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苞

hán bāo [ han bao]
注音 ㄏㄢˊ ㄅㄠ

词语释义

含苞 hánbāo

(1) 裹着花苞

含苞待放
be in bud

词语解释

  1. 裹着花苞;吐芽。

    《明珠缘》第四四回:“只见江梅点雪,岸柳含苞。”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石缝里长着些小花,正在含苞。”

  2. 指含苞的花蕾。

    明 陈子龙 《蔷薇篇》:“偷将纤指尝红露,折得含苞笼絳綃。”

  3. 比喻未成熟的少女。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 秋 故含苞,大为凿枘。”

引证解释

⒈ 裹着花苞;吐芽。

《明珠缘》第四四回:“只见江梅点雪,岸柳含苞。”
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石缝里长着些小花,正在含苞。”

⒉ 指含苞的花蕾。

明陈子龙《蔷薇篇》:“偷将纤指尝红露,折得含苞笼絳綃。”

⒊ 比喻未成熟的少女。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秀姑》:“秋故含苞,大为凿枘。”

含苞的国语词典

花朵含著花苞,尚未绽放。

如:「含苞待放」。

含苞的网络释义

含苞

  • 含苞(hán bāo,ㄏㄢˊ ㄅㄠ),裹着花苞;吐芽。出自《明珠缘》。
  • 含苞的翻译

    英语: (of a plant)​ to be in bud
    德语: Knospe, noch nicht aufgegangene Blüte (S)​

    含苞造句

    公园里的荷花,有的绽开了笑脸,有的含苞欲放,美丽极了。
    有的花朵还静静地等候着,含苞待放;有的花朵刚刚绽放,正用最美的笑颜去感染这春天;有的花朵却已凋零,花瓣失去了原有的生命色彩。同样都是绽放在春天,花的生命在同一时刻却也不尽相同。
    她颔首低眉的样子,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儿,不由让人产生一种爱怜。
    今年春节刚过,桃花就含苞欲放了!
    那含苞待放的荷花,宛如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穿着粉红色的裙子,披着薄纱,在荷叶从中翩翩起舞。
    这些跳芭蕾舞的小演员们,个个含苞欲放,人人都像蓝精灵般活泼可爱。
    她那红扑扑的小脸儿宛若一支含苞欲放的玫瑰花。
    春天来了,微风轻拂,海棠花正含苞欲放。
    那小女孩幸福的笑容,正如一朵含苞欲放的花。
    池塘里面,有婀娜多姿的荷花,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有含苞待放的荷花。
    假如人生是一朵花,那么童年就是含苞待放的美好时期。
    绵绵细雨浸润着含苞待放的花朵。
    那女孩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
    一群女孩子,像含苞欲放的花朵,笑盈盈地跑过来。
    初秋,我们学校去郊游,正是菊花含苞欲放的季节。
    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就像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蕾。
    那一丛丛一簇簇争芳斗艳的菊花,它们有的迎风怒放,有的刚刚绽开,有的含苞待放。
    这些可爱的小朋友在新中国的温暖怀抱里,含苞欲放,幸福地生活着。
    你看,这几盆牡丹都含苞欲放了!
    祖国是花园,我便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

    汉字详情

    hán [han]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WYN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OINR
    四角: 806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今声。本义:含在嘴里)

    (2) 同本义

    含,嗛也。——《说文》

    含,口也,合口亭之也。衔亦然也。——《释名·释饮食》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马蹄》

    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庄子·外物》

    含杜若,握玉环。——《韩非子·内储说下》

    吾但当含饴弄孙。——《后汉书·明德马皇后传》

    口如含朱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儿含乳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含乳啼声。

    (3) 又如:含哺(口衔食物);含殓(含口;含口垫背。死人入殓时,把珍珠等物放在死人嘴里,叫“含口”。把金钱放在死人身下,叫“垫背”);含咀(衔在口中咀嚼。比喻品味)

    (4) 容纳;包含

    阿女含泪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含有音乐。——蔡元培《图画》

    含文学之趣味。

    为之含悲。——孙文《序》

    (5) 又如:含元(包含万物的本原;包含元气);含气(含藏元气);含孕(包含;孕育);含光(内藏光采,包藏美德)

    (6) 忍受;宽容 。如:含悲茹痛(忍受痛苦);含垢(忍受耻辱);含容(容忍;宽恕);含辱(忍受耻辱);含贷(包涵,宽恕)

    (7) 怀着不露;隐藏在内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杜甫《后出塞五首》

    使渠弥含憎惧死以侥幸。——《韩非子·难囚》

    (8) 又如:含哀(怀着哀痛之情);含戚(怀着忧伤);含道(怀藏正道;抱有主张);含愁(怀着愁苦);含伤(怀着悲伤)

    (9) 显现;带着 。如:含脸(板着面孔);含春(带着笑容;带着春意);含香(带着香气);含嗔(带着生气和责备的神情)

    英文翻译

    hold in mouth; cherish; contain

    方言集汇

    ◎ 粤语:ham4
    ◎ 客家话:[梅县腔] ham2 [海陆丰腔] ham2 [客英字典] ham2 [台湾四县腔] ham2 [客语拼音字汇] ham2 hem2 [陆丰腔] ham3 [沙头角腔] ham2 [东莞腔] ham2 [宝安腔] h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男平聲開口一等ɣɒmghom/hom
    bāo [bao]
    部首: 301
    笔画: 8
    五笔: AQN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TPRU
    四角: 447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席草,可制席子和草鞋)

    (2) 同本义

    苞,苞草也,南阳以为粗履。——《说文》

    浸彼苞稂。——《诗·曹风·下泉》

    (3) 又

    浸彼包萧。

    浸彼苞蓍。

    系于包桑。——《易·否》

    其高燥则生葴(zhēn,马兰)、菥( ,麦的一种)、苞、荔(草名)。—— 司马相如《子虚赋》

    (4) 又如:包屦(古人居丧所穿的一种草鞋)

    (5) 苞片,花未开时包着花朵的变态叶

    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南朝 宋· 谢灵运《酬从弟惠连》

    (6) 又如:含苞未放

    (7) 草木的根或茎干

    苞有三蘖。——《诗·商颂·长发》

    (8) 又如:苞桑(原指根深柢固的桑树;比喻牢固的根基);苞桑磐石(比喻极其坚固);苞桑戒(系于根深蒂固的事物上而求得的牢靠鉴戒)

    形容词

    (1) 草木茂盛,丛生

    苞,丰也。——《尔雅·释诂》

    方苞方体。——《诗·大雅·行苇》

    集于苞栩。——《诗·唐风·鸨羽》

    草木渐苞。——《书·禹贡》

    如竹苞也,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

    (2) 又如:苞杞(丛生的枸杞);苞并(丛生)

    动词

    通“包”。包裹;怀抱

    如山之苞。——《诗·大雅·常武》

    厥苞橘柚锡贡。——《书·禹贡》

    凡以弓剑苞苴箪笥问人者。——《礼记·曲礼上》

    尔贡苞茅不入。——《左传·僖公四年》

    英文翻译

    a variety of rush; firm, enduring; to burst forth

    方言集汇

    ◎ 粤语:baa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au1 [宝安腔] bau1 [海陆丰腔] bau1 [客英字典] bau1 [陆丰腔] bau1 [梅县腔] bau1 pau1 [客语拼音字汇] bau1
    ◎ 潮州话:b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布交平聲開口二等prau/peaup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