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

yǒu yì [you yi]
繁体 友誼
注音 一ㄡˇ 一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友谊 yǒuyì

(1) 朋友间深厚的感情、亲密的关系

友谊长存
friendship;amity

词语解释

  1. 朋友间的交情。

    明 李贽 《朋友篇》:“ 去华 ( 潘去华 )友朋之义最篤,故是《纂》(指《闇然堂类纂》)首纂篤友谊。”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顾总河》:“﹝ 顾琮 ﹞果於友谊,公之督 河 时,前督 完颜伟 病於署中,家属已先行,公为之守护汤药,旬日无倦。” 邹韬奋 《友谊与职权》:“友谊是天地间最宝贵的东西,深挚的友谊是人生最大的一种安慰。”

  2. 朋友。

    《廿载繁华梦》第八回:“次日即请齐友谊亲串,同赴梅酌。”

  3. 友好和睦。

    袁鹰 《远方之歌·五封信》:“黑 非洲 啊黑 非洲 ,全世界都伸出了友谊的手。”

引证解释

⒈ 朋友间的交情。

明李贽《朋友篇》:“去华(潘去华 )友朋之义最篤,故是《纂》(指《闇然堂类纂》)首纂篤友谊。”
清昭槤《啸亭杂录·顾总河》:“﹝顾琮﹞果於友谊,公之督河时,前督完颜伟病於署中,家属已先行,公为之守护汤药,旬日无倦。”
邹韬奋《友谊与职权》:“友谊是天地间最宝贵的东西,深挚的友谊是人生最大的一种安慰。”

⒉ 朋友。

《廿载繁华梦》第八回:“次日即请齐友谊亲串,同赴梅酌。”

⒊ 友好和睦。

袁鹰《远方之歌·五封信》:“黑非洲啊黑非洲,全世界都伸出了友谊的手。”

友谊的国语词典

交情。

友谊的网络释义

友谊 (友谊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情感)

  • 友谊是一种来自双向(或交互)关系的情感,即双方共同凝结的情感,必须共同维系,任何单方面的示好或背离,不能称为友谊。
  • 友谊以亲密为核心成分,亲密性也就称为衡量友谊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亲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即使这份友谊因事淡化,这份美好的记忆也会终生珍藏在“永恒的”回忆中,当再次重逢时它也会由怀旧中寻回,这种情感才能被称为“永恒的”友谊。
  • 罗杰斯(Rogers,1985)对这种亲密性作了三点概括:
  • (1)能够向朋友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心秘密;
  • (2)对朋友充分信任,确信其"自我表白"将为朋友所尊重,不会被轻易外泄或用以反对自己;
  • (3)限于被特殊评价的友谊关系中,即限于少数的密友或知己之间。
  • 友谊造句

    我国人民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不断增强。
    因为这点小矛盾就使我们的友谊破裂了,这太不应该了。
    同学之间的友谊是真挚的,纯洁的。
    战场上,两个战士并肩战斗,出生入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生动的画面显示出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如果想要得到友谊,就要付出真心。
    千言万语也难讲述我俩的友谊。
    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说成了“友谊”。
    同学之间在长期的生活中建立了真挚的友谊。
    两个战友在出生入死的战斗中结下了情同手足的友谊。
    患难之中我们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谊。
    各国青年相互来往,有利于增进友谊。
    两国人民用鲜血凝结成的友谊是牢不可破的。
    随着日久年深,我们的友谊更加牢固了。
    礼尚往来是建立友谊的最基本道理。
    见证了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友谊的源远流长。
    同学们在六年的学习和生活中结下了纯洁深厚的友谊。
    人世间只有永恒的友谊,而没有永远的深仇大恨。
    战友们在出生入死的战场上结成的友谊是永恒的。
    你我间的友谊就是彼此一种心灵的感应,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感悟。

    汉字详情

    yǒu [you]
    部首: 228
    笔画: 4
    五笔: D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E
    四角: 404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2) 同本义

    友,同志为友。——《说文》

    君子以朋友讲习。——《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联朋友。——《周礼·大司徒》

    与朋友交。——《论语》

    太丘与友。——《世说新语·方正》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偕数友出。——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是芋视乃友。——清· 周容《芋老人传》

    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挚友(亲密的朋友);友生(朋友)

    (4) 职官名。王官之近臣

    王置师、友、文学各一人…友者因文王、 仲尼四友之名号。——《晋书》

    (5) 又如:友学(职官名。“友”与“文学”的合称。为辅佐、侍从之官)

    (6) 借指兄弟 。如:友于之谊(兄弟间的情谊);友于(惟孝友于兄弟;兄弟友爱;借指兄弟);友弟(友悌。兄弟相友爱。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辞)

    (7) 同伴,经常在一块儿玩的人 。如:酒友;赌友

    (8) 同一所教会、学校、班级、职业的成员 。如:教友;校友;工友等

    动词

    (1) 互相合作

    友,有也,相保有也。——《释名》

    (2) 结交,与…为友

    瓒深与先主相友。——《三国志·先主传》

    古之高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顾炎武《日知录》

    (3) 又如:友其人;友结(结交);友直(与正直的人交朋友);友仁(与仁者交朋友)

    (4) 给予帮助或支持

    出人相友。——《孟子·滕文公上》

    英文翻译

    friend, companion; fraternity

    方言集汇

    ◎ 粤语:jau5
    ◎ 客家话:[梅县腔] ju1 [宝安腔] ju1 (jiu1) [客英字典] ju3 ju1 [陆丰腔] jiu1 jiu3 [客语拼音字汇] yiu1 [东莞腔] jiu1 [沙头角腔] jeu1 [海陆丰腔] riu1 riu3 [台湾四县腔] ju1 ju3
    ◎ 潮州话: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云久上聲開口三等ĭəuiux/hiov
    [yi]
    部首: 226
    笔画: 10
    五笔: YP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JBM
    四角: 337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兼形声。从言,从宜,宜亦声。宜,表示合宜。本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 同本义 。古“谊”与“义”同

    舍生取谊。——班固《幽通赋》

    素闻先生高谊。——《公孙龙子·迹府》

    武王行大谊。——《汉书·董仲舒传》

    (3) 又如:谊士(义士);谊主(指明礼义的国君)

    (4) 意义,意思

    会意者,比类合谊。——《说文解字叙》

    儒者竞复比谊会意。——《风俗通义·序》

    (5) 友情,友好关系 。如:深情厚谊

    英文翻译

    friendship; appropriate, suitable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ji6

    宋本广韵

    友谊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