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ㄏㄢˊ ㄅㄠ ㄩˋ ㄈㄤ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苞:花未开时包着花骨朵的小叶片。指花蕾将开未开的样子。也比喻少女即将成年。也作“含苞待放”。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成语辨析

含苞欲放和“豆蔻年华”;都含有“形容年轻女子”的意思;但含苞欲放指花骨朵将开而未开;而“豆蔻年华’是指正在开。

成语用法

含苞欲放含褒义。专用于形容青春少女方面的用语。一般作谓语、定语。。

含苞欲放的国语词典

花朵包含在花蒂上,将要绽放。

如:「春天来了,花园里有的花儿早已盛开,有的则含苞欲放,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含苞欲放的网络释义

含苞欲放

  • 成语,形容花苞还在叶片里,很快就要开放出来,常用来形容少女。
  • 含苞欲放的翻译

    俄语: нераспустившийся цветóк

    反义词

    含苞欲放造句

    一群女孩子,像含苞欲放的花朵,笑盈盈地跑过来。
    春天来了,微风轻拂,海棠花正含苞欲放。
    那小女孩幸福的笑容,正如一朵含苞欲放的花。
    今年春节刚过,桃花就含苞欲放了!
    她颔首低眉的样子,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儿,不由让人产生一种爱怜。
    夏天来了,池塘里的荷花含苞欲放,人们身上的衣服也少了,太阳的光芒更热了。
    满园含苞欲放的花儿如孩子的笑脸般绽放开了。
    老师像园丁,在呵护着含苞欲放的花朵。
    夏日的池塘中,有着一支支亭亭玉立的荷花,它们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花瓣舒展,有的已经结了莲子。
    初秋,我们学校去郊游,正是菊花含苞欲放的季节。
    你看,这几盆牡丹都含苞欲放了!
    公园里的荷花,有的绽开了笑脸,有的含苞欲放,美丽极了。
    她那红扑扑的小脸儿宛若一支含苞欲放的玫瑰花。
    莲花松不高,然而叶却郁郁葱葱,宛如一枝含苞欲放的绿色荷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
    十四岁,一个含苞欲放的花季,一个春雨绵绵的雨季。
    这些跳芭蕾舞的小演员们,个个含苞欲放,人人都像蓝精灵般活泼可爱。
    还有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多像一个个小心脏,花瓣层层包裹,裹得那么严密,那么结实,真是精致极了。
    这些可爱的小朋友在新中国的温暖怀抱里,含苞欲放,幸福地生活着。
    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就像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蕾。
    那女孩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

    汉字详情

    hán [han]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WYN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OINR
    四角: 806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今声。本义:含在嘴里)

    (2) 同本义

    含,嗛也。——《说文》

    含,口也,合口亭之也。衔亦然也。——《释名·释饮食》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马蹄》

    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庄子·外物》

    含杜若,握玉环。——《韩非子·内储说下》

    吾但当含饴弄孙。——《后汉书·明德马皇后传》

    口如含朱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儿含乳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含乳啼声。

    (3) 又如:含哺(口衔食物);含殓(含口;含口垫背。死人入殓时,把珍珠等物放在死人嘴里,叫“含口”。把金钱放在死人身下,叫“垫背”);含咀(衔在口中咀嚼。比喻品味)

    (4) 容纳;包含

    阿女含泪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含有音乐。——蔡元培《图画》

    含文学之趣味。

    为之含悲。——孙文《序》

    (5) 又如:含元(包含万物的本原;包含元气);含气(含藏元气);含孕(包含;孕育);含光(内藏光采,包藏美德)

    (6) 忍受;宽容 。如:含悲茹痛(忍受痛苦);含垢(忍受耻辱);含容(容忍;宽恕);含辱(忍受耻辱);含贷(包涵,宽恕)

    (7) 怀着不露;隐藏在内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杜甫《后出塞五首》

    使渠弥含憎惧死以侥幸。——《韩非子·难囚》

    (8) 又如:含哀(怀着哀痛之情);含戚(怀着忧伤);含道(怀藏正道;抱有主张);含愁(怀着愁苦);含伤(怀着悲伤)

    (9) 显现;带着 。如:含脸(板着面孔);含春(带着笑容;带着春意);含香(带着香气);含嗔(带着生气和责备的神情)

    英文翻译

    hold in mouth; cherish; contain

    方言集汇

    ◎ 粤语:ham4
    ◎ 客家话:[梅县腔] ham2 [海陆丰腔] ham2 [客英字典] ham2 [台湾四县腔] ham2 [客语拼音字汇] ham2 hem2 [陆丰腔] ham3 [沙头角腔] ham2 [东莞腔] ham2 [宝安腔] h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男平聲開口一等ɣɒmghom/hom
    bāo [bao]
    部首: 301
    笔画: 8
    五笔: AQN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TPRU
    四角: 447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席草,可制席子和草鞋)

    (2) 同本义

    苞,苞草也,南阳以为粗履。——《说文》

    浸彼苞稂。——《诗·曹风·下泉》

    (3) 又

    浸彼包萧。

    浸彼苞蓍。

    系于包桑。——《易·否》

    其高燥则生葴(zhēn,马兰)、菥( ,麦的一种)、苞、荔(草名)。—— 司马相如《子虚赋》

    (4) 又如:包屦(古人居丧所穿的一种草鞋)

    (5) 苞片,花未开时包着花朵的变态叶

    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南朝 宋· 谢灵运《酬从弟惠连》

    (6) 又如:含苞未放

    (7) 草木的根或茎干

    苞有三蘖。——《诗·商颂·长发》

    (8) 又如:苞桑(原指根深柢固的桑树;比喻牢固的根基);苞桑磐石(比喻极其坚固);苞桑戒(系于根深蒂固的事物上而求得的牢靠鉴戒)

    形容词

    (1) 草木茂盛,丛生

    苞,丰也。——《尔雅·释诂》

    方苞方体。——《诗·大雅·行苇》

    集于苞栩。——《诗·唐风·鸨羽》

    草木渐苞。——《书·禹贡》

    如竹苞也,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

    (2) 又如:苞杞(丛生的枸杞);苞并(丛生)

    动词

    通“包”。包裹;怀抱

    如山之苞。——《诗·大雅·常武》

    厥苞橘柚锡贡。——《书·禹贡》

    凡以弓剑苞苴箪笥问人者。——《礼记·曲礼上》

    尔贡苞茅不入。——《左传·僖公四年》

    英文翻译

    a variety of rush; firm, enduring; to burst forth

    方言集汇

    ◎ 粤语:baa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au1 [宝安腔] bau1 [海陆丰腔] bau1 [客英字典] bau1 [陆丰腔] bau1 [梅县腔] bau1 pau1 [客语拼音字汇] bau1
    ◎ 潮州话:b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布交平聲開口二等prau/peaupau
    [yu]
    部首: 427
    笔画: 11
    五笔: WWK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CRNO
    四角: 876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欠,谷( )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本义:欲望;嗜欲) 同本义

    欲,贪欲也。——《说文》。俗字亦作慾。

    欲者,情之应也。——《荀子·正名》

    六欲。——《吕氏春秋·贵生》。注:“生死耳目口鼻也。”

    以欲竭其精。——《论语》。注:“乐色曰欲。”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苏洵《六国论》

    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三国魏· 刘劭《人物志》

    (2) 又如:欲令智昏(欲火使人丧失理智);欲障(嗜欲);欲海(佛教语。情欲令人迷本性,沉沦于生死大海);欲界(佛教语。三界之一,在色界之下,包括欲天、人间和地狱等);欲心(情欲之心);欲事(男女情欲之事);欲尘(佛教语。佛家谓财、色、食、名、睡五欲污身如尘埃,故称)

    动词

    (1) 想要;希望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微子》

    晋鄙…曰:“…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史记·魏公子列传》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资治通鉴·汉纪》

    故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欲踵(想要放效);欲待(想要、打算);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想要别人不知道,最好自己不去做);欲速则不达(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欲益反损(想把事情做好,结果反而弄坏)

    (3) 爱好;喜爱

    欲,爱也。——《增韵》

    人情欲厚恶薄。——《论衡·案书》

    故卤莽其性者,欲恶之孽,为性萑苇蒹葭。——《庄子·则阳》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孟子》

    英文翻译

    desire, want, long for; intend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 客家话:[梅县腔] juk8 [沙头角腔] juk8 [客英字典] juk8 [海陆丰腔] ruk8 [东莞腔] juk8 [陆丰腔] juk8 [客语拼音字汇] yug5 [宝安腔] juk8 [台湾四县腔] juk8
    ◎ 潮州话:aiⁿ3 io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余蜀入聲開口三等jyuk/jvkjĭwok
    fàng [fang]
    部首: 409
    笔画: 8
    五笔: Y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SOK
    四角: 082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2) 同本义

    放,逐也。——《说文》

    见伯夷之放迹。——《楚辞·悲回风》

    卿大夫外淫者放。——刘向《列女传》

    放驩兜于 崇山。——《虞书》

    放弑其君则残之。——《周礼·大司马》

    放其大夫。——《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齐放其大臣 孟尝君于诸侯。——《战国策·齐策》

    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 怀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4) 又如:流放(把犯人驱逐到边远地方去);放伐(以武力讨伐并放逐暴君);放徒(放野。放逐于野);放远(远逐);放废(放逐罢黜);放迁(放逐)

    (5) 舍弃;废置

    放,弃也。——《小尔雅》

    惟威惟虐,大放王命。——《书·康诰》

    (6) 又如:放丢(扔,丢放);放绝(废弃);放蔑(废弃蔑视)

    (7) 解除约束;释放

    昔毛宝放龟而得渡。—— 马中锡《中山狼传》

    休放往来人闲走。——元· 关汉卿《窦娥冤》

    (8) 又如:把俘虏放回去;放赦(宽赦;赦免);放脱(放走);放免(放赦。释放,赦免);放遣(释放;遣散);放释(释放)

    (9) 免去;免除

    任事者知不足以治职,则放官收。——《韩非子·八经》

    (10) 又如:放良(官府或主人放免奴婢脱籍,使之成平民);放官(免职);放退(免职,退职);放税(免税)

    (11) 放纵,恣纵

    无使放悖。——《吕氏春秋·审分》

    益增其放。——《绝交书》。注:“放荡。”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梁惠王上》

    (12) 又如:放弛(放纵);放玩(纵情游玩);放傲(放纵自傲);放醉(纵情醉酒);放横(恣意蛮横);放浊(放纵邪行);放怀(纵意,放纵情怀)

    (13) 做;干 。如:放歹(干坏事,作恶);放短(做手脚);放线(做眼线;当坐探)

    (14) 发放

    月钱放过了不曾?——《红楼梦》

    (15) 又如:放赏(发放赏钱);放高利贷;放官吏债(宋代富家将银钱放与候补京官使用,待京官得到实缺时,可得加倍利息)

    (16) 搁置;放下

    放,置也。——《广雅》

    无放饭。——《礼记·曲礼》

    隐居放言。——《论语》。包注:“置也。”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7) 又如:放着(放置,搁置);放桌子(摆餐具);放顿(安放);放仗(放下兵器)

    (18) 委任;外放(旧指京官调任外地)

    既而胡即放 宁夏知府。——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9) 又如:放缺(委任官职;做官)

    (20) 从圈栏或禁闭中释放出来

    放牛于桃林之野。——《伪武成》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唐· 柳宗元《三戒》

    且放白鹿山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1) 又如:放牛;放羊拾柴(指老人娶妻,有意不加管束,冀能怀孕,从而得到名份上的儿子)

    (22) 要求对方采取某种态度 。如:放尊重些;放明白些

    (23) 放映,放送 。如:放电影;放幻灯片

    (24) 扩展,加大 。如:腰身放肥一点;裤腿再放一寸

    (25) 使停留在原来的地方或状态,不加处理 。如:鲜肉不能放太久;这个问题得放几天再说

    (26) 搁进去,加进去 。如:先给锅里放点水;汤里放点盐

    (27) 为达到某种状态迅速控制速度、态度等 。如:汽车的速度放慢了;做事放谨慎点;放低声音

    (28) 开放 。如:花开花放;心花怒放;百花齐放

    (29) 舒展 。如:放眉;放体

    (30) 通“方”。并船

    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荀子·子道》

    (31) 又如: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32) 发射;放射;发出

    由屋顶放光入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3) 又如:有的放矢;放电;放光

    (34) 点燃 如:放爆竹;放焰火

    (35) 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学习或工作 如:放寒假;放学

    (36) 通“妨”( fáng)。阻碍

    不利作土工之事,放农焉。——《管子·度地》

    (37) 通“仿”( fǎng)

    (38) 模拟

    宾之礼事,放上而动,咨也。——《国语·周语下》

    有放而不致也。——《礼记·礼器》

    心难而行易,好友同志,仕不择地。浊操伤行,世何效放?——《论衡·自纪》

    (39) 又如:放物(模拟事物);放效(模拟仿效)

    (40) 相似

    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庄子·天地》

    副词

    通“方”。正当

    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管子·小问》

    英文翻译

    put, release, free, libe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3
    ◎ 客家话:[宝安腔] fong5 [东莞腔] fong5 [陆丰腔] piong5 fong5 [梅县腔] fong5 biong5 [海陆丰腔] fong5 piong5 [客英字典] fong5 piong5 [台湾四县腔] fong5 piong5 [客语拼音字汇] biong4 fong4 [沙头角腔] fong5 b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分网陽合上聲合口三等pyangx/pvankpĭw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