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的

wěi de [ wei de]
注音 ㄨㄟˇ ˙ㄉㄜ

词语释义

的确。

词语解释

  1. 的确。

    宋 司马光 《乞罢提举官札子》:“若转运司委的窘乏,须至兑那常平仓钱物者,必须具数先奏朝廷。”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委的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 明 唐顺之 《乞留馀盐疏》:“照得今岁 淮 扬 等处,灾伤委的十分重大,百姓委的饥饉难存。”

引证解释

⒈ 的确。

宋司马光《乞罢提举官札子》:“若转运司委的窘乏,须至兑那常平仓钱物者,必须具数先奏朝廷。”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委的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
明唐顺之《乞留馀盐疏》:“照得今岁淮扬等处,灾伤委的十分重大,百姓委的饥饉难存。”

委的的国语词典

确实。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委的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西游记.第三回》:「悟空笑道:『……你再去寻寻看。若有可意的,一一奉价。』龙王道:『委的再无。』」也作「委实」。

委的的网络释义

委的

  • 委的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wěi de,意思是的确。
  • 委的造句

    担任昨日海选评委的分别是著名演员雷汉、作家洁尘和编剧钱滨。
    我叫楼大鹏,是北京奥申委的体育主任。
    临别独立营,山子把没收林风的第二支勃朗宁赠送给陈政委,如此一来,陈政委的脸上如同铁树开花一样。
    周筱赟称,社监委的新闻发言人王永,在管理社监委官方微博期间,发布的内容多数未经其他委员同意,擅自发布为红会辟谣“说好话”的言论。
    即使能够轮到中纪委的狗头铡开铡,哪也不是一般的狗头了。
    省教委的领导高度评价了我们学校派去的两个学生,说你聪明能干,工作认真负责,与大家相处非常愉快。
    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步,政府部委的高层新闻简报会和新闻发布会比过去多多了。
    由于学校里工作人员奇缺,傅克秉承中侨委的旨意,动员萧强等十位同学结束学习生活,在母校留校参加工作。
    潘石屹立即将这个信息告诉了冯仑,冯仑马上让他找北京市体改委的一位负责人。
    老文化馆、饮食公司、老电影院,就在老县委的对面。
    获得外经委的审批是非常重要的,这决定了我们能否成立这家公司。
    项目运营是否影响帽峰山?在近半年广州市城管委的接访中,有部分萝岗居民担心,萝岗焚烧厂排放的烟气会对只有千米之遥的帽峰山森林公园造成严重影响。
    此次台中市立委的“微型选举”可以“见微知着”,由局部看全部,由表象看本质,关键在此。
    近期,城管办召开“三转一争”主题活动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市委的讲话精神,部署进一步深化“争先进位、比学赶超”大讨论活动。
    报告指出,五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委员竭智尽力谋发展,团结各界促和谐,创新举措增活力,认真履职树形象。
    教委的、体委的,少工委的、省足协的,赞助商、主办方的领导悉数到场,加上球员家属,附近大学的部分假期未返乡的大学生,呼呼啦啦坐满了大半个看台。
    这件事闹得很大,甚至惊动了县委的领导。
    为响应发改委的通知精神和应对此番物价的上涨,南京市物价部门和零售企业都给予高度重视。
    据接触过泰安市国资委的投资界人士表示,该传闻纯属子虚乌有。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明晰化村委的职权,利用村规民约来贯彻落实赡养协议,来指导人们的行为。

    汉字详情

    wěi,wēi [wei]
    部首: 323
    笔画: 8
    五笔: TV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DV
    四角: 20404

    详细解释

    wēi

    形容词

    (1) 曲,委曲

    委两馆于咸唐。——《楚辞·九叹·远游》

    委貌,冠形有委曲之貌,上大下小也。——《释名·释首饰》

    委委佗佗。——《诗·鄘风·君子偕老》

    (2) 另见 wěi

    wěi

    动词

    (1) (会意。从女,从禾。“女”表顺随,“禾”表委曲。本义:曲折)

    (2) 同本义

    委,委随也。——《说文》。按,委随犹委蛇。

    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史记·天官书》

    (3) 又如:委折(曲折);委注(曲折流往);委宛(委曲婉转);委纡(曲折);委延(曲折蜿蜒);委坠(曲折,遥远)

    (4) 堆积,存放

    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庄子·养生主》

    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战国策·燕策》

    委,犹积也。——《文选·芜城赋》注

    粢盛委之所藏也。——《公羊传·桓公十四年》

    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周礼·地官》

    (5) 委托

    愿委之于子。——《战国策·齐策一》

    委广州府余。——《广东军务记》

    (6) 又如:委计(托付以国家大计);委付(委托;嘱咐);委冰(托媒人);委政(付以政柄);委勘(交付审查);委权(授以权柄);委属(托付);委遇(信任)

    (7) 丢弃,抛弃

    委,弃也。——《广雅》

    委而去之。——《孟子·公孙丑下》

    相委而去。——《世说新语·方正》

    (8) 又如:委去(委弃而离去);委世(弃世);委仗(丢弃武器);委伏(委弃埋没);委舍(舍弃,委卸);委叛(弃官叛离);委捐(放弃,丢掉)

    (9) 委任,任命,委派 。如:委札(委任文件);委用(任用);委成(委任而责成);委使(任用);委命(委派,任命);委重(委以重任);委信(委任信赖);委寄(委任托付);委诚(委任、信用)

    (10) 推卸;推诿

    司马欲委罪于孤耶?——《晋书·王裒传》

    (11) 又如:委咎(归罪);委卸(推卸)

    (12) 安,安于

    乐天安分,以至百年。——陶潜《自祭文》

    (13) 随顺,顺从 。如:委贽(指人臣拜见君主时,屈膝委体于地);委化(随任自然的变化);委分(任凭天命);委质(下拜;屈膝委身于地下,后引申为托身;归顺。质:形体);委制(归顺并接受约束);委和(随顺自然);委面(归顺称臣);委从(随顺,顺从)

    (14) 通“萎”。委顿,衰败 。如:委花(落花);委困(委顿困乏);委绝(衰亡,衰败);委然(困顿)

    (15) 交付,给

    婆惜道:“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水浒传》

    名词

    (1) 水的下流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礼记》

    (2) 后称事情的本末为原委或源委

    (3) 帽檐,冠檐

    委武玄缟而后蕤。——《礼记》

    (4) 委员会的省称 。如:常委;省委

    (5) 委员的省称 。如:政委

    (6) 末尾

    教化从来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河。——《骠国乐》

    形容词

    (1) 懈倦,疲惫 。如:委劣(委顿,衰弱);委惰(疲倦);委委悴悴(无精打彩)

    (2) 琐碎;鄙陋

    副词

    (1) 确实 。如:委知(确实知道);委的(的确);委是(确实);委果(果然;确实);委的(确实);委系(确实是)

    (2) 另见 wēi

    英文翻译

    appoint, send, commis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wai1 wai2
    ◎ 客家话:[梅县腔] wi1 wui1 [海陆丰腔] wui1 wui3 we6 [客语拼音字汇] vui1 [东莞腔] wui1 [客英字典] vui1 vui3 [宝安腔] wui1 [台湾四县腔] wi1 wi3 we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爲支B合平聲合口三等支Bqye/weʔĭwe
    de,dí,dì,dī [de,di,di,di]
    部首: 501
    笔画: 8
    五笔: RQYY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API
    四角: 27620

    详细解释

    de

    助词

    (1) 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

    (2) 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

    (3) 〈代〉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

    (4) 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5)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6)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7) 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

    (8)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9) 表示相乘。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10) 〈方〉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

    (11) 同“得”,后面带补语

    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结坐的满满的了。——《老残游记》

    (12) 同“地”( de)。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

    (13) 另见 dí;dì

    副词

    (1) 确实;实在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秦观《淮海集》

    (2) 又如:的对;的据(真凭实据);的觉(果然;的确);的是(的确是)

    (3) 必定;一定 。如:的决(处决;处斩);的的(特意)

    (4) 另见 de;dì

    名词

    (1) (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

    (2) 箭靶的中心目标。如:众矢之的;有的放矢

    (3) 鲜明的样子

    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战国楚· 宋玉《神女赋》

    (4) 另见 de,dí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possessive, adjectival suffix

    方言集汇

    ◎ 粤语:d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t7 tak8 tiak8 tit7 [客语拼音字汇] did5 e4 [沙头角腔] dit7 [宝安腔] dit7 [台湾四县腔] dit7 tak8 tiak8 tit7 [客英字典] dit7 [陆丰腔] dit7 [梅县腔] dit7 [东莞腔] d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tekti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