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主义

wéi měi zhǔ yì [wei mei zhu yi]
繁体 唯美主義
注音 ㄨㄟˊ ㄇㄟˇ ㄓㄨˇ 一ˋ

词语释义

主张艺术哲学应独立于所有哲学之外,艺术只能以艺术自身的标准来评判。西方现代文艺思潮之一,流行于19世纪末的欧洲。

词语解释

  1. 十九世纪末流行于 欧洲 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反对文艺的社会教育作用,美化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颓废生活。

    鲁迅 《花边文学·批评家的批评家》:“譬如一个编辑者是唯美主义者罢,他尽可以自说并无定见,单在书籍评论上,就足够玩把戏。” 老舍 《骆驼祥子》七:“他自居为‘社会主义者’,同时也是个唯美主义者,很受了 维廉·莫利司 一点儿影响。”

引证解释

⒈ 十九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反对文艺的社会教育作用,美化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颓废生活。

鲁迅《花边文学·批评家的批评家》:“譬如一个编辑者是唯美主义者罢,他尽可以自说并无定见,单在书籍评论上,就足够玩把戏。”
老舍《骆驼祥子》七:“他自居为‘社会主义者’,同时也是个唯美主义者,很受了维廉·莫利司一点儿影响。”

唯美主义的国语词典

十九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文艺思想。主张艺术只为本身的美而存在,即为艺术而艺术。认为审美的标准应不受道德、功利、社会风气等影响。

唯美主义的网络释义

唯美主义

  • 唯美主义(英语:aestheticism)主张艺术哲学应独立于所有哲学之外,艺术只能以艺术自身的标准来评判。
  • 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因此,唯美主义者们拒绝接受约翰·罗斯金和马修·阿诺德提出的“艺术是承载道德的实用之物”的功利主义观点。相反,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如痴如醉的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
  • 唯美主义造句

    很容易滑向极端的非道德领域,从而孕育出唯美主义的恶之花。
    象徵主义者之墨守原文,唯美主义,反映浪子与城市的关系。
    也有一些抽象的概念掺杂其中,比如粗野主义、唯美主义、功利主义、自由原理等等。
    你会让唯美主义者绝望的,兄弟。
    海上皇宫皇家会所是省内首屈一指的会所制消费场所,以经营谭家菜为代表的官府菜肴,主张饮食养生,餐饮文化古今结合,中菜西式化,西菜中式化。宣导中西合璧的唯美主义。
    戈蒂耶与波德莱尔是法国唯美主义批评的代表作家。
    一幅幅画作使他成为“颓废派”的灵魂代表人物,他的唯美主义美学思想明显带有世纪末的颓废情调。
    知道看人背后的,是智者和唯美主义者,知道背后看人的,是奸雄。
    波德莱尔的唯美主义文艺观是其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然很薄弱。
    应时而生的唯美主义则为他提供了一种最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同时他又反对脱离生活的唯美主义,主张艺术与生活的结合、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它无论在主题还是在结构、意象、舞台效果和文体语言等方面都颇具新意,集中体现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
    难怪英国的“唯美主义”文学不合我口味,而日本的“耽美主义”文学,特别是其中两大家,永井荷风与谷崎润一郎,却为我所耽爱,耽而不唯的爱。
    唯美主义作为文学潮流中的一个分支,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不同主张评论家的怀疑和诟病。
    象徵主义者之墨守原文,唯美主义,为浪子与城市意象的关系。
    难怪唯美主义把短暂的美视为永恒,强调个性主义,突出的形式和媒介,这其实都可以和对抗受制于工具理性的日常经验结合起来,其意义和颠覆功能昭然若揭。
    渐渐地,王尔德不再那么执著于他那纯净的唯美主义世界,其追求金钱的功能性取向昭然若揭,其创作的戏剧实际上也沦为了商业社会中的商品。
    每当逻辑与唯美主义相碰撞,后者总是有着不言而喻的优势。
    虽然只是印在很薄的纸张上面这些易损的海报还是让波兰和海外的那些具有前瞻性思维的唯美主义者垂涎不已。
    第一部分:王尔德唯美主义童话颠覆传统童话中美的抽象性,展现其童话中美的形象与诗意;

    汉字详情

    wéi [wei]
    部首: 319
    笔画: 11
    五笔: KWY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ROG
    四角: 60015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口,隹( zhuī)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同本义

    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助字辨略》朱注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论语·里仁》

    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范睢曰:“唯,唯。”——《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2) 又如:唯阿(唯、阿同为应对 语词。比喻差别不大);唯俞(应答辞);唯唯(恭逊的应辞);唯诺(应答;连 声应诺而不表异议)

    副词

    (1) 只有,只是

    唯圣人为能和。

    唯北狄野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唯余其一。——吴均《与朱元思书》

    唯巨石岿然。——《吕氏春秋·慎行论》

    (2) 又如:唯心(佛教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唯谨(唯有谨慎)

    (3) 以,因为

    唯无德也。——《国语·晋语》

    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左传》

    (4) 表示希望、祈使

    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史记》

    (5) 表示听任、任随 。常和“所”搭配

    唯所纳之,无不如志。——《左传》

    虽然,纵使 ——表示让步关系

    弘、 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史记》

    助词

    (1) 表示肯定

    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管子》

    (2) 用于句首,无实义

    唯求则非邦。——《论语·先进》

    唯天子,受命于天。——《礼记·表记》

    今乃立六国后,唯无复立者。——《汉书》

    唯进修是急。——清· 刘开《问说》

    唯师心自用。

    唯道之所成。

    英文翻译

    only; yes

    方言集汇

    ◎ 粤语:wai2 wa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vui3 [东莞腔] wui2 [沙头角腔] wui2 [海陆丰腔] wui2 [梅县腔] wi2 wui2 [宝安腔] wui2 [客语拼音字汇] vui2 [台湾四县腔] wi2
    ◎ 潮州话:rui6(zŭi) rui2(zú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以追脂A合平聲合口三等脂Ajwijyi/jvi
    měi [mei]
    部首: 635
    笔画: 9
    五笔: UGD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GK
    四角: 808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羊,从大,古人以羊为主要副食品,肥壮的羊吃起来味很美。本义:味美)

    (2) 同本义

    美,甘也。——《说文》

    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注:“谓甘露醴泉之类也。”

    食必珍美。——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美酒;美甘甘(形容非常甘美或甜蜜);美味(美好的滋味;可口的食品);美食(味美的食品;吃味美的食物)

    (4) 形貌好看,漂亮

    美孟姜也。——《诗·鄘风·桑中》

    美孟弋矣。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龚自珍《病梅馆记》

    (5) 又如:美姬(美丽的女子);美眷(美丽的女眷;美人);美色(姣美的姿色);美劭(俊美,秀美)

    (6) 美好

    晋侯之美也。——《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一》

    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吕氏春秋·慎行》

    其民愿,其俗美。——《荀子·王霸》

    芳草鲜美。——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才美不外现。——唐· 韩愈《杂说》

    (7) 又如:良田美池;美除(好差事,好官职);美缺(有利可图的官职,肥缺);美文(优美的文辞);美姿(美好的姿容);美禄(美好的赏赐;指酒);美才(出色的才学;杰出的人才);美中不足(虽好但还有不足之处);美玉无瑕(比喻完美无缺)

    (8) 理想

    尽美也。——《论语》。皇疏:“堪合当时之称。”

    (9) 又如:美选(理想的人选);美迁(升任理想的职位);美拜(美除、美授。担任好的官位)

    (10) 〈方〉∶得意,高兴 。如:瞧他这美劲儿;美滋滋

    (11) 美国的 。如:美军;美元;美吨

    动词

    (1) 称美;赞美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庄子·齐物论》

    (2) 又如:美言(嘉言);美刺(称美与讽恶。多用于诗文);美咏(赞美咏叹)

    (3) 认为…美;使事物变美,变好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

    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齐民要术·耕田》

    (4) 又如:美田(使田地肥沃);美政(使政治美善);美俗(使风俗淳美)

    量词

    音调的主观单位,等于频率为1000赫的音的音调的千分之一——尤其用于听觉学

    英文翻译

    beautiful, pretty; pleasing

    方言集汇

    ◎ 粤语:me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i3 mi1 mui3 mui1 [陆丰腔] mui1 [沙头角腔] mui1 [宝安腔] mui1 [台湾四县腔] mi3 mi1 mui3 mui1 [客英字典] mui1 [梅县腔] mi1 mui1 [东莞腔] mui1 [客语拼音字汇] mi1 m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無鄙脂B開上聲開口三等脂Bmiix/myymi
    zhǔ [zhu]
    部首: 108
    笔画: 5
    五笔: Y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G
    四角: 0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主”是“炷”的本字。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火焰、油盏、灯台、灯座。本义:灯心)

    (2) 同本义 。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后作“炷”

    主,镫中火主也。——《说文》

    (3) 君主 。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书·仲虺之诰》

    今世之主。——《吕氏春秋·察今》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唐· 温庭筠《经五丈原》

    畔主背亲。

    (4) 又

    欲斗两主。

    共事之主。——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主驾(君主的车驾);主道(君主治国之道);主术(君主控制臣下的权术);主胙(帝业);主相(君主和相);主长(君上);主君(对一国之主的称呼);主位(君主的权位)

    (6) 指立国一方的国君。旧史家以正统为帝,偏安为主 。如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以蜀为正统,故称“蜀”为“帝”,魏、吴为主

    凡人主必审分。——《吕氏春秋·审分》

    (7) 又如:主君(诸侯互相聘问的主国之君)

    (8) 公主的简称

    主( 平阳公主)见所侍美人,上弗悦。——《史记》

    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唐· 李峤《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9) 又如:主第(公主的住宅);主国(公主的侯国);主傅(教导公主的女官)

    (10) 主人;东道主

    遂举觞对语,宾主无愧色。——《世说新语·方正》

    主不能守。——《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又如:宾主;客随主便;主队;主婆(主人婆);主翁(犹主人);主客(主人与宾客);主党(主人一方的亲族);主父(婢妾、仆役对男主人之称);主人家(主人;特指店主人);主人婆(主人之妻)

    (12) 控制者,支配者,财产或权力的所有者

    场主积薪。——《聊斋志异·促织》

    山塞中只有这个主。先除了此人,小喽另外何足为虑。——《水浒传》

    (13) 又如:企业主;房主;车主

    (14) 长官;首脑,首长

    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唐· 元结《贫妇词》

    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世说新语·识鉴》

    (15) 家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内有主也。——《太玄》

    (16) 又如:主伯(古代指家长和长子);一家之主

    (17) 事主,指当事人

    凡被举擢官,于诰命署举主姓名,他日不如举状,则连坐之。——《宋史·选举志》

    武大扯住 郓哥道:“还我主来!”——《水浒传》

    (18) 又如:买主;卖主;失主;盟主

    (19) 事物的根本

    天下为主。——清· 黄宗羲《原君》

    (20) 又

    以君为主。

    以刚为主。——《明史》

    不主故常。——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1) 死人的牌位

    上司批准下来,制主入祠,门首建坛。——《儒林外史》

    (22) 上帝

    有人从墓里把主移走了,我们不知道他们把他放在那里!——《圣经》

    (23) 真主 。伊斯兰教教徒对其所信仰的主神的称呼

    (24) 姓

    动词

    (1) 主持;掌管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世说新语·政事》

    轩辕之时,史有仓颉,主文之职。——《文心雕龙·史传》

    主缚者亦然,不如何欲,缚时既先折筋骨。——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主苹蘩(指妻子主持家政);主闱(科举考试的主试官);主簿(主管文书);主藏(主管库藏财物);主业(主管产业);主章(古代掌管木材的官吏);主书(主管文书的官吏)

    (3) 支持,提倡,主张

    前所主唱。——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力主(极力主张);主坐(主使的人);主莫(主谋;力求);主画(主意;谋划)

    (5) 寄住在

    或谓孔子于 卫主痈疽,于 齐主侍人瘠环。——《孟子》

    (6) 又如:主人家(旅馆;客店)

    (7) 注重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论语》

    (8) 保持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文选·宋玉·招魂》

    (9) 主持婚约

    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谷梁传》

    (10) 预示

    齐王问大臣:“铜铁鸣,主何吉凶?——《三国志平话》

    (11) 存心;萌生

    我力斗二将不过,看看输与他。宋江收了军马,不知主何意。——《水浒传》

    形容词

    (1) 主要的 。如:主楼;主量子数;主潮(主要潮流);主客(主要的客人);主故(主顾);主的(主要目标);主因(主要的原因);主回路

    英文翻译

    master, chief owner; host; lord

    方言集汇

    ◎ 粤语:zyu2
    ◎ 客家话:[宝安腔] zu3 [梅县腔] zhu3 [台湾四县腔] zu3 [客英字典] zhu3 [东莞腔] zu3 [海陆丰腔] zhu3 [客语拼音字汇] zu3 [沙头角腔] zu3 [陆丰腔] zhu3
    ◎ 潮州话:zu2(tsú)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之庾上聲合口三等tɕĭucjyox/tjuu
    [yi]
    部首: 108
    笔画: 3
    五笔: YQ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K
    四角: 400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 同本义

    义固不杀人。——《墨子·公输》

    义不杀少。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 秦。(义,坚持正义。)—— 宋· 苏洵《六国论》

    (3) 又如:丈义(主持正义);义断恩绝(恩情道义断绝);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容推辞)

    (4) 情谊

    违情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无情无义;忘恩负义;义义合合(团结和睦);义让(为顾及情谊而相让);义友(结义或聚义的友辈);义兄弟(结义的兄弟);义气(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

    (6) 意义;意思

    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词义

    (8) 理 。如:义以成命(国家的法令,必以义理为依据,方能施行);义薄云天(义理高厚,直达云天。形容道义极为隆盛)

    (9) 姓

    形容词

    (1) 名义上的

    隐士赵逸,来至京师, 汝南王拜为义父。——《洛阳伽蓝记》

    (2) 又如:义子(非亲生之子,而认作父子或母子关系);义父(经拜认为父。非亲生之父,即干爹,假父)

    (3) 与志愿者有关的;由志愿者组成的 。如:义状(起义的状子);义军;义从(志愿的随从)

    (4) 善;美

    宣昭义问。——《诗·大雅·文王》

    (5) 又如:义问(善声;美好的声誉);义荣(由于修身立德而自然具有的荣誉);义心(常存节义的心境)

    (6) 用于施舍、救济的;为公益而不取报酬的 。如:义庄(旧指某些豪绅地主拨出部分田地,作为族产,以供祭祀办学、救济本族孤寡等费用);义田(为救助穷困者而购置的田地)

    (7) 假的 。如:义杖;义肢

    英文翻译

    right conduct, righteousness

    方言集汇

    ◎ 粤语:ji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