 [东莞腔] pek7 bet7 [宝安腔] bet7 [客英字典] bet7 [客语拼音字汇] bed5 bid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伯 | 博陌 | 幫 | 陌二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梗 | 庚 | pɐk | prak/peak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2) 同本义
利铦也。——《说文》
其利断金。——《易·系辞》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3) 又
不以兵革之利。
则国之伤也若以利剑刺之。——《韩非子·解老》
非兵不利。——宋· 苏洵《六国论》
求天下之利匕首。——《战国策·燕策》
(4) 又泛指锐利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韩非子·难一》
(5) 又如:利爪;利喙(尖利的嘴);利矢(锋利的箭);利口辩给(能言善辩,含贬义);利金(锋利的兵器)
(6) 快;敏捷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子贡利口巧辞。——《史记·仲尼弟子传》
(7) 又如:利马(快马);利嗖(轻快利落);利爽(灵活敏捷);利屣(舞屣,头小而尖的鞋子);利便(伶利)
(8) 吉利;顺利
时不利兮骓不逝。——《史记·项羽本纪》
探军不利。——《资治通鉴》
因利乘便。——汉· 贾谊《过秦论》
(9) 又如:利钝(顺利与挫折);利市酒(为祈祷好运而喝的酒);利时(吉时)
(10) 有利的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资治通鉴》
(11) 重要的;要害的
怀抱利器——韩愈《送董邵南序》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庄子·胠箧》
名词
(1) 利益
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韩非子·五蠹》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利尽南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火器利袭远。——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
技击利巷战。
(3) 又如:福利(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的照顾);利孔(获得利益的来源)
(4) 赢利;利息
逐什一之利。——《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欲居之以为利。——《聊斋志异·促织》
商人重利轻别离。——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暴利(巨额利润);利赢(赢利;利润);利子(利息)
(6) 利禄
不慕荣利。——晋·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 又如:利心(利欲之心);利端(利欲的端绪);利色(私利与情欲)
(8) 财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毋示以利。——汉· 桓宽《盐铁论本文》
(9) 又如:利禄(财利与爵禄);利路(生财门路;钱财);利物(给优胜者的钱物;赃物)
(10) 指个人的安危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1) 胜利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
(12) 物资出产
荆州北据 汉、 沔,利尽南海。—— 陈寿《三国志》
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汉· 晁错《论贵粟疏》
西有巴蜀汉中之利。——《战国策·秦策一》
(13) 通“痢”
轻土多利。——《淮南子·地形》
(14) 姓
动词
(1) 善于 。如:利口(善于口辩);利足(善于行走);利趾(善走);利舌(谓能言善辩)
(2) 使有利。如:利他(佛教语。施益于他人);利涉(便利渡河。后世也称舟为利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3) 占;谋利 。如:利人妻女;损人利己(损害他人以图私利)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3 [东莞腔] li5 [客语拼音字汇] li4 [海陆丰腔] li6 [梅县腔] li5 [台湾四县腔] li5 [沙头角腔] li5 [宝安腔] li3 [陆丰腔] li6
◎ 潮州话:li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利 | 力至 | 來 | 脂A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脂A | li | liih/lih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秀声。字本作“羑”,从厶(
),从羑( )。厶,同“私”。羑,诱导。本义:教导;引导;劝导)(2) 同本义
诱,引也。——《广韵》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3) 如:诱动(劝诱打动);诱训(诱导教诲);诱进(诱导进取)
(4) 引诱
无诱于势利。——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盖以诱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诱兵(战争时诈败以引诱敌人中计的士兵或引诱敌兵);诱敌(诱引敌人进入埋伏的地方)
(6) 向导,引路
步及骤处兮,诱骋先。——《楚辞·招魂》
(7) 又如:诱接(招引接纳;诱纳);诱协(利诱协迫)
(8) 欺狂,诱骗
彼美郦生,既为交亲,诱袭军印,岂无他人。—— 唐· 吕温《繇鹿赋》
(9) 又如:诱略(诱骗,掠夺);诱狎(诱奸);诱哄(诱惑哄骗);诱巧(以狡猾手段欺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