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苦

kùn kǔ [ kun ku]
注音 ㄎㄨㄣˋ ㄎㄨˇ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困苦 kùnkǔ

(1) 艰难穷苦

战争所留下的种种损坏和困苦
困苦备尝
in privation

(2) 穷苦

miserable;distressed

(3) 困难

如果那人不将三国的事情讲完,他的豫备就决不至于这么困苦,他最熟悉的就是三国。——鲁迅《彷徨》
difficult

词语解释

  1. 艰难穷苦。

    《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史记·李斯列传》:“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 唐 杜甫 《哀王孙》诗:“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明 李东阳 《孟子直解》之一:“横征暴敛日甚一日,使小民愈加困苦,无以安生。”

  2. 苦痛,难受。

    《太平广记》卷一五二引 唐 无名氏《德璘传·郑德璘》:“道将尽,覩一大池,碧水汪然,遂为主者推堕其中,或沉或浮,亦甚困苦。”

  3. 困难,费力。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如果那人不将 三国 的事情讲完,他的豫备就决不至于这么困苦,他最熟悉的就是 三国 。”

引证解释

⒈ 艰难穷苦。

《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史记·李斯列传》:“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
唐杜甫《哀王孙》诗:“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明李东阳《孟子直解》之一:“横征暴敛日甚一日,使小民愈加困苦,无以安生。”

⒉ 苦痛,难受。

《太平广记》卷一五二引唐无名氏《德璘传·郑德璘》:“道将尽,覩一大池,碧水汪然,遂为主者推堕其中,或沉或浮,亦甚困苦。”

⒊ 困难,费力。

鲁迅《彷徨·高老夫子》:“如果那人不将三国的事情讲完,他的豫备就决不至于这么困苦,他最熟悉的就是三国。”

困苦的国语词典

贫困、艰苦。

如:「他过著困苦的生活。」

困苦的网络释义

困苦

  • 困苦,汉语词汇。
  • 拼音:kùn kǔ
  • 指艰难穷苦,苦痛,难受等。语出《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 困苦的翻译

    英语: deprivation, distressed, miserable
    德语: Drangsal (S)​, Gefahr (S)​, Hungersnot (S)​, Misere (S)​, Not (S)​, Notbremse (S)​, Notfall (S)​, Nothilfe (S)​, Notruf (S)​, notwendig (S)​, Raumnot (S)​, Wassernot (S)​, Wohnungsnot (S)​, Zeitnot (S)​
    法语: pauvre, misérable, indigent

    困苦造句

    我们要克服艰难困苦,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不要畏惧困苦,它是垫高你的基石;不要躲避忙碌,它能燃烧你的希望;不要拒绝寒冷,它可以积蓄你的能量;不要一味惬意,这往往是挫败的开始;不要眷念诱惑,这常常是堕落的前奏。人生的成长,靠的不是时间,而是勤奋与努力
    不管有多少艰难困苦,你们小分队也要赶在天亮前完成炸毁被敌人占领的康定桥的任务。
    谈到过去困苦的生活老人露出了一丝苦涩的笑容。
    面对极端困苦而百折不挠。
    红军战士为了抗战的胜利,爬雪山,过草地,不畏艰难困苦,表现了革命的大无畏精神。
    参加革命后,虽然一度生活困苦,处境危难,但大家都甘之如饴,心胸开阔。
    他为完成徒步环游世界的壮举,五年中栉风沐雨,饱尝困苦,终于如愿以偿。
    干事业只要下定决心,任何艰难困苦都能克服。
    刀山火海无所惧,艰难困苦炼英雄。
    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李董事长从未忘记幼时家徒四壁的困苦情景,因此经常捐款帮助失学儿童。
    你经历的所有的困苦都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是你要承担重任的先兆。
    火海刀山无所惧,艰难困苦炼英雄。
    面对挫折我们要从容不迫,绝不能向困苦低头。
    尽管我们在一起会遇到许多艰难与困苦。
    张志坚的少年生活十分困苦。
    早晨送你甜心,滋润爱情;送你清心,滋润繁忙;送你爱心,滋润困苦;送你真心,滋润长久;送你精心,滋润事业;送你开心,滋润欢乐。送你全心全意,滋润幸福万年。早安,愿你有个美好一天。
    经历的有的困苦都有意义的,因为这承担重任的先兆。
    过去,他家生活十分困苦。

    汉字详情

    kùn [kun]
    部首: 335
    笔画: 7
    五笔: LSI
    五行:
    仓颉: WD
    四角: 60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囗( wéi),象房的四壁;里边是生长的树木。本义:废弃的房屋)

    (2) 同本义

    困,故庐也。——《说文》

    (3) “梱”的本字。门槛

    试藉车之力而为之困。——《墨子·备城门》

    形容词

    (1) 穷;贫困

    困,穷也。——《广雅》

    行而无资谓之乏,居而无食谓之困。——《周礼·地官·禀人》疏引书传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论语》

    以振穷困。——《吕氏春秋·慎大》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僖公三十年》

    岁饥民困。——《史记·宋世家》

    今岁不登,已遣使节振贷困乏。——《汉书·宣帝纪》

    (2) 又如:困污(生活贫苦,地位低下);困悴(贫困愁苦);困匮(贫乏,贫困)

    (3) 困难;苦难

    不以监困故而受。——《史记·魏公子列传》

    楚大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民困而不知救。——明· 刘基《卖柑者言》

    俾困苦不可忍。——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困穷(艰难窘迫;生活困苦贫穷);困笃(病重垂危);因踬(因厄不得升进);困学(遇到困难才去学习。指被动学习);困心衡虑(尽心竭虑,经过一番艰苦的思考);困知勉行(苦学以求知,勉力践行)

    (5) 劳倦;疲倦

    牛困人饥日已高。——唐· 白居易《卖炭翁》

    (6) 又如:困约(困顿贫乏);困耗(困顿衰败);困腾腾(困倦无神的样子);困恹恹(憔悴,没精神)

    (7) 急难、危难

    能急人之困。——《史记·魏公子列传》

    动词

    (1) 困扰;围困,为人所阨阻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数十伶人困之。——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2) 又

    智勇多困于所溺。

    困于心。——《孟子·告子下》

    困于雨。——清· 周容《竽老人传》

    酒困路长。——宋· 苏轼《浣溪沙》

    致此疾困。——《明史》

    (3) 又如:困兽(被围捕的野兽);困踬(受挫,失败);困斗(被人围困的野兽,仍然极力抵抗,作最后的挣扎);困蒙(为蒙昧无知所困扰)

    (4) 阻碍

    困于石,据于蒺藜。——《易·困》

    (5) 穷尽

    樱花落尽春将困。——南唐· 李煜《谢新恩》

    动词

    (1) 睡

    忽昏困如梦。——宋· 王定国《甲申杂录》

    (2) 又如:困头(想睡的时刻);困到头忽里(方言。一觉未醒。忽:睡一觉为一忽);困到长忽里(方言。死去);困梦头里弗曾想着(方言。竟想不到)

    (3) 疲倦欲睡

    萧队长困了,只迷糊地回答这一句,又合上眼了。—— 周立波《暴风骤雨》

    英文翻译

    to surround, beseige; to be surrounded; difficult

    方言集汇

    ◎ 粤语:kwa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un5 [沙头角腔] kun5 [陆丰腔] kun5 [梅县腔] kun5 [台湾四县腔] kun5 [客英字典] kwun5 [东莞腔] kun5 [客语拼音字汇] kun4 vun4 [宝安腔] ku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六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悶去聲合口一等khuonh/quonnkʰuən
    [ku]
    部首: 301
    笔画: 8
    五笔: AD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JR
    四角: 446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古声。本义:苦菜)

    (2) 同本义,即“荼”

    苦,大苦苓也。——《说文》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诗·唐风·采苓》

    濡豚包苦实蓼。——《礼记·内则》

    天子于是食苦。——《穆天子传》

    (3) 又如:苦苣(野苣。又名荼);苦荼(苦菜);苦賈(苦菜)

    (4) 病;病痛

    自苦而居海上。——《吕氏春秋·遇合》。注;“伤也。”

    皆甚苦之。——《吕氏春秋·贵卒》。注:“病也。”

    苦垮之家。——《淮南子·精神》。注:“疾也。”

    (5) 又如:苦车(晕车。乘车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苦船(晕船。乘船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

    形容词

    (1) 苦味,跟“甘”、“甜”相对。古称“五味”之一

    谁为荼苦。——《诗·邶风·谷风》

    而凡味之似苦,亦命为苦。——《广雅》

    以苦养气。——《周礼·疡医》。注:“火味也。”

    苦胜辛。——《素问·五运行大论》

    则苦雨数来。又,苦者人所恶。故甘苦为物之美恶,亦为人之爱恶。——《礼记·月令》

    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 刘基《苦斋记》

    (2) 又

    其味皆苦。

    良药苦口利于病。

    李以苦存。

    (3) 又如:苦瓠子(苦瓜。喻指受苦人);苦艳艳(苦味浓浓的);苦行(在寺院专事劳作的净人,即未出家的人);苦口师(指茶);苦荼(苦茶,苦茗。即茶)

    (4) 痛苦;困苦

    其毒大苦。——《诗·小雅·小明》

    妇啼一何苦。——唐· 杜甫《石壕吏》

    俾困苦不可忍。——清· 方苞《狱中杂记》

    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5) 又如:苦厄(苦难;厄运);苦主(命案中被害者的家属);苦脑子(命苦;可怜;苦命人;可怜的人);苦滴滴(形容人十分痛苦);苦淹淹(苦恹恹,苦厌厌。形容非常痛苦、悲惨);苦孜孜(痛苦悲切)

    (6) 刻苦

    盖以苦学力文所致。——白居易《与元九书》。又如:苦读

    (7) 劳苦;辛苦

    母氏劳苦。——《诗·邶风·凯风》

    辨其功苦。——《管子·小筐》。注:“谓滥恶。”

    辨其苦良。——《周礼·典妇功》

    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吕氏春秋·诬徒》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8) 又如:苦节(艰苦卓绝、守志不谕的节操);苦绷苦拽(不辞辛苦,东拼西凑)

    (9) 贫穷

    苦,穷也。——《广雅》

    (10) 又如:苦哈哈(非常穷的人);苦混混(穷人);苦胎(对穷人的蔑称);苦尽甘来(苦日子结束,好日子到来);苦日子

    动词

    (1) 困扰;困辱

    长史自不欲苦物。——《世说新语·赏誉》

    (2) 又如:苦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计策);苦恨(苦恼);苦煎(形容身心备受折磨)

    (3) 使困苦,困于

    不苦一民。——《战国策·秦策》。注:“劳也。”

    纳至忠甚苦。——《汉书·谷永传》。注:“劳也。”

    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列子·汤问》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銧《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苦热(苦于炎热;酷热);苦饥(困于饥饿;很饿)

    (5) 恨,怨嫌

    人苦不知足。——《后汉书·岑彭传》

    (6) 又如:苦竹哀丝(谓怨苦之情发于管弦);苦毒(痛恨)

    副词

    (1) 竭力;尽力

    杨朗苦谏不从。——《世说新语·识鉴》

    何必劳神苦思。——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苦死(拼命,极力);苦虑(苦思冥想);苦谏(苦心竭力地规劝)

    (3) 甚,很。表示程度

    帝遂召武子苦责之。——《世说新语·方正》

    (4) 又如:苦爱(酷爱);苦会(很会)

    (5) 幸好,幸亏

    这孟州城是个小去处,那土城苦不甚高。——《水浒传》

    英文翻译

    bitter; hardship, suffering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u3 fu3 [东莞腔] ku3 [沙头角腔] ku3 fu3 [宝安腔] ku3 fu3 [海陆丰腔] ku3 fu3 [梅县腔] fu3 ku3 [陆丰腔] ku3 [客英字典] ku3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k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康杜上聲開口一等khox/quu

    困苦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