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炭

tūn tàn [ tun tan]
注音 ㄊㄨㄣ ㄊㄢˋ

词语释义

指吞咽火炭毁嗓子。

谓报恩。用豫让吞炭事。

词语解释

  1. 指吞咽火炭毁嗓子。

    《尸子》卷下:“昔 夏桀 之时……曼声吞炭,内阑而不歌,飞鸟鎩翼,走兽决蹄。”

  2. 谓报恩。用 豫让 吞炭事。

    《梁书·侯景传》:“福禄官荣,自是天爵,劳而后受,理不相干,欲求吞炭,何其谬也!” 唐 周匡物 《及第后谢座主》诗:“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 冯当世 ﹞早年薄游里巷,夜为街卒所繫, 鄂 守 王素 亟释之…… 冯 貽以诗,有‘吞炭难忘当日事,积薪深愧后来恩。’”参见“ 吞炭漆身 ”。

引证解释

⒈ 指吞咽火炭毁嗓子。

《尸子》卷下:“昔夏桀之时……曼声吞炭,内阑而不歌,飞鸟鎩翼,走兽决蹄。”

⒉ 谓报恩。用豫让吞炭事。参见“吞炭漆身”。

《梁书·侯景传》:“福禄官荣,自是天爵,劳而后受,理不相干,欲求吞炭,何其谬也!”
唐周匡物《及第后谢座主》诗:“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
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下:“﹝冯当世﹞早年薄游里巷,夜为街卒所繫, 鄂守王素亟释之…… 冯貽以诗,有‘吞炭难忘当日事,积薪深愧后来恩。’”

吞炭的国语词典

比喻不惜牺牲性命以报效主恩。参见「漆身吞炭」条。

吞炭的网络释义

吞炭

  • 吞炭参见人物部,明张煌言《羁恨二首》之二
  • 汉字详情

    tūn [tun]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GDKF
    五行:
    仓颉: MKR
    四角: 106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

    (2) 同本义

    吞,咽也。——《说文》

    吞舟大鱼也。——《后汉书·杜笃传》注

    吞长江。——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与风水相吞吐。——宋· 苏轼《石钟山记》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吞炭(吞咽火炭毁嗓子);吞舌(闭口结舌不言);吞舟(吞航。吞舟之鱼,能吞舟的大鱼);吞刀刮肠(喻痛下决心,改过自新);吞牛(比喻少年气概豪迈);吞咀(吞食);吞下一条鳝鱼

    (4) 吞并,消灭掉

    吞,灭也。——《广雅》

    兼有吞周之意。——《战国策·西周策》

    而交吞揆之。——《楚辞·天问》

    吞二周。—— 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吞楼(侵吞);吞夺(侵吞掠夺);吞据(吞并,占据);吞声忍气(强忍气愤而不出声);吞声忍泪(形容强忍悲伤);吞声饮恨(抱恨无言);吞哀(隐忍悲伤)

    (6) 容纳

    吞若云梦者八九。——司马相如《子虚赋》

    (7) 忍受

    气断声吞。——《聊斋异·促织》

    (8) 又如:吞恨

    形容词

    痴呆

    灯窗苦吟,寒酸撒吞。——汤显祖《牡丹亭·腐叹》

    英文翻译

    swallow; absorb, annex, engulf

    方言集汇

    ◎ 粤语:tan1
    ◎ 客家话:[梅县腔] tun1 [宝安腔] tun1 [客语拼音字汇] t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四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吐根平聲開口一等thontʰən
    tàn [tan]
    部首: 414
    笔画: 9
    五笔: MDOU
    五行:
    仓颉: UKF
    四角: 228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岸省声。本义:木炭)

    (2) 同本义

    炭,烧木余也。——《说文》

    火所烧余木曰炭。——《释名》

    坐于涂炭。——《孟子》。注:“墨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木炭;草炭;骨炭;活性炭;炭炉(烧木炭的炉子);炭薪(柴炭);炭精纸(一种涂有炭精供复写的纸);炭笔(用细木枝烧焦或用炭粉制成的笔);炭冰(炭热而冰冷。喻不能相容);炭火(燃烧的炭)

    (4) 像炭的东西 。如:山楂炭

    (5) 火。比喻灾难;困苦

    (6) 〈方〉∶煤炭,也称石炭

    为其主人入山作炭。——《史记》

    (7) 姓

    英文翻译

    charcoal; coal; carbon

    方言集汇

    ◎ 粤语:taan3
    ◎ 客家话:[梅县腔] tan5 [沙头角腔] tan5 [客语拼音字汇] tan4 [陆丰腔] tan5 [宝安腔] tan5 [台湾四县腔] tan5 [东莞腔] tan5 [海陆丰腔] tan5 [客英字典] ta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八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旦上聲開口一等tʰɑnthanh/th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