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内瑞拉

wěi nèi ruì lā [wei nei rui la]
注音 ㄨㄟˇ ㄋㄟˋ ㄖㄨㄟˋ ㄌㄚ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Bolivariana de Venezuela),简称委内瑞拉,是位于南美洲北部的国家,首都加拉加斯。

汉字详情

wěi,wēi [wei]
部首: 323
笔画: 8
五笔: TV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DV
四角: 20404

详细解释

wēi

形容词

(1) 曲,委曲

委两馆于咸唐。——《楚辞·九叹·远游》

委貌,冠形有委曲之貌,上大下小也。——《释名·释首饰》

委委佗佗。——《诗·鄘风·君子偕老》

(2) 另见 wěi

wěi

动词

(1) (会意。从女,从禾。“女”表顺随,“禾”表委曲。本义:曲折)

(2) 同本义

委,委随也。——《说文》。按,委随犹委蛇。

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史记·天官书》

(3) 又如:委折(曲折);委注(曲折流往);委宛(委曲婉转);委纡(曲折);委延(曲折蜿蜒);委坠(曲折,遥远)

(4) 堆积,存放

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庄子·养生主》

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战国策·燕策》

委,犹积也。——《文选·芜城赋》注

粢盛委之所藏也。——《公羊传·桓公十四年》

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周礼·地官》

(5) 委托

愿委之于子。——《战国策·齐策一》

委广州府余。——《广东军务记》

(6) 又如:委计(托付以国家大计);委付(委托;嘱咐);委冰(托媒人);委政(付以政柄);委勘(交付审查);委权(授以权柄);委属(托付);委遇(信任)

(7) 丢弃,抛弃

委,弃也。——《广雅》

委而去之。——《孟子·公孙丑下》

相委而去。——《世说新语·方正》

(8) 又如:委去(委弃而离去);委世(弃世);委仗(丢弃武器);委伏(委弃埋没);委舍(舍弃,委卸);委叛(弃官叛离);委捐(放弃,丢掉)

(9) 委任,任命,委派 。如:委札(委任文件);委用(任用);委成(委任而责成);委使(任用);委命(委派,任命);委重(委以重任);委信(委任信赖);委寄(委任托付);委诚(委任、信用)

(10) 推卸;推诿

司马欲委罪于孤耶?——《晋书·王裒传》

(11) 又如:委咎(归罪);委卸(推卸)

(12) 安,安于

乐天安分,以至百年。——陶潜《自祭文》

(13) 随顺,顺从 。如:委贽(指人臣拜见君主时,屈膝委体于地);委化(随任自然的变化);委分(任凭天命);委质(下拜;屈膝委身于地下,后引申为托身;归顺。质:形体);委制(归顺并接受约束);委和(随顺自然);委面(归顺称臣);委从(随顺,顺从)

(14) 通“萎”。委顿,衰败 。如:委花(落花);委困(委顿困乏);委绝(衰亡,衰败);委然(困顿)

(15) 交付,给

婆惜道:“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水浒传》

名词

(1) 水的下流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礼记》

(2) 后称事情的本末为原委或源委

(3) 帽檐,冠檐

委武玄缟而后蕤。——《礼记》

(4) 委员会的省称 。如:常委;省委

(5) 委员的省称 。如:政委

(6) 末尾

教化从来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河。——《骠国乐》

形容词

(1) 懈倦,疲惫 。如:委劣(委顿,衰弱);委惰(疲倦);委委悴悴(无精打彩)

(2) 琐碎;鄙陋

副词

(1) 确实 。如:委知(确实知道);委的(的确);委是(确实);委果(果然;确实);委的(确实);委系(确实是)

(2) 另见 wēi

英文翻译

appoint, send, commis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wai1 wai2
◎ 客家话:[梅县腔] wi1 wui1 [海陆丰腔] wui1 wui3 we6 [客语拼音字汇] vui1 [东莞腔] wui1 [客英字典] vui1 vui3 [宝安腔] wui1 [台湾四县腔] wi1 wi3 we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爲支B合平聲合口三等支Bqye/weʔĭwe
nèi,nà [nei,na]
部首: 216
笔画: 4
五笔: MW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B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冂入。冂( jiōng)表示蒙盖,入表示进入之物,合而表示事物被蒙盖在里面。本义:入,自外面进入里面)。

(2) 同本义

内,入也。自外而入也。——《说文》

主入也。——《周礼·职内》注

赵不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欲止不内。——《史记·项羽本纪》

内所著披袄中。——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3) 交入;接纳。后作“纳”

无不务内。——《礼记·月令》。注:“谓收敛入之也。”

夫耳内和声,而口出美言。——《国语·周语》

距关,毋内诸侯。——《史记·项羽本纪》

恶内诸侯客。——《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注:“谓收敛入之也。”

(4) 又如:内金(进贡金、银、铜等物)

(5) 另见 nèi

nèi

名词

(1) 里面。与“外”相对

一室之内。——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郗犹在帐内。——《世说新语·雅量》

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 钟夫人之礼。——《世说新语·贤媛》

一板内有重复。——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数里内无树。——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海内;关内;内牵(内中传递消息者)

(3)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动干戈于邦内。——《论语·季氏》

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汉· 贾谊《过秦论》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诸葛亮《出师表》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内叛(内部叛乱);内患(国内的祸患);内事(国内的事;宗庙祭祀之事);内睦(使内部和睦);内噬(内部攻讦相残);内寇(国内变乱;外敌入侵)

(5) 室,内室,房室

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世说新语·贤媛》

皆拜卧内床下。——《汉书·霍光传》

(6) 又如:内帏(女子居处);内舍(内室;古代妇女居于内室,因借指妻子、女眷);内房(内室;女眷居住的屋子);内阶(内屋的台阶);内照(光照内室;光照内部);内户(内宅的门);内子(妻子)

(7) 皇宫;帝王所居之处

西宫南内多秋草。——白居易《长恨歌》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诸葛亮《出师表》

(8) 又

内外异法。

酒非内法。——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9) 又如:内帑(皇家银库);内侍(皇宫中的侍从官,多以宦官充任);内库(宫中的府库);内园(宫中的御花园);内厩(宫中的马厩,御马房);内禁(宫禁);内庭(宫禁以内;内院);内宴(宫廷宴会)。又指封建朝廷。如:内志(入主朝廷的志向);内附(归附朝廷);内荣(在朝中任职);内辅(在朝中辅弼君主);内属(归附朝廷为属国或属地);内藩(朝廷直接辖治下的中原诸侯王国);内转(地方官上调中央政府任职);内任(朝中重任和要职)

(10) 妇女;女色

齐侯好内。——《左传·僖公十七年》

(11) 又如:内具(妇女日常应用的佩巾、丝絮和针丝袋之类物品);内治(古指对妇女进行的教育);内利(国君的配偶宜室宜家,有利于邻国);内幸(皇帝宠爱的姬妾);内姻(女眷方面的姻亲)

(12) 古代泛称妻妾。后专称妻

梦里无题惟寄内。——钱惟善《送贾元英之照潭》

(13) 又如:内实(妻妾与宝物);惧内(怕老婆);内训(对妇女的训诫教育);内父(岳父);内馈(内子。指妻子);内掌柜(主妇);内寝(正妻之居室);内媚(丈夫善于讨妻妾的欢心);内娣(妻子的弟弟);内妹(妻子的妹妹);内主(古代诸侯的夫人);内老板(老板娘)

(14) 内心

王平子形甚散朗,内实劲侠。——《世说新语·谗险》

内怀犹豫之计。——《资治通鉴》

(15) 又如:内境(内心境界);内意(内心的想法);内谋(内心思虑、谋划;参与机要,谋划政事;暗中谋划);内慧(内心敏慧);内刚(内心刚强)

(16) 内脏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蔡琰《悲愤诗》

(17) 又如:内症(体内脏器的疾病);内疽(体内脏器的毒性肿块);内疾(犹言暗病。身体内部的病症)

(18) 正道。佛教徒称佛门之内为内,佛门之外为外 。如:内教(指佛教);内学(佛学。道教所习神仙导养之学)

(19) 另见

英文翻译

in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no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ui5 [东莞腔] lui3 [陆丰腔] nui6
◎ 潮州话:l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八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奴對去聲合口一等nuɒinuaih/nuoy
ruì [rui]
部首: 436
笔画: 13
五笔: GMD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GUMB
四角: 12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耑( zhuān)声。本义:玉制的符信,作凭证用)

(2) 同本义

瑞,以玉为信也。——《说文》

掌玉瑞器之藏。——《周礼·典瑞》。注;“符信也,人执以见曰瑞。”

成六瑞益王所用镇圭也。——《周礼·小行人》

以圭为瑞。——《礼记·礼器》

司马请瑞。——《左传·哀公十四年》

(3) 又如:瑞珪(天子赐的作为凭信的圭玉);瑞节(玉节;瑞与节);瑞令(符命);瑞玉(玉制信物)

(4) 吉祥的事物

世间谓之圣王之瑞,为圣母来矣。——《论衡·指瑞》

(5) 又如:瑞桢(吉祥)

(6) 征兆

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墨子·非攻下》

(7) 又如:祥瑞

(8) 古州名

(9) 唐州名。故治在今辽宁省绥中县北

(10) 宋州名。故治在今江西省高安县

(11) 姓

形容词

(1) 吉祥,吉利

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2) 又如:瑞雪霏霏;瑞应(祥瑞的感应);瑞星(吉祥之星);瑞相(吉祥的征兆);瑞物(吉祥之物);瑞光(吉祥之光);瑞日,瑞月(象征吉祥的日、月);瑞兽(象征吉祥之兽);瑞露(象征吉祥之露)

英文翻译

felicitous omen; auspic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ui5 sui5 [客语拼音字汇] sui4 [陆丰腔] sui6 [东莞腔] sui3 [台湾四县腔] sui5 [客英字典] sui5 sui5 [宝安腔] sui5 [梅县腔] shui5 [沙头角腔] su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是僞支A合去聲合口三等支Azjyeh/zjvehʑĭwe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UGU

英文翻译

pull, drag; seize, hold; lengt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