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

chóu hèn [ chou hen]
注音 ㄔㄡˊ ㄏㄣ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仇恨 chóuhèn

(1) 仇视愤恨

无限仇恨记心中
hatred

(2) 强烈的敌意

强烈的不满已发展成为仇恨
hate

词语解释

  1. 因利害矛盾而产生的很深的怨恨。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一笑释仇恨,百金交弟兄。” 巴金 《灭亡》第四章:“然而对于我底爱,人们只拿陷害,仇恨,掠夺,欺骗来报答。”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我们 江苏 人 浙江 人从来没有仇恨。”

引证解释

⒈ 因利害矛盾而产生的很深的怨恨。

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一笑释仇恨,百金交弟兄。”
巴金《灭亡》第四章:“然而对于我底爱,人们只拿陷害,仇恨,掠夺,欺骗来报答。”
洪深《香稻米》第一幕:“我们江苏人浙江人从来没有仇恨。”

仇恨的国语词典

因敌对而产生的憎恨。

仇恨的网络释义

仇恨 (词语)

  • 仇恨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hóu hèn,指仇视愤恨;强烈的敌意。《成唯识论》曰:“云何为恨,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谓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
  • 仇恨的翻译

    英语: to hate, hatred, enmity, hostility
    法语: haine, hostilité, haïr

    仇恨造句

    仇恨的子弹从枪口喷射出去。
    战士们满怀着对敌人的仇恨,冲向敌人的阵地。
    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无比仇恨。
    仇恨的烈火在抗联战士的胸中燃烧。
    他一直希望能化解这两家的仇恨,但力有未逮,他们仍然争吵不休。
    我们万般仇恨那些毁我家园、杀我同胞的侵略强盗。
    我们之间并没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这次事故对他的影响太大了,他心中充满了仇恨。
    战士们把仇恨化为力量,狠狠打击侵略者。
    听到妈妈牺牲的噩耗,小金花眼里射出仇恨的光芒。
    长工们压在心底的仇恨暴发出来,把周扒皮狠狠打了一顿。
    这两个帝国和两种制度之间,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
    我们对日本帝国主义有着刻骨仇恨。
    没有化解不了的仇恨,我们不要意气用事。
    战士们怀着满腔的仇恨杀向敌人的阵地。
    看到战友被敌人杀害,他的眼中迸射出仇恨的目光。
    战士们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苦练杀敌本领。
    面对着敌人的枪口,他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目光。
    帐房先生那一番添油加醋的话,更激起东家对我的仇恨,终于把我赶了出来。
    面对误解和仇恨,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然后保持本色,这是一种达观。

    汉字详情

    chóu,qiú [chou,qiu]
    部首: 221
    笔画: 4
    五笔: WV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OKN
    四角: 24217

    详细解释

    chóu

    〈名〉?

    (1) (形声。从人,九声。( qiú)本义:匹偶,同伴)

    (2) 怨恨

    仇者,讐也。——《史记·晋世家》

    葛伯仇饷。——《孟子》

    多仇少与。——《汉书·盖宽饶传》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仇忌(怨恨憎恶);仇嫌(怨仇;怨恨)

    (4) 仇恨

    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 韩报仇。——《史记·留侯世家》

    (5) 又如:杀父之仇;仇疾(仇恨);仇害(因仇恨而伤害)

    (6) 仇人;仇敌

    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史记·魏公子列传》

    智法之士与当塗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韩非子·孤愤》

    (7) 又如:仇仇(怨敌)

    〈动〉?

    (1) 报复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国贼戾之士哉!——高启《书博鸡者事》

    (2) 校对 。如:仇校(校对)

    (3) 另见 qiú;“雠”

    (4) 另见 chóu

    qiú

    名词

    (1) (形声。从人,九声。本义:同伴)

    (2) 同本义

    仇,雠也。——《说文》。按,谓雠也,二人相当相对之谊。

    仇,匹也,合也。——《尔雅·释诂》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诗·周南·无衣》

    公侯好仇。——《诗·周南·兔置》。笺:“怨耦曰仇。”

    君子好仇。——《礼记·缁衣》

    (3) 配偶

    我仇有疾,不我能即。——《易·鼎》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三国魏· 曹植《浮萍篇》

    (4) 姓

    (5) 另见 chóu

    英文翻译

    enemy, hate, hatred, enmity

    方言集汇

    ◎ 粤语:cau4 kau4 sa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u2 chiu2 [陆丰腔] shu3 [梅县腔] shu2 shiu2 chiu2 kiu2 [东莞腔] siu2 [客英字典] chiu2 shiu2 [宝安腔] su2 [客语拼音字汇] su2 [台湾四县腔] siu2 ciu2
    ◎ 潮州话:ciu5 (chhîu) 〈姓〉kiu5(khî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hèn [hen]
    部首: 339
    笔画: 9
    五笔: NVEY
    五行:
    仓颉: PAV
    四角: 970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艮( gèn)声。本义:怀恨在心,怨恨)

    (2) 同本义

    恨,怨也。——《说文》

    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国语·周语下》

    役夫敢申恨。——唐· 杜甫《兵车行》

    恨贯肌骨。——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亡国之恨。——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恨命(恨恨地;拼命);恨恨(气 忿的样子);恨穷发极(愤恨到极点而发怒);恨五骂六(投骰子时的叫骂声);恨如头醋(比喻非常可恶,令人恨得切齿)

    (4) 遗憾;后悔

    臣死不恨矣!——《史记·萧相国世家》

    故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衔怨而受罪。——《汉书·王嘉传》

    公子恨之复返。——《史记·魏公子列传》

    叹息痛恨。——诸葛亮《出师表》

    恨晨光之熹微。——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以是为恨。——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5) 又如:悔恨;怨恨;恨咤(遗憾嗟叹);;恨悔(悔恨);恨怅(遗憾惆怅)

    (6) 违逆;不听从。通“很”

    今不听,是恨秦也;听之,是恨天下也。——《战国策》

    英文翻译

    hatred, dislike; resent, h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en6 [客英字典] hen5 han3 [陆丰腔] hen6 [梅县腔] hen5 [宝安腔] han5 [客语拼音字汇] hen4 [台湾四县腔] hen5 [沙头角腔] han5 [东莞腔] han5
    ◎ 潮州话:heng6(hŭrng) [揭阳]hêng6 [潮阳]hing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七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艮去聲開口一等ghonh/honnɣən