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福

wēi fú [ wei fu]
注音 ㄨㄟ ㄈㄨˊ

词语释义

语出《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

词语解释

  1. 语出《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 孔颖达 疏:“惟君作福得专赏人也,惟君作威得专罸人也。”原指统治者的赏罚之权,后多谓当权者妄自尊大,恃势弄权。

    《汉书·诸侯王表》:“因母后之权,假 伊 周 之称,顓作威福庙堂之上,不降阶序而运天下。” 唐 王勃 《平台秘略论》:“假君王之顾盼,用君王之威福。” 宋 叶适 《提刑检详王公墓志铭》:“初龙图阁学士太子詹事 王公 十朋 ,以太学生对策,请收还威福,除 秦檜 蔽塞之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 席 寃愤正无所出,且意是必巨官,或当能作威福,因缅诉毒痛。” 郭沫若 《海涛集·我是中国人一》:“大约就为了这,那株坏材便认真作起威福来了吧?”参见“ 作威作福 ”。

引证解释

⒈ 参见“作威作福”。参见“作威作福”。

语出《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
孔颖达疏:“惟君作福得专赏人也,惟君作威得专罸人也。”
原指统治者的赏罚之权,后多谓当权者妄自尊大,恃势弄权。 《汉书·诸侯王表》:“因母后之权,假伊周之称,顓作威福庙堂之上,不降阶序而运天下。”
唐王勃《平台秘略论》:“假君王之顾盼,用君王之威福。”
宋叶适《提刑检详王公墓志铭》:“初龙图阁学士太子詹事王公十朋,以太学生对策,请收还威福,除秦檜蔽塞之政。”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席寃愤正无所出,且意是必巨官,或当能作威福,因缅诉毒痛。”
郭沫若《海涛集·我是中国人一》:“大约就为了这,那株坏材便认真作起威福来了吧?”

威福的国语词典

刑赏。

威福的网络释义

威福

  • 威福,汉语词汇。
  • 拼音:wēi fú
  • 释义:原指统治者的赏罚之权,后多谓当权者妄自尊大,恃势弄权。
  • 威福造句

    太后威福由己,而帝营救,速吾祸也!
    断狱者急于篣格酷烈之痛,执宪者烦于诋欺放滥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纵威福。
    此人“妬贤能,树党与,窃弄威权,自作威福”,与纥石烈执中属一路货色。
    但任教主性子暴躁,威福自用,我四兄弟早萌退志。
    甚至贿通官府,朝廷之威福日移;利入戚绅,闾左之脂膏尽竭。
    接下来大哥准备怎么办?慕容山庄人多势众,擅作威福,三位庄主也全是武道高手,不是我们能力敌的……
    武则天也吸取了自己“专恣”“专威福”惹恼皇帝险遭废黜的教训,善处与终究是废立生杀大权在握的皇帝的关系。
    后得曹操,以为社稷之臣;不意专国弄权,擅作威福。
    断狱者急于榜格酷烈之痛,执宪者繁于诈欺放滥之文,违本离实,垂楚为奸,或因公行私,以逞威福。
    就连圣人,在擅作威福之余,都妄图成为更高存在。
    吴主使中书郎吕壹典校诸官府及州郡文书,壹因此渐作威福,深文巧诋,排陷无辜,毁短大臣,纤介必闻。
    壹等因此渐作威福,遂造作榷酤障管之利,举罪纠奸,纤介必闻,重以深案丑诬,毁短大臣,排陷无辜,雍等皆见举白,用被谴让。
    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甚至贿通官府,朝端之威福日移;利擅宗绅,闾左之脂膏罄竭。
    后得曹操,以为社稷之臣,不意专国弄权,擅作威福,朕每见之,背若芒刺。
    对于同样的违法行为,或枉或纵,或入或出,任意刑赏,威福由己,以为这样做可以更好地“把握全局”,营造有利于己的“小气候”。
    当时梁家婚媾皇室,大作威福,将危社稷。
    周瑜小子,褊怀浅戆,自负其能,辄欲以卵敌石,兼之擅作威福,无罪受刑,有功不赏。
    县太爷在官序上虽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遇见上峰的门官、役卒也得满脸堆笑,打躬作揖,逢上司差遣,更是唯唯诺诺,慎言慎行,毫无为官的威福之厉。
    谋不足以翦除奸凶,而诈足以抑扬威福;勇不足以镇卫社稷,而暴足以侵害闾里。

    汉字详情

    wēi [wei]
    部首: 323
    笔画: 9
    五笔: DGV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HMV
    四角: 532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威力;威风

    威,畏也。——《说文》

    威也者,力也。——《吕氏春秋·荡兵》

    有而可畏谓之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严大国之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之威。

    威天下不以兵革。——《孟子·公孙丑下》

    威棱威乎邻国。——《汉书·李广传》

    威振四海。——汉· 贾谊《过秦论》

    为敛威去。——《明史》

    (2) 又如:威风杀气(威风恶煞;盛气凌人);威弧(很有威力的弧矢);威折(以威力使之折服);威服(以威力慑服);威柄(威权,权力);威畏(以威势使之畏服);威约(威势为人制约);威凌(以威势相欺凌);威绥(以威力使之安定)

    (3) 尊严,威严

    畏威保位。——《明史》

    吏惮其威。

    (4) 又如:威荣(尊严与荣华);威法(威严的法令);威神(尊严的神灵);威裕(威严和宽仁);威敬(有威严,令人敬重);威光(威严的光芒);威棱(声势威仪);威德(威严与恩德);威锋(威德);威权(威势与权力);威灵(声势威仪);威声(威严的名声);威神(威仪的神灵);威化(声威德化)

    (5) 虐害。通“畏”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老子》

    (6) 刑罚 。如:威威(处罚罪犯);威令(刑法或军政命令);威辟(重刑苛法)

    (7) 古代军事编制单位

    百户为“威”,设中、前、后、左、右五所,每军百户曰威。——《南疆逸史》

    形容词

    〈方〉∶漂亮的

    楹联贴好了,徐炳华得意地问众人:“威不威?” 傻子权竖起两个大拇指,大声说:“威呀”!—— 陈残云《香飘四季》

    动词

    (1) 畏惧。通“畏”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诗·小雅·常棣》

    威,畏也,可畏惧也。——《释名·释言语》

    见怀思威。——《国语·晋语四》

    (2) 震慑

    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战国策》

    教我先威众。——《史记·陈涉世家》

    英文翻译

    pomp, power; powerful; dom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wai1
    ◎ 客家话:[梅县腔] wi1 wui1 [海陆丰腔] wui1 [客英字典] vui1 [台湾四县腔] wui1 [客语拼音字汇] vui1 [陆丰腔] wui1 [沙头角腔] wui1 [东莞腔] wui1 [宝安腔] w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非微合平聲合口三等ʔĭwəiqyoi/voi
    [fu]
    部首: 431
    笔画: 13
    五笔: PYG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FMRW
    四角: 3126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示,“畐”声。声符亦兼表字义。“畐”,本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满之义,则“畐”有腹满义。“福”“富”互训,以明家富则有福。本义:福气,福运。与“祸”相对)

    (2) 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

    福,祐也。——《说文》。按,本作祜也。

    安利之谓福。——贾谊《道德说》

    师其类者谓之福。——《荀子·天论》

    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礼记·祭统》

    受茲介福。——《易·晋》

    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降福既多。——《诗·鲁颂·閟宫》

    全寿富贵之谓福。——《韩非子·解老》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3) 又如:福泽(福分;福气);福无双降,祸不单行(好事不多,祸事不少。特指接连遇到不幸);福缘(福气);福寿(幸福长寿)

    (4) 祭祀用的酒肉

    为人祭曰致福。——《礼记·少仪》

    凡祭祀之致福者。——《周礼·膳夫》。注:“谓诸臣祭祀。进其余肉,归祚于王。”

    (5) 又如:福礼(祭祀用的供品);福酒(祭过神明的酒);福食(供祀神用的食物);福脯(祭祀用的干肉)

    (6) 用于书信中,表示良好祝愿 。如:福安;福体;福躬(旧时书信中对尊长的敬语。指安吉的身体)

    (7) 姓

    动词

    (1) 赐福,保佑

    亦其福女。——《诗·鲁颂·閟宫》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

    (2) 又如:福田(佛教认为积善可得福报,犹如种田就会有收获一样);福柄(指作威作福的权力);福神(能赐人幸福的神灵);福善祸淫(赐福给为善的人,降祸给作恶的人)

    (3) 亦作“拂”。行礼。上身稍微前倾,双手重叠在偏右方向上下移动

    刘姥姥便知是 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红楼梦》

    (4) 通“副”( )。相称,符合

    邦福重宝,闻于傍乡。——《史记·龟策列传》

    仰福帝居,阳曜阴藏。——张衡《西京赋》

    (5) 又如:福德(符合道德准则);福望(符合众人的愿望)

    英文翻译

    happiness, good fortune, blessing

    方言集汇

    ◎ 粤语:fu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k7 [客英字典] fuk7 [台湾四县腔] fuk7 [梅县腔] fuk7 [沙头角腔] fuk7 [宝安腔] fuk7 [陆丰腔] fuk7 [客语拼音字汇] fug5 ho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pĭukpi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