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呀

ǒu yā [ou ya]
繁体 嘔呀
注音 ㄡˇ 一ㄚ
词性 拟声词

词语释义

1.象声词。

词语解释

  1. 象声词。

    清 姚鼐 《硕士约过舍留书与之成六十六韵》:“闻子官舍中,弦管谢呕呀。” 清 黄景仁 《退潭舟夜雷雨》诗:“巖风忽刮一灯灭,惊起百鸟鸣呕呀。” 清 鲁一同 《荒年谣·小车辚辚》:“竹头木屑载另星,呕呀啁哳行不停。” 清 鲁一同 《拉粮船》诗:“中都女儿年十五,能以幺弦作人语;呕呀伊嚘声不停,一声高空入青冥。”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

清姚鼐《硕士约过舍留书与之成六十六韵》:“闻子官舍中,弦管谢呕呀。”
清黄景仁《退潭舟夜雷雨》诗:“巖风忽刮一灯灭,惊起百鸟鸣呕呀。”
清鲁一同《荒年谣·小车辚辚》:“竹头木屑载另星,呕呀啁哳行不停。”
清鲁一同《拉粮船》诗:“中都女儿年十五,能以幺弦作人语;呕呀伊嚘声不停,一声高空入青冥。”

呕呀的网络释义

呕呀

  • 呕呀,注音 ㄡㄧㄚ,出处唐 杜牧 《阿旁宫赋》。
  • 汉字详情

    ǒu [ou]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AQY
    仓颉: RSK
    四角: 610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区( ōu)声。本义:东西在胃喉中上涌,从口中出来)

    (2) 同本义

    欧,吐也。——《说文》。字亦作呕。

    吾伏嘔呕血。——《左传·哀公二年》

    其音如呕。——《山海经·东山经》

    有女子方跪,据树而呕丝北海外也。——《博物志·异人》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唐· 杜甫《北征》

    (3) 又如:呕逆(恶心想吐);呕泄(吐泻);呕家(平素患有恶心、呕吐的病人)

    (4) 古通“讴”。唱歌

    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汉书·朱买臣传》

    (5) 如:呕吟(歌吟);呕唱(唱歌)

    (6) 逗弄;故意惹人生怒

    你不要呕我。——《水浒传》


    象声词 。如:呕呀(象声词);呕吼(象声词。野兽嗥叫声);呕轧(象声词。摇橹声);呕呢(象声词。幼儿语声);呕哇(象声词。歌声);呕哑(象声词。小儿说话声、车行声、摇橹声、鸟鸣声等);呕嘎(象声词。燕雀鸣叫声)

    英文翻译

    vomit; annoy, enrage

    方言集汇

    ◎ 粤语:au2
    ◎ 潮州话:au2

    宋本广韵

    yā,ya [ya]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AHT
    仓颉: RMVH
    四角: 61040

    详细解释


    1(形声。从口,牙声。本义:张口的样子)表示惊异 。如:呀,下雪了)

    (1) 吱吱嘎嘎的声音 。如:门呀的一声响了。

    (2) 另见 ya。

    ya

    助词

    (1) 表示语气。“啊”受前一字韵母 a,e,i,o,ü收音的影响而发生变音。如:他从小就没有了家呀!群众的力量真大呀!老张,快去呀!

    (2) 另见 yā。

    英文翻译

    particle used to express surprise or mild emphasis; (Cant.) slurred form of the number ten

    方言集汇

    ◎ 粤语:aa1 aa3 aa6
    ◎ 客家话:[梅县腔] nga1 ua1 [宝安腔] ja1 nga1 [客英字典] nga2 [台湾四县腔] nga1 nga2 [海陆丰腔] nga1 nga2 [客语拼音字汇] a1 a3 nga3 [陆丰腔] a1
    ◎ 潮州话:ia1 ,i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ngra/ngeaŋa

    呕呀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