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ㄉㄠˋ ㄋ一ㄢ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悼念
(1) 对死者哀痛地怀念
例
英
词语解释
对死者哀痛地怀念。
宋 秦观 《虞氏夫人墓志铭》:“ 仙源 之殁,几三十年。而君寻绎悼念,眷眷不忘如初。”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七章:“大家在默默的悼念中,把自己的战友付托给 朝鲜 的山水。”
引证解释
⒈ 对死者哀痛地怀念。
引宋秦观《虞氏夫人墓志铭》:“仙源之殁,几三十年。而君寻绎悼念,眷眷不忘如初。”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十七章:“大家在默默的悼念中,把自己的战友付托给朝鲜的山水。”
悼念的国语词典
追怀死者,表示悲痛。
如:「他对因病去世的母亲悼念不已。」
悼念的网络释义
悼念
悼念的翻译
英语:
to grieve
德语:
um jemanden trauern, trauern, jemandem nachtrauen (V)
法语:
pleurer qqn, honorer la mémoire de qqn
悼念造句
清明节那天,大家前往烈士陵园悼念革命烈士。
漫天的落叶在悼念生命的衰败。
追悼会上,人们长歌当哭,沉痛悼念伟大的小平爷爷。
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焦裕禄同志。
外婆的去世,确实让我痛不欲生,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出我对她的深切悼念之情。
屈原投江自杀后,人们只能惋惜地悼念他。
他死后,儿女子孙免不了披麻戴孝,举行了各种悼念活动。
听到奶奶去世的消息,我悲不自胜,连夜写了一篇悼念文章表达我的悲哀之情。
三百多人参加了追悼会,人们用这方式来悼念这位老干部。
失而复得的东西是最理解爱护,得而失去的东西最使人悼念。
这是盛夏群岛人悼念死者的方式。他们以生命来回应死亡。
去年她与世长辞,享年84岁,各界人士纷纷赶往悼念,表示敬意。
挽歌,挽诗专门为悼念某一死者所写的诗或歌.
沉痛悼念地震中的死难同胞,希望他们在天堂没有任何痛苦,永远安息!
主宰命运的上帝将会保佑所有罹难和悼念亲人的人们.
每年的退伍军人节,陈香梅都会与将军的朋友和同袍一起去墓园悼念。
快扶出灵柩吧,悼念者就要出现。
山头随处可见小小的大理石碑,上面镌刻着对死难者的悼念。
为纪念白求恩医生而举行了悼念会。
在当局追查嫌犯的犯罪动机时,奥斯陆展开了悼念死者的活动。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卓声。本义:恐惧)
(2) 同本义
悼,惧也。陈楚谓惧曰悼。——《说文》
隐悼播越。——《国语·晋语》
恐惧从处曰悼。——《周书·谥法》
怵悼栗而耸兢。——张衡《西京赋》
中心是悼。——《诗·桧风·羔裘》。注:“动也。”
心栗手悼,书不成字。——陈寿《三国志》
(3) 又如:悼栗(因惊恐而战栗);悼慑(害怕)
(4) 悲痛;哀伤
悼,哀也。——《广雅》
七年曰悼。——《礼记·曲礼》。注:“怜爱也。”
年中早夭曰悼。——《周书·谥法》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诗·卫风·氓》
昔者,楚欲攻 宋, 墨子闻而悼之。——《淮南子·修务训》
(5) 又如:痛悼;恸悼;伤悼;哀悼(悲痛地追念);悲悼(伤心悼念);悼丧(悲伤沮丧)
(6) 悼念
帝闻之而悼之。——魏妆《魏书》
(7) 又如:悼恩(感怀恩德)
名词
指年幼之人 。如:悼耄(指幼童和老人);悼稚(年幼者)
英文翻译
grieve, mourn, lament; grieved
方言集汇
◎ 粤语:dou6
◎ 客家话:[梅县腔] tau5 [海陆丰腔] do6 tau6 [客英字典] tau5 [宝安腔] tau5 [客语拼音字汇] tau4 to4 [台湾四县腔] do5 tau5
◎ 潮州话:zau6
◎ 客家话:[梅县腔] tau5 [海陆丰腔] do6 tau6 [客英字典] tau5 [宝安腔] tau5 [客语拼音字汇] tau4 to4 [台湾四县腔] do5 tau5
◎ 潮州话:z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導 | 徒到 | 定 | 豪 | 去聲 | 号 | 開口一等 | 豪 | 效 | dauh/daw | dʰɑ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