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队

lā lā duì [ la la dui]
繁体 啦啦隊
注音 ㄌㄚ ㄌㄚ ㄉㄨㄟ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啦啦队 lālāduì

(1) 同“拉拉队”

cheering squard;rooters

词语解释

  1. 体育或文娱活动中的呐喊助威组织。

    郭澄清 《大刀记》第二十章:“歌声的余音尚未落尽,那边的啦啦队就嚷开了。” 孔捷生 《因为有了她》:“我做个假动作骗过对方,闪电般地转身投篮,‘刷’,空心入网!场外响起一片叫好声和乱敲饭盒的当当声,这是我们的啦啦队。”

引证解释

⒈ 体育或文娱活动中的呐喊助威组织。

郭澄清《大刀记》第二十章:“歌声的余音尚未落尽,那边的啦啦队就嚷开了。”
孔捷生《因为有了她》:“我做个假动作骗过对方,闪电般地转身投篮,‘刷’,空心入网!场外响起一片叫好声和乱敲饭盒的当当声,这是我们的啦啦队。”

啦啦队的国语词典

竞赛时,在旁边加油、欢呼、呐喊助阵的队伍。如:「这场球赛你来我往,胜负难分,双方的啦啦队都喊到声嘶力竭。」也作「拉拉队」。

啦啦队造句

由于己方啦啦队的摇旗呐喊,使得球员们皆信心大增。
班委会成员与其他学员组成啦啦队为大家呐喊助威。
如今,各种体育赛事中随处可见啦啦队员的身影,包括奥运会和板球世界盃赛。
照片中,那英,蔡明,宋丹丹,毛阿敏,邓婕,许戈辉,据悉,几位女星那时是中国明星足球队啦啦队员,那英为啦啦队长。
在一次表演中跌落后,南伊利诺州某啦啦队员向观众示意。
对于为其他国家加油,中国的啦啦队员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中国开始使用一些志愿者啦啦队来填补奥运会赛事空置的座席。
为了培训她们,北京奥组委还引入了新英格兰爱国者橄榄球队的啦啦队员。
英国米德尔顿的“毛头小子”团队是欧洲首个男生啦啦队。
可以不避讳地说,那些穿着较少的运动员在沙滩上蹦来跳去,伴随着那些穿着比基尼的啦啦队员和流行音乐,足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不过大部分志愿者啦啦队员从来没有试过穿着时髦的裙子抖动花球,更别说用胜利的跳跃振奋人群了。她们会有一些简单的舞步。
如果在家里找不到啦啦队长的话,那就拉上三五好友外出游玩吧,他们时时地会在你的心里播散阳光的。
不过“贱女人”是指啦啦队员还是指排球队员还不是很确定。
明尼苏达的啦啦队员反问汪涵,中国为什么叫中国。汪涵回答:那是因为很久很久以前,我们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而且我们相信,在将来,中国必然成为世界的中心。
武圣大学球迷的看台顿时沸腾了,他们甚至做起了人浪,冯婷带着她的啦啦队员们欢呼雀跃,大声地喊着“雷宇,雷宇。
如今,体育赛事中随处可见啦啦队员的身影,包括奥运会和板球世界杯赛。
我是一个啦啦队长,一个厨师,一个洗衣工和护士。
最新一项针对大学和高中学校体育运动和啦啦队重伤事故的报告指出,近些年来,啦啦队安全保障措施已使重伤事故数量有所降低。
每隔十排,你就会看到那些有点过分友好的啦啦队队员和那些党员大学生穿插其中。
这有部分的原因是她现在做了大学运动代表队的啦啦队员,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狩猎。

汉字详情

lā,la [la]
部首: 319
笔画: 11
五笔: KRUG
仓颉: RQYT
四角: 6001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拉”。闲扯,闲谈 。如:啦呱(闲聊);人人都愿意和他啦。

(2) 另见 la

la

语气词

(1) 是语气词“了”( le)和“啊”( a)的合音,兼有语气词“了”和“啊”的作用。

(2) 用在句末表示喜悦、赞叹、惊奇、气愤。如:我们胜利地完成任务啦!这个比方妙极啦!这可使人感到奇怪啦!你瞧,他连优良作风都丢啦!

(3) 用在句末,表示情况已经变化或将要出现新的情况。如:队长!我没找到老杨,他上工地去啦;他又要演出啦。

(4)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解释、劝止。如:你都听明白啦;有错,改了就行啦;这就别提啦。

(5)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如:你怎么啦?他往哪里走啦?

(6) 用在列举的事项之后,表示停顿。如:口号声啦,锣鼓声啦,鞭炮声啦,响彻云霄;书啦,报纸啦,笔记本啦,钢笔啦,墨水啦,堆得满桌子都是。

(7) 另见

英文翻译

final particle of asser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laa1
◎ 客家话:[梅县腔] la1 [宝安腔] la1 [客语拼音字汇] la1
◎ 潮州话:la1

宋本广韵

lā,la [la]
部首: 319
笔画: 11
五笔: KRUG
仓颉: RQYT
四角: 6001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拉”。闲扯,闲谈 。如:啦呱(闲聊);人人都愿意和他啦。

(2) 另见 la

la

语气词

(1) 是语气词“了”( le)和“啊”( a)的合音,兼有语气词“了”和“啊”的作用。

(2) 用在句末表示喜悦、赞叹、惊奇、气愤。如:我们胜利地完成任务啦!这个比方妙极啦!这可使人感到奇怪啦!你瞧,他连优良作风都丢啦!

(3) 用在句末,表示情况已经变化或将要出现新的情况。如:队长!我没找到老杨,他上工地去啦;他又要演出啦。

(4)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解释、劝止。如:你都听明白啦;有错,改了就行啦;这就别提啦。

(5)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如:你怎么啦?他往哪里走啦?

(6) 用在列举的事项之后,表示停顿。如:口号声啦,锣鼓声啦,鞭炮声啦,响彻云霄;书啦,报纸啦,笔记本啦,钢笔啦,墨水啦,堆得满桌子都是。

(7) 另见

英文翻译

final particle of asser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laa1
◎ 客家话:[梅县腔] la1 [宝安腔] la1 [客语拼音字汇] la1
◎ 潮州话:la1

宋本广韵

duì [dui]
部首: 212
笔画: 4
五笔: B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LO
四角: 78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从高处掉下来。是“坠”的本字)

(2) 坠落

队,从高陨也。俗字作坠。——《说文》

殷亩而驰不队。——《考工记·轮人》

退人若将队诸渊。——《礼记·檀弓下》

公(齐襄公)惧,队于车。——《左传·庄公八年》

陈入城,板队而杀人。——《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3) 失

俾队其师。——《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敬不队命。——《国语·晋语》

(2) 队列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史记·项羽本纪》

车按行,骑就队。——司马相如《子虚赋》

(3) 又如:排队;纵队;横队

(4) 军队或集体的编制单位

分为二队。——《左传·文公十六年》

以成一队。——《左传·襄公六年》。注:“百人为队。”

襄子疏队而击之。——《淮南子·齐俗》

(5) 注:“二百人为一队。”

曲队怪重。——《汉书·杨雄传》

(6) 又如:连队;舰队;球队;生产队;军队,部队;队主(一队之主。即队长。六朝时一队军队多由将帅带领)

量词

成群成列的人或物 。如:一小队士兵;一队巨鳌

英文翻译

team, group; army unit

方言集汇

◎ 粤语:deoi6

宋本广韵

啦啦队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