唅呀

hán yā [ han ya]
注音 ㄏㄢˊ 一ㄚ

词语释义

张口貌。

词语解释

  1. 张口貌。

    《玉篇·口部》:“呀,唅呀,张口皃。” 唐 李群玉 《浔阳观水》诗:“朝宗 汉水 接 阳臺 ,唅呀填坑吼作雷。” 宋 王禹偁 《次韵和仲咸对雪吟三十韵》:“时时倾一酌,聚口笑唅呀。”

引证解释

⒈ 张口貌。

《玉篇·口部》:“呀,唅呀,张口皃。”
唐李群玉《浔阳观水》诗:“朝宗汉水接阳臺,唅呀填坑吼作雷。”
宋王禹偁《次韵和仲咸对雪吟三十韵》:“时时倾一酌,聚口笑唅呀。”

唅呀的网络释义

唅呀

  • 唅呀是汉语词汇,读音是hányā,解释为张口貌。
  • 汉字详情

    hán,hàn [han]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KWYK
    仓颉: ROIR
    四角: 68062

    详细解释

    hán

    动词

    (1) 同“含”。东西放在嘴里,不咀嚼

    唅,唵也。——《说文》

    唅菽饮水。——《汉书·货殖传》。师古曰:“唅,亦含字也。”

    (2) 又如:唅菽饮水

    (3) 另见 hàn

    hàn

    名词

    (1) 通“琀”。古时埋葬死者前放于其口里的珠、玉

    殡唅之物,一皆绝之。——《晋书·皇甫谧传》

    (2) 另见 hán

    英文翻译

    a sound; to put in the mouth; (Cant.) to grunt, grumble

    方言集汇

    ◎ 粤语:ham1 ham3 ham4 ngam4 ngam6 ngan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am2 [梅县腔] am3 [台湾四县腔] ham2 [客英字典] h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火含平聲開口一等xɒmhom/xom
    yā,ya [ya]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AHT
    仓颉: RMVH
    四角: 61040

    详细解释


    1(形声。从口,牙声。本义:张口的样子)表示惊异 。如:呀,下雪了)

    (1) 吱吱嘎嘎的声音 。如:门呀的一声响了。

    (2) 另见 ya。

    ya

    助词

    (1) 表示语气。“啊”受前一字韵母 a,e,i,o,ü收音的影响而发生变音。如:他从小就没有了家呀!群众的力量真大呀!老张,快去呀!

    (2) 另见 yā。

    英文翻译

    particle used to express surprise or mild emphasis; (Cant.) slurred form of the number ten

    方言集汇

    ◎ 粤语:aa1 aa3 aa6
    ◎ 客家话:[梅县腔] nga1 ua1 [宝安腔] ja1 nga1 [客英字典] nga2 [台湾四县腔] nga1 nga2 [海陆丰腔] nga1 nga2 [客语拼音字汇] a1 a3 nga3 [陆丰腔] a1
    ◎ 潮州话:ia1 ,i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ngra/ngeaŋ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