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ㄨㄣˇ ㄔㄨㄣˊ
词语释义
犹口舌。借指物议。
词语解释
犹口舌。借指物议。
宋 朱熹 《与杨教授书》:“又况孤危之踪,无故常招吻唇。”
引证解释
⒈ 犹口舌。借指物议。
引宋朱熹《与杨教授书》:“又况孤危之踪,无故常招吻唇。”
吻唇的网络释义
吻唇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口,勿声。本义:嘴唇)
(2) 同本义
吻,唇两角头边也。——《华严经音义》
黄吻澜漫赤。——左思《娇女诗》
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接吻;亲吻
(4) 嘴;口
使人之吻助己言谈。——《墨子·尚同中》
(5) 又如:吻舌(吻唇。口和舌);吻吮(用口吹奏);吻流(利口之辈);吻创(口疮);吻翰(口与笔);吻噤(闭口);吻儒(善谑利口的儒生)
(6) 语气;口气 。如:口吻
(7) 指鸱吻。古建筑屋脊两端的装饰物
其制设吻者为殿,无吻者不为殿矣。——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
动词
(1) 合;闭
道士摇着铃注卵子,念几句生意经,吻了材盖。——清· 张南庄《何典》
(2) 又如:吻着唇点点头
(3) 亲嘴 。如:他渴望着吻她一下
(4) 紧接;相符合
闽城吻海而派江,辅山以居。—— 唐· 沈亚之《闽城开新池记》
英文翻译
kiss; the lips; coinciding
方言集汇
◎ 粤语:man5
◎ 客家话:[梅县腔] wut7 [海陆丰腔] wun3 wut7 [客英字典] vut7 [宝安腔] wut7 [台湾四县腔] wun3 wut7 [东莞腔] wun3 [客语拼音字汇] vun3
◎ 客家话:[梅县腔] wut7 [海陆丰腔] wun3 wut7 [客英字典] vut7 [宝安腔] wut7 [台湾四县腔] wun3 wut7 [东莞腔] wun3 [客语拼音字汇] vu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八吻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吻 | 武粉 | 明 | 文 | 上聲 | 吻 | 合口三等 | 臻 | 文 | mĭuən | myonx/miuu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口,辰声。本义:嘴唇)
(2) 同本义
脣,缘也,口之缘也。——《释名·释形体》
谚所谓辅车相依,脣亡齿寒者。——《左传·僖公五年》
唇焦口燥呼不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唇吻(言语);唇红齿白(形容面貌俊美);唇不离腮(比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唇齿之邦(非常亲密、利害攸关的邻邦)
(4) 边缘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沈括《梦溪笔谈》
英文翻译
lips
方言集汇
◎ 粤语:seon4
◎ 客家话:[梅县腔] shun2 [客语拼音字汇] sun2 [客英字典] shun2 [宝安腔] sun2 [海陆丰腔] shun2 [东莞腔] sun2 [沙头角腔] sun2 [台湾四县腔] sun2 [陆丰腔] shun3
◎ 客家话:[梅县腔] shun2 [客语拼音字汇] sun2 [客英字典] shun2 [宝安腔] sun2 [海陆丰腔] shun2 [东莞腔] sun2 [沙头角腔] sun2 [台湾四县腔] sun2 [陆丰腔] shu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眞 | 側鄰 | 章 | 眞A | 平聲 | 眞 | 開口三等 | 臻 | 眞A | tɕĭĕn | cjin/tj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