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仗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亦作“ 委杖 ”。 1.依凭,依靠。《三国志·吴志·楼玄传》:“诸吏之中,任干之事,足委仗者,无胜於 楼玄 。”《晋书·王导传》:“ 导 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寧邦。於是尤见委杖,情好日隆,朝野倾心,号为‘仲父’。”《宋书·臧质传》:“ 何文敬 趋走厮养,天性愚狡, 质 迷其姦諂,寘怀委仗,遂外擅威刑,内游房室。”《周书·尉迟迥传》:“ 迥 通敏有干能,虽任兼文武,颇允时望。 太祖 以此深委仗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委杖”。
⒉ 依凭,依靠。
引《三国志·吴志·楼玄传》:“诸吏之中,任干之事,足委仗者,无胜於楼玄。”
《晋书·王导传》:“导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寧邦。於是尤见委杖,情好日隆,朝野倾心,号为‘仲父’。”
《宋书·臧质传》:“何文敬趋走厮养,天性愚狡, 质迷其姦諂,寘怀委仗,遂外擅威刑,内游房室。”
《周书·尉迟迥传》:“迥通敏有干能,虽任兼文武,颇允时望。 太祖以此深委仗焉。”
⒊ 谓丢弃武器。
引晋葛洪《抱朴子·自叙》:“洪独约令所领,不得妄离行阵,士有摭得众者, 洪即斩之以徇,於是无敢委杖。”
《金史·完颜杲传》:“詰旦,战于河上,大败其众,皆委仗就擒。”
委仗的网络释义
委仗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wēi
形容词
(1) 曲,委曲
委两馆于咸唐。——《楚辞·九叹·远游》
委貌,冠形有委曲之貌,上大下小也。——《释名·释首饰》
委委佗佗。——《诗·鄘风·君子偕老》
(2) 另见
wěi
动词
(1) (会意。从女,从禾。“女”表顺随,“禾”表委曲。本义:曲折)
(2) 同本义
委,委随也。——《说文》。按,委随犹委蛇。
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史记·天官书》
(3) 又如:委折(曲折);委注(曲折流往);委宛(委曲婉转);委纡(曲折);委延(曲折蜿蜒);委坠(曲折,遥远)
(4) 堆积,存放
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庄子·养生主》
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战国策·燕策》
委,犹积也。——《文选·芜城赋》注
粢盛委之所藏也。——《公羊传·桓公十四年》
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周礼·地官》
(5) 委托
愿委之于子。——《战国策·齐策一》
委广州府余。——《广东军务记》
(6) 又如:委计(托付以国家大计);委付(委托;嘱咐);委冰(托媒人);委政(付以政柄);委勘(交付审查);委权(授以权柄);委属(托付);委遇(信任)
(7) 丢弃,抛弃
委,弃也。——《广雅》
委而去之。——《孟子·公孙丑下》
相委而去。——《世说新语·方正》
(8) 又如:委去(委弃而离去);委世(弃世);委仗(丢弃武器);委伏(委弃埋没);委舍(舍弃,委卸);委叛(弃官叛离);委捐(放弃,丢掉)
(9) 委任,任命,委派 。如:委札(委任文件);委用(任用);委成(委任而责成);委使(任用);委命(委派,任命);委重(委以重任);委信(委任信赖);委寄(委任托付);委诚(委任、信用)
(10) 推卸;推诿
司马欲委罪于孤耶?——《晋书·王裒传》
(11) 又如:委咎(归罪);委卸(推卸)
(12) 安,安于
乐天安分,以至百年。——陶潜《自祭文》
(13) 随顺,顺从 。如:委贽(指人臣拜见君主时,屈膝委体于地);委化(随任自然的变化);委分(任凭天命);委质(下拜;屈膝委身于地下,后引申为托身;归顺。质:形体);委制(归顺并接受约束);委和(随顺自然);委面(归顺称臣);委从(随顺,顺从)
(14) 通“萎”。委顿,衰败 。如:委花(落花);委困(委顿困乏);委绝(衰亡,衰败);委然(困顿)
(15) 交付,给
婆惜道:“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水浒传》
名词
(1) 水的下流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礼记》
(2) 后称事情的本末为原委或源委
(3) 帽檐,冠檐
委武玄缟而后蕤。——《礼记》
(4) 委员会的省称 。如:常委;省委
(5) 委员的省称 。如:政委
(6) 末尾
教化从来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河。——《骠国乐》
形容词
(1) 懈倦,疲惫 。如:委劣(委顿,衰弱);委惰(疲倦);委委悴悴(无精打彩)
(2) 琐碎;鄙陋
副词
(1) 确实 。如:委知(确实知道);委的(的确);委是(确实);委果(果然;确实);委的(确实);委系(确实是)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wi1 wui1 [海陆丰腔] wui1 wui3 we6 [客语拼音字汇] vui1 [东莞腔] wui1 [客英字典] vui1 vui3 [宝安腔] wui1 [台湾四县腔] wi1 wi3 we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逶 | 於爲 | 影 | 支B合 | 平聲 | 支 | 合口三等 | 支B | 止 | qye/we | ʔĭwe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丈声。本义:执,拿着)
(2) 同本义
韩信仗剑从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独行仗剑至韩。——《史记·刺客列传》
(3) 又如:仗斧(手持斧铖钺。表示权威);仗节(手持符节;坚守节操);仗策(手持马鞭。骑马)
(4) 依靠,依赖
仗,凭仗。——《广韵》
仗兵革之彊。——《史记·春申君传》
朕自得疾,数日不能得睡,今夜仗二将军威势甚安。——《西游记》
(5) 又如:仗腰子的(靠山;背后支持者);仰仗(依靠;依赖);依仗(倚仗靠别人的势力或有利条件);狗仗人势;仗气(凭仗正气。也指任性使气);仗气使酒(任性纵酒)
名词
(1) 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
帝自山下望其众,袍仗精整,人人尽力,壮之。——《新唐书》
(2) 又如:兵仗(兵器);器仗;仪仗;明火执仗
(3) 仪仗队
凡朝会之仗,三卫番上,分为五仗,号衙内五卫。——《新唐书》
(4) 又如:仗士(卫士);仗下(皇帝视朝毕,所列仪仗兵卫退下);仗马(皇帝仪仗队所用的马);仗队(仪仗队)
(5) 战争或战斗 。如:打仗(进行战争;进行战斗);死仗(硬仗);硬仗(正面硬拼的战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zhong5 [台湾四县腔] cong3 cong5 zong5 [客英字典] chong3 zhong5 [陆丰腔] zhong5 [海陆丰腔] chong3 chong6 zhong5 [客语拼音字汇] cong4 zong4 [沙头角腔] zong5 [东莞腔] cong5 [宝安腔] zong5 | co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丈 | 直兩 | 澄 | 陽開 | 上聲 | 養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ɖʰĭaŋ | driangx/dia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