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纶

chuī lún [ chui lun]
繁体 吹綸
注音 ㄔㄨㄟ ㄌㄨㄣˊ

词语释义

1.古代丝织品名。 2.比喻柳絮。

词语解释

  1. 见“ 吹纶絮 ”。

引证解释

⒈ 见“吹纶絮”。

吹纶的网络释义

吹纶

释义:(1).古代丝织品名。(2).比喻柳絮。

汉字详情

chuī [chui]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Q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NO
四角: 670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欠。“欠”是出气的意思。本义:合拢嘴唇用力呼气)

(2) 同本义

吹,嘘也。——《说文》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

(3) 又如:吹火筒;吹火(吹气使火旺盛。古多用竹筒以口吹之);吹网(吹气于网中,欲使之鼓满);吹吁(吹气和哈气)

(4) 刮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 又如:风一阵阵地吹;暴风吹得船搁浅了;吹云(吹起云气;鼓的别称)

(6) 引申为吹奏乐器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韩非子·内储说上》

(7) 又如:吹手(吹鼓手);吹打(吹打乐器。指演奏乐曲);吹唇(吹口哨)

(8) 关系破裂;失败 。如:他们俩吹了;原来的计划吹了

(9) 说大话,自夸

夫言非吹也。——《庄子·齐物论》

(10) 又如:吹得天花乱坠;吹镑懵诈(说大话欺人)

英文翻译

blow; puff; brag, boast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1 ceo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oi1 chui1 [台湾四县腔] coi1 cui1 [沙头角腔] cui1 [东莞腔] cui1 [梅县腔] choi1 chui1 [宝安腔] cui1 [客英字典] choi1 chui1 [客语拼音字汇] coi1 cui1 [陆丰腔] ch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昌垂支A合平聲合口三等支Atɕʰĭwechjye/tcve
lún,guān [lun,guan]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WX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VMOP
四角: 28112

详细解释

guān

名词

(1) 用青丝带做的头巾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又如:纶羽(头戴纶巾,手执羽扇。多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

(3) 昆布 。如:纶布(昆布。海藻类植物。可供食用、药用)

(4) 另见 lún

lún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仑( lún)声。本义:青丝绶带,古代官吏系印所用)

(2) 同本义

纶,青丝绶也。——《说文》。按,秦汉百石官佩此绶,非经纬织成,但合青丝绳辫纠之者,所谓宛转绳也。

其出如纶。——《礼记·缁衣》。注:“今有秩啬夫所佩也。”

五两之纶。——《法言·孝至》。注:“如青丝绳也。”

(3) 又如:纶巾(古时以青丝带编成的头巾);纶连(由丝绶编结而成的网状物);纶组节约(古时葬礼以丝绵裹尸,再以丝带缠束)

(4) 钓鱼竿上的丝线

翠纶桂耳,反所以失鱼。——《文心雕龙·情采》

(5) 又如:纶返(收回钓丝);纶竿(钓鱼竿)

(6) 合成纤维 。如:锦纶;涤纶;纶组(丝绵)

(7) 指帝王的诏书旨意 。如:纶旨(圣旨);纶言(帝王诏令的代称);纶命(天子的诏命);纶书(诏书);纶章(诏书)

(8) 通“伦”。伦理 。如:纶理(伦理)

(9) 地名 。春秋虞邑。在今河南省虞城县东南三十里

(10) 姓

动词

(1) 整理丝线

之子于钓,言论之绳。——《诗·小雅·采绿》

(2) 又如:纶经(经纶。整理丝缕)

(3) 治理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4) 又如:经纶(筹画治理)

(5) 另见 guān

英文翻译

green silk thread or tassel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leon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