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遁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六壬”与“遁甲”的并称。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王乐仙得道》:“主僧復善壬遁,旦旦必焚香转式,以占一日之事。”《明史·方伎传·周述学》:“自历以外,图书、皇极、律吕、山经、水志、分野、舆地、算法、太乙、壬遁、演禽……莫不各有成书,凡一千餘卷,统名曰《神道大编》。” 清 谭嗣同 《仁学》十四:“风水也,星命也,壬遁也,杂占杂忌也,凡为祸福富贵利益者,皆见及於体魄而止。”
引证解释
⒈ “六壬”与“遁甲”的并称。
引宋何薳《春渚纪闻·王乐仙得道》:“主僧復善壬遁,旦旦必焚香转式,以占一日之事。”
《明史·方伎传·周述学》:“自历以外,图书、皇极、律吕、山经、水志、分野、舆地、算法、太乙、壬遁、演禽……莫不各有成书,凡一千餘卷,统名曰《神道大编》。”
清谭嗣同《仁学》十四:“风水也,星命也,壬遁也,杂占杂忌也,凡为祸福富贵利益者,皆见及於体魄而止。”
壬遁的网络释义
壬遁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象形兼指事。像一个人挑担子。本义:挑担) 同本义
壬,儋何也。上下物也,中象人儋之。——《说文通训定声》。按,经传以任为之
是任是负。——《诗·大雅·生民》
名词
天干的第九位,用以纪旬
夏四月壬戌,公及晋侯盟于 长樗。——《春秋》
形容词
(1) 巧辩。假借为“佞”
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书·皋谟》
(2) 又如:壬人(壬佞,奸人)
(3) 盛大;庄严
百礼既至,有壬有林。——《诗·小雅·宾之初筵》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im2 ngim2 [东莞腔] ngim3 [客英字典] ngim2 [陆丰腔] gnim3 [客语拼音字汇] ngim2 [台湾四县腔] ngim2 jim2 [海陆丰腔] ngim2 rim2 [宝安腔] ngim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任 | 如林 | 日 | 侵A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侵A | 深 | njim/rim | nʑĭĕm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盾声。本义:逃避)(2) 同本义
遁,迁也。——《说文》
遁,避也。——《广雅·释诂三》
遁,犹回避也。——《后汉书·杜林传》注
阳遁而不能蒸。——《国语·周语》
平当逡遁有耻。——《汉书·隽疏干薛平传赞》
(3) 又如:遁隐(避世隐居);遁天(逃遁天理,违背自然);遁命(逃避任命);遁俗(犹言逃避世俗);遁避(犹逃避)
(4) 逃跑,逃走
一曰逃也。——《说文》
晋将遁矣。——《国语·楚语》
敌弃炮仓皇遁。——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虎大骇,远遁。——唐· 柳宗元《三戒》
(5) 又如:遁世离群(逃离人世,过隐居生活);遁亡(逃亡);遁退(逃跑退却);遁奔(逃奔)
(6) 迁移 。如:遁思(迁移;离去)
(7) 隐匿 。如:遁疚(隐藏的疾病);遁隐(隐藏);遁影(隐藏形影);遁疾(隐藏的疾病)
(8) 隐避;隐居 。如:遁夫(隐居之人);遁身(隐居);遁居(隐居)
(9) 放纵;淫逸 。如:遁乐(淫纵逸乐);遁逸(放纵;不可约束)
(10) 失 。如:遁逸(散失);遁舍(犹舍弃)
(11) 欺 。如:遁饰(欺蒙掩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un3 tun6 [宝安腔] tun3 [梅县腔] tun3 [陆丰腔] dun3 [客英字典] tun3 [东莞腔] tun3 [台湾四县腔] tun3 tun5 [客语拼音字汇] tun3 tun4
◎ 潮州话:多温6(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囤 | 徒損 | 定 | 魂 | 上聲 | 阮 | 合口一等 | 臻 | 魂 | dʰuən | duonx/duo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